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可能瞬间消失——『山海经』记载人类文明被大洪水毁灭的事实》
第47节

作者: 赵家大树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有一种野兽叫蟜,长着人的身体,却有老虎一样的斑纹,小腿上有强健的小腿肚。蟜在穷奇的东边。另有一种说法,认为蟜的形状像人,是昆仑虚北边独有的生物。
  有一种野兽叫阘非,长着人一样的面孔,却是野兽的身子,全身青色。
  有一个尸首叫据比(一位天神),样子很恐怖,脖子被折断,披散着头发,没有了一只手。

  有一种野兽叫环狗,形状是野兽的头,人的身子。另有一种说法,认为它的形状像刺猬,又像狗,全身黄色。
  有一种野兽叫袜,形状是人的身子、长着黑色的头,眼睛竖立着长。
  有一种野兽叫戎,形状是人的头,头上有三只角。
  (以上几段描写,可能是从那次天下地理大普查,调查人员在各地所见到的情况的记录,但没有写进五藏山经的资料中找出来的。)
  林氏国有一种珍奇的野兽,个子大小与老虎差不多,身上有各种颜色鲜艳的斑纹,尾巴比身体还长,名叫驺吾。据说骑上它,可以日行千里。(这个资料很重要。不是马,但也可以骑,还能日行千里。可惜早已灭绝了吧。)
  在林氏国的南边,有一片方圆三百里的大森林。
  大森林前面有一个深渊,叫从极之渊,深三百仞(约60米),只有冰夷(传说的水神)把那里作为经常活动的场所。冰夷的形状是人的面孔,乘着两条龙飞行。另有一种说法,认为那个深渊叫忠极之渊。

  远处的两座山叫阳汙山、凌门山。这两座山都是黄河的发源地。
  有一个尸首叫王子夜。尸首四分五裂,两只手、两条腿、胸脯、头颅、牙齿,都被斩断,分散在不同的地方。(可能是从调查人员记录的情况,但没有写进五藏山经的资料中找出来的。可见大洪水灾难的恐怖!)
  有一个大湖泽,方圆一百里,那是各种禽鸟生卵孵化幼鸟,以及脱换羽毛的地方。大湖泽在雁门(北山经有记载)的北边。
  远处的大山就是雁门山,那是大雁冬去春来经过的地方。雁门山在高柳山的北边。高柳山在代地(可能是周朝初期的代国)的北边。
  东胡国在大湖泽的东边。

  夷人国在东胡国的东边。
  帝舜(远古帝王)的妻子叫登比氏,她生了两个女儿,分别叫宵明、烛光。她们居住在黄河与大湖泽之间。这两位神女的灵光,能照亮那里方圆百里的地方。另有一种说法,认为帝舜的妻子叫登北氏。
  继续讲周朝的故事。
  自从有了造父和八骏马,周穆王就想要去更远的地方巡游了。他首先想去的地方,是位于都城西方的昆仑虚,传说那里有天下的创立者黄帝的宫殿,那里还是各方天神聚会的地方。
  于是他任命大臣君牙为朝廷的大司徒(相当于政府总理),伯钧为太朴正(相当于最高监察长)看管朝廷,然后选拔七队精锐勇士,由造父驾驶八骏马车,准备到西方远游。
  穆王十三年(公元前964年),周穆王率领队伍从都城镐京出发,向西方进发。他们渡过漳水,翻越锎山,穿过雁门,游历青海高原,来到了昆仑虚。

  昆仑虚的景色实在太美了,那里有高耸入云的奇特山峰、有琼浆玉液一样的池水,有天然的黄金和玉石,到处都是参天的古木,无数珍禽走兽生活其中。
  天是这样晴朗,好像置身其中;云是那样的低,仿佛触手可及。周穆王欣赏着仙境一样的美景,久久不愿离开。
  出发前,守藏史告诉周穆王,昆仑虚方圆八百里,除了有黄帝的宫殿外,在西北方还有西王母,在西王母那里有三青鸟。
  游完昆仑虚之后,他们继续向西北方向行走,翻山越岭,一直走了几千里,终于来到一个环境十分美丽的地方,那里有一个王国,由女王管治。

日期:2010-04-05 07:37:55

  今天介绍海内东经。
  海内从东北向东南方向行走,见到的山川、地貌、国家、人物情况如下:
  大燕国(这个比较熟悉,就是燕国)在海内的东北部地区。
  盖国在大燕国的南边,在倭国的北面。倭国(不知是不是指日本)隶属于大燕国。
  朝鲜在列阳的东边,那里处于大海的北边,高山的南面。列阳隶属于大燕国。
  (这几段描述的地理,大致清楚。)
  列姑射在大海的河州(可能指黄河流入大海冲积形成的三角洲陆地)上。
  姑射国在海中,隶属列姑射。姑射国在列姑射的西南部,有高山环绕着它。
  (这段可能指今华北平原。)
  有一种大蟹(据说这种蟹大得惊人)生活在海里。
  有一种鱼叫陵鱼,长着人的面孔,有手有脚,却是鱼的身体,生活在海里。

  有一种鱼叫大鯾鱼(古籍注解是一种体型侧扁,背部隆起,呈菱形的鱼),生活在海里。
  有一个明组邑(古籍注解为商人聚居的村落)在海中(海岛上)。
  蓬莱山屹立在海中。(蓬莱山是传说的仙山,有神仙居住,宫殿用黄金玉石建造,飞禽走兽纯白色,远望如白云一般。具体位置未能确定。)
  有一个大人市(进行商品贸易的集市)在海中(海岛上)。
  (以上三段有点像是对海市蜃楼的描写。)

  貊国在汉水的东北边,靠近大燕国的边界,后来被大燕国灭掉了。
  有一种禽鸟叫孟鸟,生活在貊国的东北边。这种鸟的羽毛有红、黄、青三种颜色的花纹,花纹都同一个方向生长。
  琅邪台(即琅邪山,山形如高台,被人们称为琅邪台)位于渤海与大陆之间,在琅邪国(今山东境内)的东边。在琅邪国的北边还有一座大山(可能指泰山)。另有一种说法认为琅邪台在大海之中。
  有一个湖泽叫雷泽(可能是指今太湖),泽中有一位神灵叫雷神,形状是龙的身子,人的头。它一鼓起肚子就响雷。雷泽在吴地(可能是周朝初期的吴国)的西边。
  有一个都州在海中(海岛上)。另有一种说法认为都州叫郁州。

  有一种禽鸟叫韩雁,生活在海中(海岛上),在都州的南边。
  有一种禽鸟叫始鸠,生活在海中(海岛上),在韩雁的南边。
  会稽山在大楚(可能是周朝初期的楚国)的南边。(这里说的会稽山,就是指今浙江境内的山了。)
  (以上记载,可能是有远古留下来的地理图书资料作为参考的。)
  (待续)

  继续讲周朝的故事。
  这个由女王管治的国家的风物与中原完全不同,女王的宫殿前面有一片广阔的水域,被人们称为瑶池。瑶池周边森林茂盛,古树参天,郁郁苍苍;奇花异草,芳香扑鼻。那简直就是人间仙境。
  周穆王认为这个国家的女王就是传说中的西王母。管她是神,还是人呢?跑了几千里,见到如此高贵出众的美人,叫她西王母又何妨!可是,后人却把穆王戏称的美丽女王和真实的西王母挂上了钩。实在有点可笑。
  (这个西域国家,究竟在哪里呢?有很多种说法。有天山说,有中亚说,还有更远的。我没有考证到。朋友们有什么见解,请留言。)
  言归正传。周穆王把带在路上,一直没有送出去的精美的丝织品和珍贵的圭壁玉器等等,作为见面的礼物,主动拜会女王,称她为西王母。

  女王从没见过来自东方如此精美珍贵的礼物,非常高兴,下令以国家最高规格礼仪,热情接待从东方来的周穆王,在宫殿里为穆王举行盛大的宴会。
  宫殿前有彩衣舞女欢迎,宴会上美女如云,穿梭往来敬酒献艺。周穆王与女王频频对酒畅饮,品尝西域的醇酒佳肴,欣赏奇妙动听的乐曲舞蹈。
  他们更是彼此欣赏。后来有《白云谣》诗,记载这次周穆王与西王母相会的情景,讲述他们相互之间的爱慕之情。
  西王母在宴会上借助酒兴作歌,唱道:
  白云朵朵飘在天上,从高高的山陵升起。

  君不远万里到这里,跋山涉水毫无畏惧。
  祝愿您能长生不死,以后还能多次前来!①
  周穆王满面笑容,即席回应,和唱道:
  我回到东方的国土,和平治国造福人民。
  在万民安享太平时,我将再次回来见您。
  最多不过三年五载,就可相见畅叙别情。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