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谈·明月小区601+古井路11号》
第49节作者:
雪花银218 范双琳虽说明知无救,大限来临之际还是被段老三送进了医院抢救,其实说是抢救,不过是让其在医生面前死去而已。
范双琳所在的是哪家医院恕不言明,咱们称呼其为Z医院吧。Z医院是靖江市的大医院,设有重症监护室,范双琳就是在这里停止心跳的。
去过重症监护室的人都知道,人虽然死了,但是在呼吸机还没取下的情况下,尸体也会呼吸,胸口一起一伏的。
段老三看到这种情形,不停地叫:“我老婆没死我老婆没死,怎么也不肯签死亡证明书。”
医生无奈,叫来护士,取掉死者身上的呼吸机,以便让尸体不再“假呼吸”,让段老三接受范双琳的死亡现实。
可是当护士拔掉呼吸机的时候,范双琳的肚腹还是在微微颤动。段老三更不干了,大叫医生不负责任,见死不救。签死亡证明的医生也懵了,搞不清楚什么状况,连忙叫来主治医生。
主治医生是了解情况的,他过来一看就对段老三说:“你老婆肚子里有胎儿。”
段老三一听这个情况,马上又“救救我老婆”的哭声变成“救救我孩子”。
主治医生摇摇头,说三个月的胎儿即便是做手术取出来,也是无法存活的。
段老三哪里肯信,直骂医生扼杀小生命。
主治医生想想也是,再怎么说,死者肚子里的小生命还活着呀,不能见死不救,干脆,死马当活马医吧。主治医生连忙叫来妇产科的医生,联合会诊,拿出一套最安全的方案,便要剖腹取子。
日期:2008-11-21 16:10:00
故事说到这里,可能大家猜都猜出来了。
没错,跟你们想象的一样,怪事就出在这胎儿身上。
当范双琳的尸体腹腔被打开后,所有在场的医生护士都傻眼了,有一个小护士差点当场吓晕过去。
范双琳子宫里包裹的不是成型的胎儿,而是一窝小狗仔。
任何人都可以看出那是狗仔,因为有两只肉红色的皮肤上已经有一层淡金色的绒毛。
我妈把这个故事讲完,我差点在饭桌上当场呕吐。胡知道同学还在追问:“那这狗仔拿出来了吗?”真服了他!
我妈说:“谁敢拿啊,医生护士赶紧就把肚子给缝上了。”
胡知道同学还不放弃:“照说……这是有科研价值的啊。”
我在他腿上死掐了一把,胡知道同学啊一声叫起通来,一桌人马上问他怎么了,胡知道同学不好意思招供出我们的小动作,支支吾吾说:“啊呀,那个,妇产科医生能见到的怪事真不少啊。”
胡爸爸感觉接儿子的话:“那到是,我们村的驻队赤脚医生马良才,以前也给人家接生过,他碰到的一件怪事才是怪得没谱呢。”
我马上精神抖擞,不再去研究范双琳为什么被狗咬一口就会生出一窝狗仔的原理(想研究也研究不来啊~),聚精会神地听胡爸爸讲另一则接生的奇事。
日期:2008-11-24 10:19:00
我们把时间拉回到八十年代中期。
那个时候,赤脚医生马良才刚刚新婚,被镇里从别的村转到胡家埭(那时候还叫胡庄生产大队)做驻队医生。
赤脚医生,即是乡村里没有纳入国家编制的非正式医生。说得通俗些,村民叫那些光着脚丫下田种地的医生做赤脚医生。我国解放初至八十年代末期,乡村大多都有赤脚医生。那个时代,国家贫穷,医科专家奇缺,一时培养不出那么多有医学方面专业的医生,只有培训一批略 懂医术的赤脚医生来应急所需。贫穷落后的年代,生病人也尤多,更需要赤脚医生的治病。因而,那个年代,在乡村里,赤脚医生就应运而生了。在乡村里,选拔赤脚医生,一般是从以下二条件来选的。一是从医学世家中挑选,二是从高中毕业生略懂医术病理中挑选。挑选出来后,集中到县卫生学校培训一年半载,结业后回到乡村算是赤脚医生了。
那时候的医生不像现在的医生,现在的医生即便在驻村也有个小诊所,患者要跑去小诊所就诊。80年代的医生要有服务精神得多,哪家有病人有患者,医生就要背起贴着鸡蛋般大红十字的药箱出诊,披上洗得惨白的白大褂上门服务。
我的小的时候,每当有流行病来袭,总会有赤脚医生上门当防疫针。小孩子怕打针,赤脚医生便会千方百计哄我们,或是给我们讲故事,或是为我们唱歌,有时甚至买上一颗糖送给我们,等我们的注意力分散时,一针落去,还未等我们哭叫,针又拔出来了。所以小时候的我们见了赤脚医生,既爱又怕,大都会缩进 母亲的身后,伸出头来,怔怔地盯着赤脚医生身上的红十字药箱——那里面,既有糖果,更有针筒。
呵呵,闲话不多说了,话说胡知道他们村里的马良才医生刚刚结了婚,还沉浸在新婚的喜庆和兴奋里,每天一早就拉着老婆亲热睡觉,早上日上三竿也不见起床。
这一天,马良才同样和老婆早早睡下了,两个人盖着被子亲热不够,从天没黑一直折腾到晚上十一点多钟。正精疲力尽准备安歇的时候,外面响起了敲门声。
马良才问:“谁啊?”
那时候的房子都是小平房,中间堂屋,两边卧室,前后对穿风,所以没啥隔音效果,屋里屋外声音大一点都能听见。
外面有个男人气喘吁吁,急急巴巴地说:“马医生救命,我媳妇就快生了。”
是个接生的活,马良才起劲了。
那年代的赤脚医生没有固定的薪金,有的只是每月拿大队一些补贴,还有患者家给的很少的出诊费和药费(基本上是成本价)。这微薄的补贴和出诊费,根本上解决不了他们的生活,因而,他们最喜欢接到喜活。
给孩子接生就是喜活,不但有出诊费,一般还有主家给的红包。
马良才顾不得疲累,马上披衣下床,朝外面喊:“大兄弟别急,我穿上衣服就去!”
日期:2008-11-24 13:22:00
马良才穿好衣服,出卧室房门奔堂屋,从柜子里找出一些镇痛安定的药剂,背起八仙桌上的药箱,拉开大门的门闩,开了门,只见屋外站着个瘦长的汉子,麻脸,穿着白褂子,宽脚裤,看起来依稀有些面熟,却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马良才说:“你是?”
瘦长汉子一把拉住马良才,拖着便走,边走边急吼吼说:“我是邻村联华生产队的,马医生快走吧,来不及了。”
原来不是本大队的,怪不得不认识,马良才心理犯嘀咕,因为联华大队的赤脚医生他认识,外号叫眯眯儿眼,笑起来眼眯成一条线,是个皮笑肉不笑,心眼特小的主。马良才想自己去给联华大队的人接生,岂不是得罪了眯眯儿眼。就问:“你们那的医生呢?”
瘦长汉子说:“眯眯儿眼不在,去他老丈人家了。”
马良才这才放下心来,救人如救火,眯眯儿眼既然不在,他就义不容辞!
瘦长汉子拿着船灯领着马良才在田埂上穿行,抄的是近路。七拐八弯走了没多久,就来到一个村庄。
80年代的靖江,每个大队都有好几个自然村落,互相间隔也比较远。那年代,晚上没有电灯,每个村里看起来都黑乎乎的糁人。如果没有手电或者防风的船灯,周围真的是伸手不见五指,是没有办法走夜路的。
马良才就着瘦长汉子手中船灯的光亮,看了看眼前的村庄,不熟悉,好像从来没来过这种地方。马良才因为是从别处调过来的,所以除了胡庄生产大队,对周边的几个大队并不是很熟悉。
瘦长汉子领着马良才走进村子,老远便听到了妇人的嚎叫声。
马良才这时候不知怎么,忽然想起问瘦长汉子的姓名,说:“对了,大兄弟贵姓啊。”
瘦长汉子一味疾走,有些不耐烦地回答:“姓吕。”
日期:2008-11-25 14:05:00
不一刻,到了吕家。
瘦长汉子还没迈进门槛,里面一个老婆子就焦急地迎出来,说:“怎么样怎么样,玉祥,医生来了没有?”
马良才这才知道,瘦长汉子叫吕玉祥。
吕玉祥说:“来了来了。”
里面房间女人的叫声很是凄惨,马良才连忙奔了过去,边走边对那个看起来像吕玉祥母亲的老婆子说:“快去烧一锅开水。”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