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可能瞬间消失——『山海经』记载人类文明被大洪水毁灭的事实》
第21节

作者: 赵家大树
收藏本书TXT下载
  如大洪水之前的天子帝喾,夏朝天子太康,商朝开创者商汤等,共有十三个王朝在这里建都。周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等故事发生在此。
  为什么这个地方如此辉煌?龙脉所至,风水好呀!我给大家描述一下这里的地理环境。
  这座山的最高海拔是400米,处于洛阳城的西北方,东南方向的山峰渐次降低,大多200米左右,然后形成开阔的平地。
  在平地前方,有两条河流经过,一条叫洛水,一条叫伊水。两河自西向东流过,然后汇合,流入黄河。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Google地图的地形图查看。然后对照那种山形寻找,找到了,就是好风水的地方。买楼的时候,会对您有帮助。
  洛阳的故事太多太多,说不过来。有兴趣,自己翻翻书吧。看了我的介绍之后,您再看中国的古代历史,会有不同的感觉。

  原文:又西二百里,曰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铜。有兽焉,其状如彘而有角,其音如号,名曰蠪蚔,食之不眯。
  再向西行走,直线距离二百里,叫昆吾山(今河南三门峡,秦岭东端的一座山,海拔800米)。山上蕴藏丰富的赤铜矿。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猪,头上却长着角,发出的叫声像人号啕大哭,名叫蠪蚔。据说食用这种野兽的肉,能使人不做恶梦。
  (注意!有怪兽!哦,原来是头上长角的猪呀!好心咯,可怜咯,可怜我这个孤苦伶仃,瞎了眼的老乞丐,……给一点吃的啦!真是心酸,听不下去了,给他一点吧!不行!我这段时间天天做恶梦,拿猪笼把它抓起来,宰了!真惨!真凄凉!好想哭。
  唉,恶人当道呀。管不了那么多了,我们到城里去看看吧!
  在山的东边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叫渑池,今渑池县。这里的自然环境同样是一个风水宝地的地形。考古人员曾在此地挖掘出仰韶遗址,震惊世界。考古实物证明,远在5000多年前,这一地区就有古人在活动。

  在山的西边是三门峡。相传大禹治水,用神斧将高山劈成三道峡谷,河道中由鬼石和神石将河道分成三流,如同有三座门,称“人门”、“神门”、“鬼门”。由此得名三门峡。这是后人编的神话故事,与古人的调查无关。

日期:2010-02-21 19:50:15

  非常感谢ilovemygf提供的信息和意见。
  在此对菏泽市以及定陶县、曹县的朋友,说句对不起,是我的疏忽,没有介绍你们的家乡。豪山应该在成武、定陶、曹县、商丘之间,具体指那一座山,我也说不准。如果要确定准确的位置,还要做大量的勘察工作,不是我在Google地图上所能完成的。
  远古时候的每一座天下名山,周边都有很多古国。豪山东西两座山,相距300里,因此以豪山为中心,覆盖的区域,应该是比较大的。
  还有一条东山经也在此地附近经过,这是中山经和东山经交会的地方,非常重要。所以,古时候这一带有天下之中心的说法。这是一块风水宝地无疑。我向菏泽、成武、定陶、曹县、商丘的朋友们问好,祝大家好运!
  现在,我补充介绍一下豪山周边几个地方菏泽、定陶、曹县的历史。如今定陶县、曹县和成武县都在菏泽市的辖区内。先介绍一下菏泽。
  史籍记载,菏泽境内有历山、涂山、景山、箕山、曹南山、陶丘、莘丘、安陵、桂陵等矮山。有菏泽、雷泽、大野泽,有济水、濮水、雍水、菏水等水域。

  相传尧、舜、禹等人都曾在这一带活动。著名的政治家伊尹、军事家孙膑、思想家庄子、农学家汜胜之等出生在这里。范蠡经商、刘邦称帝、曹操成霸业、黄巢起义、宋江聚义等也发生在此地。
  在商代,有莘国(今定陶与曹县之间)、顾国。西周时有曹国(都定陶)、郜国、须句国、鲁国、卫国、宋国。春秋后期为宋、鲁、卫三国分割。战国前期为齐、楚、魏所辖。战国末期,为齐、魏两国分领。
  曹县古称北亳,亳与豪的字体相似,远古时是否同一个字,值得探讨。很有可能亳是以豪山为定义的地方。亳包括南亳(今河南商丘南),北亳(今山东曹县一带),西亳(今河南偃师一带)。
  亳邑(今河南商丘南)是商汤的都城。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时,封其六弟振铎为曹伯,建曹国,都陶丘。
  定陶古称陶,又名陶丘,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据《史记》载:春秋末期,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王夫差之后,带着美人西施,离开越国,来到陶地,在此定居经商,十九年间,成为“亿万富翁”。因此被后人尊为商祖,称陶朱公,死后葬于陶。定陶因此而得名。

  此外,大禹是否出生在有莘,很难说,因为他的家乡是安邑。但大禹的母亲是有莘氏人的可能性比较大。大禹与涂山氏女相遇。他们在台桑的治水工地结婚。涂山和台桑都有可能在这一带。
  商丘的故事,将在东山经的东次二经再讲。谢谢!
  再次感谢朋友们的热心支持,欢迎大家提出问题,我们共同探讨。
  此外,有朋友问,什么时候介绍湖北境内的名山,在此预告一下,两天后,我将开始介绍中山经的中次11经,这条路线有48座山,经过四川、重庆、陕西、湖北、河南、安徽各地,敬请留意。

日期:2010-02-22 08:35:49

  原文:又西百二十里,曰荔山。荔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黄。有木焉,其状如棠而赤叶,名曰芒草,可以毒鱼。
  再向西行走,直线距离一百二十里,叫荔山(今山西芮城县北,关中盆地的一座大山,海拔1200米)。山中有一条溪水流出,叫荔水,向北流去,注入伊水(今部分河段已干涸)。山上有很多黄金和玉石,山下有很多青石和雄黄石。
  山上森林茂盛,有一种树木,形状像海棠,但叶子是红色的,名叫芒草。据说这种树的叶子可以用于毒鱼(把树叶捣烂后,用水搅浑,然后倒进有鱼的池水里,隐藏在洞穴里的鱼就会跳出水面)。
  (哗,山上有很多黄金和玉石,快找!还有可以毒鱼的树叶呢?这就免了,现在那需要这种东西,化学农药好用多了。唉,鱼都死光,都用不着了。
  芮城历史悠久。春秋时期,这里有一个小国,叫芮国,是姬姓家族子弟的封地,后来并入晋国。

  原文:又西一百五十里,曰独苏之山,无草木而多水。
  再向西行走,直线距离一百五十里,叫独苏山(今陕西大荔县西北,关中盆地的一座矮山,海拔400米)。山上没有花草树木(曾被大洪水长时间淹没),但到处有流水。
  (这座山虽然没有金银玉石,但形状很特别,好像一个乌龟头。在山的东南面,有一座古城,就是今日的大荔县城。
  大荔县城是一块风水宝地。这一点当地人早就知道了。不用我多说。我们看看当地人是怎么说的?大荔县志记载:
  “大荔县城形状呈龟形。龟为四灵(麟、凤、龟、龙)之一,将城建成龟形,取福寿久远、祥瑞永恒之意。

  南门为龟头,城楼南面有两个圆洞,是龟的两眼;北门是龟尾,城楼上有一个圆洞,是龟肛门,城外宝塔是龟尾巴;东南门是左前爪,西南门是右前爪;左后爪伸出去是东北门。由于前爪蜷缩,所以城墙西北方弯了回来,没有城角。”
  这段记载是后人写的。可以看出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已经不懂自己的祖先原先筑城的奥秘了。
  也难怪,古人看不到Google地图呀。我们很幸运,拉开视角,很容易就会发现,在城的北面有一座山,就是远古天下名山独苏山。此山的形状像一个龟头。是为了得灵龟之神的庇佑,古人才建成这样的城啊!

日期:2010-02-22 11:48:26

  上传一幅大荔县的地形图,请参考。

日期:2010-02-22 14:22:16

  ~~~

日期:2010-02-23 08:32:41

  原文:又西一百二十里,曰蔓渠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伊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洛。有兽焉,其名曰马腹,其状如人面虎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