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可能瞬间消失——『山海经』记载人类文明被大洪水毁灭的事实》
第44节作者:
赵家大树 在狌狌之地的西北边有一种犀牛,形状像普通的牛,但全身黑色(南山经有记载,今动物园里还有)。
(大家留意到了吗,周朝人编写海经时,资料很多,对一些地理的记载,有多种说法。但他们搞不清大洪水之前的地理,与大洪水之后的地理的分别了。所以,他们被相同的地名搞得很头疼。)
(待续)
下面给大家讲一段周朝的故事,分析一下周朝人为什么要编写“海经”。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美妙的时代。
公元前1046年,周朝的创立者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联合天下八百诸侯,一起讨伐殷商的纣王,把商纣王打败,使商朝灭亡。
灭商之后,周武王以天下为所有人共享的政治理念,分封天下,把历史上各个氏族、参与灭商行动的诸侯,以及有关功臣,分封建国,建立以周国为中央核心,由一千多个诸侯国共同组成的封建王朝,史称周朝。(封建的正名是从这里来的。现代人以为的封建社会,是从日本引进的,与中国历史风牛马不相及。但大家一出口,就是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什么的。说起来很豪爽。)
周朝在中央朝廷统一制定的礼仪和法律下,各个国家拥有自治权。但基本上以农业作为立国之本,人民享有土地,所有耕地实行井田制耕种,即每一块耕地分成井字形的九份,周边的八份属于八户人家私有,中间那一份作为公家收入(国家的赋税),由八户人家共同承担耕种的责任。
因此,天下形成一种土地财产私有,但必须与别人合作生产,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和谐社会关系。
在农业生产私有制的同时,工商业则实行天下一体化(中央国有化)生产和管理,在中央朝廷设立百工部,成立专门的工商业人才培养机制,把各国的专业人才全部招聘到朝廷做事。百工部有专职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各种工农业、军事、生活用品的研制开发,分散在各国加工生产。
各国的成年男子除了农忙时在家干农活外,农闲的时候还要到国营工厂做工,可以领取一定的工资。
因此,周朝社会物质丰富,财富丰盈,百姓都很富裕,人民丰衣足食,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马车,公家的道路十分宽阔,交通非常便利(如果细心读古籍,这些记载比比皆是,证据就不引用了)。
日期:2010-03-30 19:31:11
作者:匈奴来和 提交日期:2010-3-29 17:44:00
楼主纸上空谈,只提供论点,不提供证据,自得其乐享受被膜拜的感觉倒也罢了,却屡屡故作惊人之言。希腊的奴隶主是华夏人,不知楼主从何得知,难道是古人托梦?可惜希腊历史不像晦涩的山海经,可以任由楼主曲解,现存希腊文物,从帕特农神庙到爱神雕像,没有任何和华夏文明相似的地方。伊索是奴隶,所以全希腊人都是奴隶,傅说也是奴隶,是不是华夏人也都是奴隶?最为可笑的是,在楼主笔下,中国人攀上了德国亲戚,德国人认了匈奴老爸。我劝楼主还是继续编故事好了,议论越多,越暴露你的民科身份。
围观众们,想从楼主这里获得上古史的秘密,无异于缘木求鱼。
————————
谢谢您的高见。不得志吧,口气好大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不必别人来指示吧。
您说我是民科呀,过奖了。我幼稚而愚昧,还没上科呢。不要愤愤不平,谦虚点,我给你支两招,你今后的前景就光明了。
您知道有个哥伦布吧。哥伦布的故事,我可以写上一万几千字。不过,长话短说,给你说一个小故事好了。
当年哥伦布探险,到了美洲,他以为是亚洲。其实也不奇怪,他见到的美洲人(印第安人)就是亚洲人,准确地说,是华夏人。于是,他在当地买了一些陶器之类的东西,带回欧洲,向大家炫耀。但很多人不服气,说他说谎。
哥伦布拿起一个鸡蛋,说,谁可以把鸡蛋立起来?几个人拿起鸡蛋,试了又试,但鸡蛋立不起来。大家都说哥伦布强词夺理,狡辩。
按科学的方法,鸡蛋怎么可以立起来呢?读书的目的是什么?是应用啊!但中国有那个孩子知道读书的目的,是要应用的呢?只要按老师的要求,按标准答案,考取高分就成了。
后面,不用我讲,大家都知道了这个故事的结果,鸡蛋立起来了。不服不行吧!做人做事,何尝不是这样呢?您不服我,因为你做不到呀。你也不必自卑,几千年来,那么多大学问家,有谁看懂了《山海经》呢?
时势造英雄。不是我聪明,也不是我有什么了不起,只是因为现代科技发达,给我提供了条件,足不出户,也能知天下了。还用脚去丈量大地?多傻!
所谓风水轮流转。现在,西方没有哥伦布了。还相信西方人的科学,怎么能发达?在中国大陆,有谁懂得去想这样的问题?解放思想,谈何容易!
日期:2010-03-31 07:57:38
继续介绍海内南经。
夏后启(大禹的儿子叫启,由于启没有实行禅让,直接叫把天子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所以后人称启为夏朝的开创者。但也有人把大禹说成是夏朝的开创者的。)有位臣子叫孟涂,是主管巴地(今四川成都一带)诉讼的神。(请大家注意,周朝人已经把他们那时一千年前的历史,当成神话来看待了。)
有人到孟涂的住所去请求诉讼,孟涂发现这个告状人衣服上沾有血迹,于是下令将他拘禁起来。告状人只好请求放他一条生路。(这可能就是恶人先告状的来历。)
孟涂居住在一座山上,这座山在丹山的西边。丹山在丹阳的南面,丹阳是巴国的属地。(周朝人把孟涂视为官员的榜样,正直、无私。这个故事,说明周朝人对夏朝的看法,与今日有很大的差别,启的形象还是比较正面的。其实,启继承天子之位,是正当的,只是后来走了样。)
有一种野兽叫窫窳,长着龙一样的头,居住在弱水之中。那个地方在狌狌(猩猩)之地的西边。窫窳的形状像貙(一种像野猫,但体型略大的野兽),长着龙头,是一种吃人兽。(北山经有记载,不知道周朝人为什么把它放到南方来了。)
有一种树木形状如牛(树木像牛,有些奇怪),牵引它会长出树皮来。它的树皮既像冠帽上的缨带,又像黄色的蛇。这种树的叶子像捕鱼的罗网,果实像栾树(古籍注解,是一种根黄色,枝条红色,叶青色的树)结出的果,树干像蓲树(一种灌木),名叫建木,生长在窫窳居住地的西边,在弱水边上。
氐人国在建木的西边,那里的人长着人的面孔,却是鱼的身子,没有脚(是人?是鱼?还是美人鱼?不得而知)。
有一种大蛇叫巴蛇,能吞下大象。它吞吃大象后,三年才吐出大象的骨头(这种记载虽然像神话,但周朝人写海经时是有资料作参考的,不是凭空想象的)。
据说君子(品德高尚,有事业心的人)吃了巴蛇的肉,不会患心腹之疾(可能是指心血管病吧,劳心者治人嘛。也可能是肠胃腹痛病)。
巴蛇是一种青、黄、红、黑四种颜色混杂的蛇。另有一种说法,认为巴蛇是黑色的身子,青色的头,生活在犀牛(犀牛和兕在南山经有记载,周朝人把南山经的地方误以为是中国南方了)之地的西边。
有一种野兽叫旄马,形状像普通的马,但四条腿的关节上都着长毛。旄马在巴蛇之地的西北边,在一座高山的南面(这个地方对应在今青藏高原,可能旄马与牦牛类似)。
此外,匈奴国(大家听得多了,一千年后,成为汉朝人的劲敌)、开题国、列人国(这两个国,应该也是存在的,但后人不知道了)都在海内的西北方。
下面继续讲周朝的故事。
在丰富的物质条件下,周朝十分重视教育,朝廷规定全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习各种文化知识、生产技能和繁复的礼仪,以达到天下所有成年人都懂得农田耕种,掌握商品加工技术,百姓个个知书识礼,公共场合人人行为规范统一的要求。(孔子整理的周礼、礼记等资料是真实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