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可能瞬间消失——『山海经』记载人类文明被大洪水毁灭的事实》
第26节作者:
赵家大树 (注意:在山下的水潭里,有很多奇特的鳖,即水鱼。我们现在见到的水鱼,都是四只脚的,但古人记录的水鱼,只有三足呀!三只脚?究竟长在哪里?谁能告诉我。)
原文:又东南三十里,曰婴<石垔>之山,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梓櫄。
再向东南方向行走,直线距离三十里,叫婴垔(音zhen)山(今四川通江县北,大巴山西边的一座大山,海拔800米)。山上森林茂密,有很多松树和柏树,山下有很多梓树和櫄树。
(这里说的松树和柏树,我们很熟悉了,但梓树和櫄树比较陌生。这两种树,都是高大的乔木,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据说櫄树的木材是古时候用来制作车辕用的。四千年前,大洪水之前,古人可能已经大量使用车子了。)
日期:2010-03-02 19:04:59
上传一幅各山的路线图,请参考。
日期:2010-3-3 8:14:00
原文:又东南三十里,曰毕山。帝苑之水出焉,东北流注于视,其中多水玉,多蛟。其上多<王雩>琈之玉。
再向东南方向行走,直线距离三十里,叫毕山(今四川通江县东,大巴山西边的一座山,海拔1000米)。山中有一条溪水流出,叫帝苑水,向东北方流去,注入视水(今巴河支流)。水中有很多水玉,有很多蛟。山上有很多雩琈玉石。
(这座山有很多玉石。还有一条溪水,叫帝苑水。帝苑,顾名思义,是帝王的花园。这样的名字,怎能随便乱用呢?此地不一般啊!
说一说通江。通江县古属巴国,秦朝隶属巴郡,唐朝改称壁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名城。历代县志都有这样的记载:依三巴之旧城,控全蜀之左隅。后连延于秦陇,则迤逦之荆吴,北扼巴梁之冲要,东扼蜀楚咽喉。
通江地位如此重要,真是不得了!一般人很难想象在一个山区里,也有水路交通便利,经济如此发达的地方。
县境内的诺水河风景名胜区,包含以上古人记录的几座天下名山。这里的山,山山有洞,洞中有洞。那些奇特的溶洞,仙境一般,难以形容。
这座山的南边,今有柳黄、魏家、长乐三个乡,有很多古村落。难怪通江人说,他们地上地下有不可多得的文物点200余处,馆藏文物7000多件了。)
原文:又东南二十里,曰乐马之山。有兽焉,其状如□,赤如丹火,其名曰犭戾,见则其国大疫。
再向东南方向行走,直线距离二十里,叫乐马山(今四川通江县东南,大巴山西边的一座山,海拔1400米)。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刺猬,但全身赤红,好像丹火一样鲜艳,名叫戾。据说谁见到这种野兽出现,他的国家就会流行大瘟疫。
(这座山里有怪兽!它的奇怪,一是形状,全身赤红,像丹火一样鲜艳。二是它的出现,将会带来瘟疫。最近各种流感病毒流行,好像疫症要爆发,千万别见到它!万一真有朋友见到这种怪兽,请立即留言告诉我,好有准备呀!
从古人的记录猜测,这一带曾经有一个很大的古城,经济非常发达,当地人口密集,经常有疫病发生。时至今日,在这方圆几十里的山区里,依然分布很多庙宇,香火旺盛,祭祀各种各样的神灵,可能与曾经发生的瘟疫有关吧。)
原文:又东南二十五里,曰{艹咸}山,视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汝水,其中多人鱼,多蛟,多颉。
再向东南方向行走,直线距离二十五里,叫葴山(今四川万源市西南,大巴山西边的一座山,海拔1300米)。山中有一条溪水流出,叫视水,向东南方流去,注入汝水(今后河)。水中有很多人鱼,还有很多蛟和颉。
(人鱼和蛟,前面已经提过了。颉可能是一种形状像狗的两栖动物。)
原文:又东四十里,曰婴山,其下多青雘,其上多金玉。
再向东行走,直线距离四十里,叫婴山(今四川万源市南,大巴山西边的一座山,海拔1000米)。山下有很多青雘,山上有很多黄金和玉石。
(山上有很多黄金和玉石。看来这座山非比寻常啊!太令人兴奋了!还不赶快找!
说说万源。万源因处于万顷池和诸水的源头而得名。虽然地处今四川、重庆、陕西三地交界,但历史很悠久,夏商为梁州,周属雍州。
万源古有“秦川锁钥”之称,既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各路商贾云集之域。今被认为是“万宝之源”,不仅风景好,还出产很多珍稀农副产品,因此得巴山旅游胜地的美誉。)
日期:2010-03-03 19:24:13
上传一幅各山的路线图,请参考。
日期:2010-03-04 08:17:27
原文:又东三十里,曰虎首之山,多苴椆椐。
再向东行走,直线距离三十里,叫虎首山(今四川万源市东南,大巴山西边的一座山,海拔1000米)。山上森林茂密,有很多椇梨树、椆树(一种比较耐寒,冬季不落叶的树木)和椐树。
(这座山与前面的山,只相隔15公里。山的南边有一块比较大的平坝。显然是风水宝地,虽然如今尚未有考古发现的报告,但远古时候必定有比较大的都邑。
古人记录的树木,都是很有经济价值的木材。不过,过了这么多年,可能早已被砍伐光了。)
原文:又东二十里,曰婴侯之山,其上多封石,其下多赤锡。
再向东行走,直线距离二十里,叫婴侯山(今四川万源市东南,大巴山西边的一座山,海拔1000米)。山上有很多封石,山下蕴藏丰富的赤锡矿。
(这座山记录有赤锡矿,说明当时这一带有炼锡的能力。山的东边有一块平地,平地的东边就是如今的八台山风景区。
以上四座山的直线距离共60公里。大家想想,在一个如此狭小的地方,竟然有四座天下名山。这是何等辉煌,多么令人向往的神奇之地啊!
当地人介绍,八台山景区沟壑纵横,原始苍翠,奇峰异石,鸟语花香。还有日出、云海、佛光等等,美不胜收。
不过,我想,这些对现代人来说很神奇,但还不足以令古人神往吧!远古时候,这一带必定会有比较大的经济繁荣的都邑。
山的北面属阴,如今是万源市的辖区,万源是个古城,历史悠久。山的南面属阳,那么,是不是还有更大的古城呢?
查看地图,发现这几座山的南边,属于今宣汉县的范围。宣汉县同样是历史悠久的名城。在县城的南部,与开江县交界的地方,有一个神龙洞。洞室倚山临河,四周重峦叠嶂,峰峡相连。一条河蜿蜒逶迤,穿峡入谷,钻山通岭,分开峡谷的群峰,令人惊叹。
在宣汉西南不远,还有一个历史名城,叫达州。达州上古属于巴地,自东汉设县,历来为州、郡、府所在地,隋、唐称通州,宋、元、明、清为达州。
然而,这些地方似乎离四座名山都远了一点。
我继续寻找,忽然眼前一亮。原来在宣汉县城北边的普光乡,有一个古城遗址,是最近被考古人员发现的,叫罗家坝。罗家坝正好处于这几座山的南边的一条通道上。这条通道可能在远古是一条重要的交通线。
据说古城遗址从远古,一直延续到夏商周、春秋战国,距今约4500年。遗址规模巨大,总面积50万平方米。出土大量青铜器,包括剑、釜、矛、带钩等,还有尊、釜、豆、纺轮等陶器,以及各种玉石器。
罗家坝遗址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人认为这是“巴人”祖先的源头,其价值不亚于三星堆遗址。但如此大的古城,为什么被废弃,专家们没有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所以,它藏在深山人未识,实在是可惜啊!
我仔细查看,寻找古城被毁灭的原因。我终于找到了。原来,它也是被大洪水吞噬,遭受灭顶之灾的。
你胡说吧!凡事要讲证据,不能信口开河呀!你之前不是说大洪水淹没海拔600米以下的陆地吗,在海拔1000米的大山里,古城怎么可能被大洪水毁灭呢?
我没有胡说。我是有证据的。虽然这个结论看似荒诞,但事实摆在面前,不能不信。古城所在的大山最高海拔是1000多米,可是,古城所处的位置,海拔高度只有400米呀!说实在的,开始我自己都不敢相信。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