《真眼看日本(一个中日混血80后的在日生活以及所见所想)》
第14节作者:
七小少 比起这些少数精英学生来说大多数来到日本的,说得坦白一点就是在国内高考一失足了的同学们来弥补千古恨的。他们来到日本给了自己第二次机会,希望家人的教育投资有所回报。但是来到日本之后才发现,日本的好大学也是不好考的(战略情报工作没有做好哎),也很少有人能申请到奖学金~于是乎随着希望逐渐变小也渐渐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开始把精力大都放在了打零工上面。大家都应该听说过外国的刷碗传说。刚到日本的中国学生去打零工,因为语言问题,基本上都是要去刷碗的。当然不是说刷碗不好,毕竟打零工是很锻炼人毅力的事情,问题是通过零工到底要获得什么。如果是增加了和当地社会的交流那当然是好事,但是更多的人看到的是一成不变永不开口的枯燥工作和银行卡上不断增加的数字而已,因为他们大多还是群涉世为深的孩子。由于不愿意和当地人交流,渐渐的,身边只剩下了中国自己人(插说一下,在日本有大面积的汉字,而且所有公共设施基本上都标注了中文,哪怕你一句日语也不会说,基本生活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哎~),也因为每天打很长时间的零工,失去了社交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孤僻,整天就与盘子和电脑为伍,生活中只有盘子撞盘子的叮当声和手指敲键盘的噼啪声,却少了和人交往的欢笑声。我接触的很多在日本的中国人都过得很不开心,寂寞,孤独,忙碌却又不充实,对未来迷茫着。还有很多人是举债来日的,背负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家庭的期盼,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也许他们回国的时候会光鲜亮丽,惹人注目,但是谁又知道他们在另一个国度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呢。很多男孩女孩为了排遣寂寞也为了节省费用,同丨居丨在一起,他们在日本共同承担着生活的压力,回国时又各奔东西,相忘江湖。很多女孩子为了较高的收入,在夜店里工作,每晚陪着陌生的客人强颜欢笑,身心疲惫(中国女孩做陪酒的很多很多,这个话题还是放在夜生活篇里再细说),迷失在夜晚的灯酒霓裳中,只能用一个又一个的名牌包来填补内心的空洞。如果他们坚强,他们可以得到很好的磨练,就像炼狱之后是天堂一样,会有美好的未来。但为此错过了很多年轻人该享受的生活,学习的乐趣。虽然大多数人都能大学毕业,但是现在的用人单位确越来越理性,国外不是很好的大学就业也很困难,他们在这里用青春换来了一个实际上已经派不上多大用途的文凭,和可能的一笔存款,却荒废了在国内建立人际关系,逐级发展的机会。教育投资就像被股市套牢一样,等也不是抛也不是,在日本仍旧不能融入社会,回到国内却又发现居然变得如此陌生,成了在海里会窒息,上了陆地又会渴死的变异海龟。(当然了,也有很多人是很积极很充实很美好的过着他们的留学生活的~例如我认识的小西就是一个~以后说说他。)
所以我觉得,如果有人想要留学的话,就不要计算投资回报,一定要在铁铁的做好心理准备,有目标有计划,永不放弃,有了这样的决心和信心以后才能把留学变成自己的财富。摘用在纽约留学的朋友的一句话,出国就是自断后路,开始了就停不下来,是个勇敢者的游戏。
囧~好暗黑~来说说中国留学生的比较好玩的事情调节气氛~~大家知道中国天难地北方言混杂~大家都有自己的乡音~而且我发现乡音不仅仅是说话时候特殊的语调语气,而是一种已经很难修改的说话方式。比如东北口音的人说日语就有东北腔调~所有东北人都是那样的,上海人又有上海人的特殊日语腔调。特别有意思,我现在只要一听中国人说日语就能听出他是哪里人哎~大概是方言影响了说话时舌头以及口腔发声的方式吧
在说一个小笑话。日本的道路东西贯穿的叫通,发音叫tori(touri),南北贯穿的叫筋,发音是siji(suji)。大阪有两条比较有名的南北走向的大路,分别叫堺筋和御堂筋,发音是萨卡伊斯基和米道斯基。当时我们班就有个中国女孩问老师~着两路是不是俄罗斯人造的啊~当时一班雷倒~~
日期:2010-02-11 07:13:00
还有一个也很有意思~日本人其实很爱吃中国的肉包子~在各个超市都有卖~我有个中国朋友是东北人,喜欢在家做馒头,有次他做了好几笼馒头~我和一个日本老师去他家里~他就请我们吃馒头(囧哎~平生第一次遇到请吃馒头的朋友~)之后在回去的路上,那个老师终于忍不住问我~中国的包子原来是没有馅的~~~
说到馒头了就再说一点。我弟弟的女朋友是山东人,很爱吃馒头,她不会做,每次舅舅来日本就叫家人捎来(千里捎馒头阿~)但是我弟弟吃惯了米饭,不大爱吃馒头~有一天我弟弟去女朋友家,女朋友还在上学,他就打开冰箱找吃的,发现有一个馒头一碗剩饭,我弟弟就把剩饭给扒了了~结果他女朋友回来后一看冰箱!一顿大发脾气~我给你好心留了馒头你不吃~非要吃剩饭(女孩的脾气就像夏天的暴雨阿)~后来去年我弟弟暑假回国去女朋友家~他让妈妈做了两盒子米饭,偷偷带了去~以准备吃不下馒头的时候晚上拿出来偷偷消化~~
中国学生中也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拉
今天就说到这里~也许有些沉重的话题~从下篇开始继续活络气氛~恢复轻松哦~~
日期:2010-02-11 20:12:43
大家晚上好~继续来更新~~这些天来写帖子写的有点昏天暗地,日夜颠倒,彻底宅化~不过从明天开始一连三天都要忙学校的毕业公演,或许不能每天来更新了。公演当天就是过年加情人节!! 不能过这节的我。。。在此凄惨的,怨毒的,双眼迸射着嫉恨的火星,预祝大家新年愉快,情人节xxoo~囧~
说到情人节~我要兴奋得插叙~~~
大家知道情人节又叫圣瓦伦丁节,是纪念一个罗马时代的殉教徒,瓦伦丁修士而设立的节日。关于这位让日后千千万万年轻男女破费脑筋和钱包,痛苦并快乐着(其实我个人觉得,还是中国那句老话,两情若在长久时,哪天不是情人节~更生活哲学一点点~)的瓦伦丁先生有很多的美丽传说。最流行的说法是大约在公元三世纪的罗马,克劳迪乌斯二世为了将战争进行到底(应该是政府不列颠得战争),获得兵员,居然~居然~居然举国严禁谈恋爱,有房有车(当然~是马车牛车~)也不能娶老婆!!于是乎~整个罗马一下子变成了我们的中学校园,爱情遇到寒冬。巴特!暴政是不能压抑爱情的~就像中学老师管不住我们搞地下恋情一样。男孩女孩们依旧在冻雪寒冰之下呵护坚持着他们的爱情小芽。这位伟大的古代地下恋爱支持者,瓦伦丁先生,看不了一对对情侣生死离别,于是开始为那些前来请求帮助的青年男女们秘密的举行上帝的婚礼(不过腹黑的我又觉得他是不是通过搞婚礼来拉人信教。。。)。这让很多处于热恋中又怕被发现的男孩女孩们欣喜若狂,从全国各地赶来找他注册婚姻。可是克劳迪乌斯又怎么能容忍这样一个私人民政局婚姻处呢?他抓住了瓦伦丁,残酷的把他折磨死在了狱中。瓦伦丁殉难的日子是2月14日。日后的罗马教会宣布他为圣人。人们也开始纪念这一天为圣瓦伦丁节。
还有一个传说我个人觉得更美好一点。主角依然是这位瓦伦丁先生。他因为传教被罗马皇帝关在监狱里。监狱的典狱长有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儿,却双目失明看不见东西。她总是陪他说话,而他也决心医好她的眼睛。于是瓦伦丁利用他的医学知识(好像传教士都会点医术的,不给人家看病疗伤,人家懒得鸟你啊)在监狱的后山里采集草药,每天都敷在女孩漂亮却空洞的双眸上。随着女孩眼睛一点点的恢复视力,距离瓦伦丁的刑期也越来越近。终于在女孩眼睛完全医好的那天,瓦伦丁被送上了刑场。当女孩能看得清这个世界的时候她却在也看不到为她医治眼睛的人了。当然后来的故事是没有什么不同的,教会宣布他为圣人,他殉教的那一天也成了圣瓦伦丁节。
我为什么啰里啰唆的来讲这两个大家完全可以百度的情人节小故事?因为~我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疑惑~巧克力在哪里?!!整个情人节和巧克力一点关系都没有嘛~干吗我们要送巧克力呢?大家应该都对着西面拜香烧纸献花圈才对嘛。其实情人节巧克力完全是日本人的一项商业小战略。在日本经常可以听到人们说到这个商业案例,他们对此还是很自豪的。可见评价一个商业行为,不是要看它有多恶搞,还是要看大家有多喜欢被恶搞~囧~好像是一家叫玛丽巧克力的日本公司在五十年代推出了这个商业企划,鼓励女孩子们在2月14号这一天,通过送巧克力来向喜欢的男生来表达爱意。所以在日本2月14号男生是不会送巧克力给女生的,他们会比较谁收到的巧克力比较多,谁在女孩子中更有人气一些。呵呵,不像中国男生一样到了情人节就要纠结送巧克力的日本男生是不是比较幸福?巴特!出来混就是要还的~哪有光吃不吐的道理~日本人于是自我yy,发明了一个白色情人节!在3月14号,收到巧克力的男生们就要买各种礼物回赠给送他巧克力的女生们,囧~要是礼不尚往来?得罪日本女生的男生基本都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在以后专说日本人的时候谈谈日本女孩~其实他们她们温顺的外表下通常都有一颗坚强且腹黑的心~),顿时你就会发现周围轻蔑的白眼,莫名的寒意,窃窃私语,指指点点,直到把你搞得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汗~~稍微夸张了一点点。。。。当然现在不仅是恋人之间拉,普通同学,师生,同事之间也会互相派发巧克力,就像新年了要送新年卡一样,已经变成了大家社交,增加联络感情的一种重要方式了。。。啊~今年情人节正好是学校公演~我又要背负沉重恐怖的巧克力债了~下个月的经济危机~预料之中,避免不了~~囧~~~
插叙完毕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