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三国——一个乱世的欲望与宿命》
第48节

作者: 麻辣摇滚
收藏本书TXT下载
  郭嘉从来就以为,打仗,打的不是武力,而是世道人心、天时地利人和。
  打的是未来,不是现在。
  遥想刘邦项羽当年,刘邦是何等的虚弱,项羽是何等的强悍,但最后,开大汉四百年江山的是看上去不堪一击的刘邦。所以战争从来就不是武力对决而是高智商游戏。
  郭嘉站在曹操面前,以一代谋士的范儿为曹操指出打袁有“十胜”,所谓的“十胜”是: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以顺率,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唯才,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公得策辄行,此谋胜也;绍专收名誉,公以至诚待人,此德胜也;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听谗惑乱,公浸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混淆,公法度严明,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也。

  曹操听了郭嘉的“十胜”论,心里感慨不已。他奶奶的,做谋士真是不容易啊,要整出这么多词说服我,这……这得牺牲多少脑细胞啊……
  当然了,无论牺牲多少脑细胞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曹操没被说服。
  因为曹操不相信文字的力量。
  他只相信感觉。
  主要是他自己的感觉。现在,这感觉没在曹操脑子里。曹操脑子里反复盘旋的是这样一个念头:“十胜”论是不错,整得挺全面的,可袁绍没听见啊,他要不照这十条来怎么办?
  便沉默。
  在沉默中寻找答案。

  荀彧附和了郭嘉一把。
  一般来说,荀彧是不主动附和其他谋士的见解的。因为这只能意味着他没有独立见解。
  作为一流谋士,要么卓而不群,要么不置一词,绝不附人骥尾——这是衡量一个谋士是不是一流的重要标志。
  只是这一回,荀彧忍不住要附和郭嘉一把。
  因为郭谋士说得太牛了。荀彧由衷地要放下身段,表示一下他的敬意。

  荀彧是这样说的:“郭奉孝十胜十败之说,正与愚见相合。绍兵虽众,何足惧耶!”
  曹操听了,依旧沉默。
  依旧在沉默中寻找答案。
  毫无疑问,他没有被说服。
  有的时候,曹操需要的只是一种感觉。被说服的感觉。
  这样的感觉,千金难求。因为曹操以为,在这个世界上,能够说服他的人,寥寥无几。


日期:2009-10-16 08:07:17

  心思与转机
  却还是被说服了。
  郭嘉。
  郭嘉在曹操最需要的时候,给了他最需要的那种感觉。
  事后回想起来,曹操这时候最需要的是,没有后顾之忧。

  不错,袁绍是一只纸老虎,但吕布不是。吕布是真豺狼。曹操怕自己在打虎过程中遭到豺狼的嘶咬。所以郭嘉接下来给他的建议是,袁绍是要打的,但不是马上打。马上要打的人是吕布。
  先扫除徐州吕布的后顾之忧,才能放开手脚消灭袁绍。
  曹操同意了。
  打心眼里同意郭嘉的见解。在他看来这个见解很科学,符合“饭要一口一口吃,仗要一个一个打”的道理。
  曹操喜欢这样的道理。
  袁绍一夜之间发现自己成了大将军、太尉,兼都督冀、青、幽、并四州。
  他觉得这样挺好,很有平步青云的感觉。

  其实人生有的时候就需要这样,在莫名其妙的时候,狠狠地得一好处。
  好处是曹操给他的。
  曹操给他好处的时候向他提了一条件——攻打公孙瓒。
  曹操答应,老袁若打公孙,他老曹绝对出兵相助。
  袁绍答应了。

  答应得很豪迈。
  这时的袁绍觉得自己的人生是快意的,攻城略地、拜将封侯,玩的都是彪柄千秋的大业。
  但是曹操却没有心思陪他继续往下玩。曹操的心思都在徐州,在吕布这个男人身上。对袁绍,他使的是缓兵之计。
  仅此而已。
  陈宫的心思也都在吕布这个男人身上。

  吕布却心不在焉。
  因为陈珪父子的存在。
  陈珪父子现在每天重要的工作就是对着吕布歌功颂德,这让吕布的心情好极了。
  如沐春风。
  陈宫便幽怨。因为他幽怨地发现,他和吕布最好的时期已经过去。由来只有新人笑,谁会记得旧人哭。旧人陈宫感受到了他的人生危机。

  于是,在一个没有第三者的夜晚,陈宫悄悄对吕布说::“陈珪父子面谀将军,其心不可测,宜善防之。”
  但是陈宫的小报告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吕布怒叱了他。
  吕布义正词严地告诫陈宫,对待革命同志,要光明磊落,不要搞阴谋诡计。尤其不要打小报告。因为这样的行为只能产生一个结果——我bs你!
  受到bs的陈宫只得外出散步,以消解心头的郁闷。毫无疑问,这是一次没有目的的散步,但历史的伟大之处往往在于,转机往往出现在没有目的之时。
  一个人被逮住了。
  这样的时代,一个人被逮住是正常的,没被逮住是不正常的。

  并且,在一个被逮住的人身上搜出东西是正常的,没搜出东西是不正常的。
  果然,心情不好的陈宫在这个被逮住的匆匆赶路的士兵身上搜出了东西。
  一封信。
  一封刘备写的信。
  一封刘备写给曹操的信。

  信是这样写的:“……奉命欲图吕布,敢不夙夜用心。但备兵微将少,不敢轻动。丞相兴大师,备当为前驱,谨严兵整甲,专待钧命。”
  陈宫笑了。为一个转机恰到好处地到来。
  也为自己成为这个转机的发现者而心情大好。
  不错,这封信将改变很多人的关系。
  曹操和吕布的关系。
  刘备和吕布的关系。
  最重要的,是他陈宫和吕布的关系。

  他们将重回蜜月期,为一个共同的目标——抗曹而呕心沥血,同心协力。
  相视一笑。

日期:2009-10-16 16:10:20

  谁成气候
  吕布果然大怒。
  怒曹操和刘备的互相勾结。
  不过,最让吕布惊骇的那个人还是刘备。
  他奶奶的,义字当头,号称天下第一仁的刘备竟然也跟他玩起了小李飞刀,这让吕布对人间到底还有没有伦理底线深感绝望。
  尽管吕布对自身的道德品质不是很恭维,但他坚信这样一点:红的就是红的,黑的就是黑的,红的不能不打招呼就变成黑的!

  做人,不可以雷成这样!
  所以,他出兵了。史书上说吕布先大骂一声:“操贼焉敢如此!”然后“将使者斩首,先使陈宫、臧霸结连泰山寇孙观、吴敦、尹礼、昌稀东取山东兖州诸郡,令高顺、张辽取沛城攻玄德,令宋献、魏续西取汝、颍。布自总中军,为三路救应。”
  刘备的心情很不好。
  不是因为高顺、张辽兵临城下,而是他被侮辱了。
  曹操。
  曹操在几天前派特使找他,告诉他围歼吕布是其人生中别无选择的选择。
  刘备于是很受伤,很有被迫做小人的感觉。

  虽然在他眼里,吕布就是个小人,但他不愿同他一样做个背信弃义的小人。总而言之一句话——刘备不愿意暗地里捅刀子。
  但是现如今,刀子非捅不可了。曹操已经咄咄逼人。所以刘备也只能极其哀怨地向曹操发出那封求援信,一方面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一方面请求曹操出兵。
  只可惜一封信引发的战局变化竟是神鬼莫测——曹兵没来,高顺、张辽兵临城下了。
  刘备只得想办法再派人去请曹操来救火——小沛现在的确是火烧眉毛了。
  曹操不愿意来。

  非但不愿意来,还在心里把刘备骂了个狗血喷头:什么搞的嘛,合歼不成,自己却要被歼,都是他奶奶你那封矫情信惹的祸。
  当然了,曹操毕竟不是个意气用事之人。他之所以不愿出兵救刘,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害怕。
  不是怕吕布,是怕刘表、张绣趁机打他。
  因为现在的刘备刘家军不是一支有生力量,是待救的鱼腩,也是将使曹操深陷其中的泥坑。曹军一旦出动,后面会引来多少只狼啊,曹操简直难以想象。
  所以,曹操便有撂挑子的想法——就让刘备在小沛自生自灭吧,阿门!

  谋士荀攸则认为,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他曹操是谁,他曹操又怕过谁?笑话!
  最重要的是,荀攸认为曹操出兵不会输——他赌刘表、张绣不会趁火打劫。
  不是他们变善良,而是他们被打怕了。
  所以打吕布基本上是一简单的算术题——一对一。
  弄得不好是二对一,只要刘备能杀出城来。
  曹操不为所动。

  他觉得荀攸有些理想化了——刘备杀出城来?那公鸡都可以下蛋了。
  当然关于这一点,荀攸没有坚持。因为他也不看好谦谦君子刘备会有如此勇猛的举动。他只是担心,曹操如果不出兵,吕布和袁术勾结起来,干掉刘备拿下小沛后,会纵横淮、泗,成一时气候,到那时麻烦真是大大地。
  郭嘉也认为到那时麻烦真是大大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