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四大道场》
第29节

作者: 蛇从革
收藏本书TXT下载
  鲜于刘光再次看到了郭守敬手里的图纸,醒悟到郭守敬就是挖掘护城河的总领。原来在上都修建城池,是刘子聪的意思。
  郭守敬走在前面,开始说:“我师父,听从了五世法王和我的劝告,决定不再为难于你。”
  “他那里有这么好心,他不要我身上的诡道算术了吗…”鲜于刘光突然住嘴,看到一个蒙古骑兵的身后,一个瘦弱的俘虏,双手被绑缚,一根绳索连在骑兵的手上,踉踉跄跄的被拖拽而行。
  那个瘦弱的俘虏扭头看了鲜于刘光一眼,毫不为意的说:“大个子,你也被抓住了。”

  鲜于刘光确定这个人,就是与自己躲在金刚坛城内的那个小厮。
  鲜于刘光看见小厮被如此对待,心中大怒,就要去解救。郭守敬转身阻拦,“放心,董大人也不会为难他。”
  “他偷了你师父的东西,”鲜于刘光说,“董大人抓了他回去,你师父必定是不会轻易放过,多半是杀了。”
  “你认识他?”郭守敬好奇问道。
  “不认识,”鲜于刘光说,“一面之缘。”
  郭守敬摇着头笑笑说:“你自身难保,却替他着想。你也不知道他什么人。”
  “我知道你们都认为他是个小贼。”鲜于刘光恨恨的说,“以你师父的残暴,他肯定是活不过今晚。”

  “我与你打个赌,”郭守敬轻松的说,“如果他不死,你教我水分的算术。”
  “你如果能救他出来,”鲜于刘光想了很久,“我就答应了。”
  郭守敬大为奇怪,“你这人行事,怎么让人费解。你难道知道那个小贼偷了我师父什么东西?”
  鲜于刘光说:“你答应还是不答应?”
  “我做不了主。”郭守敬摇头,“你的命也是五世法王与我师父之间交换而来。却巴巴的惦记你不相干的人。”

  鲜于刘光正色说:“虽然我辈分是你师叔,但是你年龄大我,我就想问你,你和你师父都是汉人,却助纣为虐,帮助外族欺辱我汉人。”
  郭守敬想了想,“我出生前数代,就已经是金国人,蒙古灭金,我看淡了各国征伐,只想做我的本分,兴修水利,布置北方风水格局,永利于百姓,金国也罢,大宋也罢,蒙古也罢,这国与国之间的纷争,我是不想参与了。”
  鲜于刘光拱拱手,“那就是人各有志,说不到一块。告辞了。”说完转身走向道观,他知道自己无法凭借一己之力,去救那个小厮。也无法可想。
  “等等,”郭守敬在鲜于刘光身后招手,“你真的要救那个小贼?不惜用水分算术与我交换。”

  “大丈夫一言九鼎。”鲜于刘光摆手,“我等你消息。”
  刘子聪既然已经下令不可伤及鲜于刘光,鲜于刘光现在毫无顾忌,大大方方的在大道上走向道观。到了道观之后,推门而入,现在子时未到,张志敬掌教应该还在功课。鲜于刘光急着向张志敬通告八思巴手里有古怪的东西,是释道辩论的关键所在。于是急匆匆奔向张志敬的厢房,在门外轻声说:“掌教,我回来了。”
  厢房内无人应答,鲜于刘光性情急躁,把门推开,发现厢房内空无一人。鲜于刘光警觉,立即在道观内到处寻找,别说一个全真派道士都没看到,就是道观内本来的两三个老道士也没有了踪影。
  鲜于刘光心知不妙,跳到了道观的屋顶,四处张望,只看到整齐的蒙古军队在集结而行。哪里有任何的全真派道士的痕迹。
  鲜于刘光只能回到张志敬的厢房,再次仔细查看,看到张志敬的蒲团位置移动方位,不在三清像的正下方。于是拿起蒲团打量,看见蒲团下方,挂着一个黄裱纸,之上写着:“速去钓鱼城”
  日期:2021-08-05 12:29:10

  22南宋四大道场第二篇八臂哪吒
  之二十二:释道辩论七续
  鲜于刘光拿着这张纸条,心中慌乱,张志敬在蒲团下方留下临言,本是全真派道观内师徒之间的修行点悟的一个小手段,现在张志敬用来警告自己去往钓鱼城,就是在告诉鲜于刘光,蒙古大举南下,钓鱼城岌岌可危。
  大宋在蜀中布置了抵抗蒙古军队南下的青居、大获、云顶、钓鱼等十几个城防,都在蜀地艰险的关隘,钓鱼城是最南方的一个据守,是重庆城最后的屏障。鲜于刘光无论思索很久,也无法想象蒙古虽然南下,大宋最为危险的明明应该是中路的荆襄之地。蜀中的据守易守难攻,张志敬为什么不让自己去往襄阳助宋军抵抗呢,却偏偏要去蜀地。
  鲜于刘光不知道全真派张志敬之下的全真道士,到底安危如何,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在上都打探张志敬的消息。现在刘子聪已经答应不会为难自己,因此不必在介意忽必烈帐下的术士。
  鲜于刘光思索一会,立即走出道观,到了大道上,仍旧是大喇喇的行走在蒙古行军的旁边,在挖掘护城河的工程,寻找郭守敬。鲜于刘光心中明白,整个上都,现在只有去找郭守敬。郭守敬是一个不愿意参与到蒙古南侵的术士,又是刘子聪的高徒,找他去打听全真派的下落,是最合适的人选。只是郭守敬刚刚与鲜于刘光分手,现在却忽然没了踪影,鲜于刘光在护城河边一路寻找,看来郭守敬已经去了别处督促工程。

  鲜于刘光茫然中,知道无法向蒙古督工询问郭守敬的去处。看到蒙古几个骑兵在大道外侧飞驰,朝着自己撞过来,鲜于刘光只能闪开躲避。走了几步,又一队蒙古骑兵奔来,看见了鲜于刘光,在他身边转了一个圈,为首的骑兵正巧是与鲜于刘光交手过的一个蒙兵。用马鞭指着鲜于刘光问:“小子,你见到一个鬼鬼祟祟的蛮子没有?”
  鲜于刘光听见蒙兵生涩的汉话,心里排斥,没好气的说:“蛮子没看到,鬼鬼祟祟的鞑子倒是见到了不少。”
  蒙兵一时间没听明白,立即问:“在那里?”
  鲜于刘光摆摆手,蒙兵才醒悟过来,大怒之下,就要挥鞭抽鲜于刘光,但是马鞭举起来,就收住,“刘大人下令保你,暂且留下你的狗命。”
  鲜于刘光大怒,就要动手,可是骑兵军令急切,策马飞奔走了。鲜于刘光朝骑兵的方向吐了一口唾沫,“到了战场上我见到你,绝饶不了你的狗命。”
  蒙古士兵的军队依然行进,并且人数越老越多,两列变成了三列,挤满了大道,鲜于刘光被马匹冲撞,只能贴着正在挖掘的护城河行走,走了一段,看到民伕仍旧在督工的鞭下垂死劳作,心中悲哀,觉得自己实在是太无用,看到了蒙古人欺压汉人,也不能援手相助,不仅如此,连自己七年来同吃同住的全真派张志敬以下的道士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