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隋唐英雄传》
第8节

作者: 北溟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1-10 12:12:05

  心情很不好,但更新的事儿咱决不能耽误。
  7. 不杀光不足以警戒后人
  李密最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很快,隋军屈突通、宇文述、来护儿部先后渡过黄河,望洛阳而来。与此同时,洛阳城中的隋军则一反常态,频频出击。卫文升上蹿下跳,闹得也很欢。情势不容乐观。

  李子雄提议,舍弃洛阳,西入关中。说实话,这就是当初李密所提中策的翻版。杨大娃这回变得听话了。七月二十日,他解除了对洛阳的包围,掉头西逃。屈突通、卫文升、宇文述听说杨大娃要西入关中,都着了慌,赶紧在后面追赶。
  杨大娃大军到达弘农(今河南陕县)后,被当地的一帮老百姓拦住了去路。这帮热心的老百姓给他出主意:“来打弘农吧。弘农城中粮食特多,而且城里现在十分空虚。你来打吧,一打一个准儿。”
  杨大娃听了,怦然心动。他不知道,这帮老百姓其实都是托儿。谁的托儿?弘农太守杨智积的托儿。杨智积是隋朝宗室,受封蔡王,是老杨的亲侄子。这是个明眼人,听说杨玄感要入关的消息后,杨智积就对自己的下属们说:“杨玄感这个小子很狡猾。他久攻洛阳不下,见朝廷援军将至,便想西入关中。这个计划要是得逞了,咱们以后就不好对付他了。依我看啊,咱们应该想法拖住杨玄感,不出十天,他一定会失败。”

  不久之后,杨玄感大军就到达弘农城下了。杨大娃想了又想,还是决定不打弘农了,赶路要紧。刚要拨转马头,隐隐约约听见有人似乎在问候他的母亲,杨玄感定睛一瞧,可不是嘛,城头上确实有人在问候他母亲。骂人者正是杨智积。
  杨大娃暴怒,传令大军停止前进,全力攻城。
  李密急了:“咱们现在后有追兵,还是赶紧走吧,屈突通他们说不定啥时候就追上来了!”
  杨大娃不听:“不行,你没听见他问候我妈呢嘛!”于是,大军停了下来,奋力攻城。
  杨智积见杨大娃果然中计,乐屁了。他早有准备,怎么会怕杨玄感呢?一天,两天,三天,整整三天过去了,杨大娃始终没有攻破弘农。此时,杨玄感的理智终于回归了。他害怕了,不敢再做停留,赶紧收拾人马,向西而去。
  但是,一切都晚了,他浪费了至为宝贵的三天。八月初一,当杨玄感大军走到阌乡(今河南灵宝西北文乡)这个地方时,被宇文述、卫文升、来护儿、屈突通等四路隋军追上了。
  还跑个啥,没法跑了。双方在皇天原(即董杜原,在今河南灵宝县西北)摆开阵势。隋军卫文升部居中,来护儿部与宇文述部猛攻杨玄感前军,屈突通则趁杨玄感不注意,猛攻杨玄感后军。终于,杨玄感军全盘崩溃,十万大军顿时作鸟兽散。
  杨玄感仅带十余骑逃往上洛(今陕西洛南东南)。一路上,隋军精骑穷追不舍。走到葭芦戍时,杨玄感忽然停了下来。他知道,走不掉了,生命的最后时刻即将来临。杨玄感惨然一笑,对七娃杨积善说:“我不能忍受别人的侮辱,你杀了我吧!”说罢,他闭上双眼,泪水已悄然从眼角滑落。
  杨积善也是泪眼婆娑,咬着牙,狠了狠心,抽刀劈死了自己的大哥。随后,他也挥刀自戕,但并未刺中要害,被随后赶来的隋兵抓住了。
  屈突通等人将杨积善和杨玄感的尸首火速送到高阳的隋炀帝行营。虽然杨玄感已经死了,但阿广依旧将他的尸首处以车裂之刑,在闹市示众三天后,才剁碎焚烧。
  二娃杨玄纵在董杜原一战中被俘,已在洛阳问斩;三娃杨玄挺阵亡于洛阳城下;四娃杨玄奖官拜义阳太守,为下属所杀;五娃杨万石从辽东逃归,半路被抓,在涿郡处死;六娃杨仁行是朝请大夫,在长安被处死;只剩下一个七娃杨积善。阿广不是可怜老杨家,要给他们家留个杨积善,他是在等李密等人都送到了,一起杀头。

  此时,东都方面已经抓到了李密、李子雄、韦福嗣等造反骨干,并派人将他们解送高阳。还是李密鬼点子多,他悄悄地对其他人说:“咱们要是到了高阳,肯定死无葬身之地。趁着在路上,咱们赶紧想法子逃啊!”几个人商定了计划,便开始实施了。
  哥几个当中,有一个比较有钱。李密就让他把钱送给押送官:“我们都是快死的人了,钱对我们已经没什么用了,就全都留给您吧。您把我们安葬了,剩下的就都是您的了。”押送官见钱眼开,乐坏了,忙不迭地答应下来。
  常言说得好,拿人家的手短,押送官也不好意思把几个濒死之人看得太紧了。李密趁机请人买来酒菜,哥几个每天晚上都要吃喝一顿。如是几次,押送官也习惯了。走到邯郸的时候,出事儿了,李密等人把押送官灌了个烂醉,凿穿墙壁,逃了。
  只有一个人没逃,就是韦福嗣。本来李密叫他一起走,但韦福嗣不干,头仰得老高,我和你们不一样,你们是乱臣贼子,我是朝廷忠臣,陛下顶多就是骂我一顿,要逃你们逃吧。李密见他这么执拗,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带着其他人跑了。到了高阳,韦福嗣傻眼了。宇文述参了他一本,说不杀韦福嗣,不足以警醒后人。阿广就回了四个字儿,任你处置。
  十二月十五日,在高阳野外,阿广举行了隆重的杨玄感反革命集团分子处决大会。除杨积善和韦福嗣之外的其他人员,都被绑在了木桩上,用车轮卡住脖子。阿广规定,凡在高阳的九品以上官员都要亲手射击反革命分子。结果,受刑人身上的箭多得像刺猬的毛一般,惨不忍睹。最惨的是杨积善和韦福嗣,均处以车裂之刑,尸体被挫骨扬灰。至此,杨素全家灭门。

  这还不算啥,阿广说了:“杨玄感振臂一呼,天下就有十万人响应他,这还了得?我早就说过,人一多就会作奸犯科。如果不把这些人杀光,根本就不能警戒后人。”结果,三万多人被杀,六千多人被流放边疆,家产全部被没收。凡是接受过杨玄感粮米的百姓全都被坑杀在洛阳城南。这次第,怎一个“狠”字了得!
  但杀戮真得管用吗?如果说王薄是普通民众中第一个站出来反对隋炀帝的人,那么杨玄感就是官员队伍中公开向隋炀帝叫板的第一人了。两人的共同点是:他们的造反行为对各自的集团起到了“不良”的示范作用。两人的不同点是:王薄站了出来,并且站住了,千千万万个王薄紧跟着他的步伐站了出来;杨玄感也站了出来,但是他倒下了,不过千千万万个杨玄感很快就要站起来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