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三国——一个乱世的欲望与宿命》
第31节

作者: 麻辣摇滚
收藏本书TXT下载
  郭汜别无选择,除了选择铤而走险之外。
  李榷由衷地相信郭汜的脑筋搭牢了。

  因为,一个人只有在脑筋搭牢的情况下才会做出鸡蛋碰石头的事情来。
  但是贾诩却不相信。
  贾诩相信郭汜选择铤而走险另有深意存焉。
  难道是篡党夺权?贾诩立即建议李榷把献帝控制在自己手里。
  这叫挟天子以令天下。

  虽然若干日子之后曹操才干出类似的举动,但毫无疑问,开风气之先的那个人是贾诩。
  李榷照办了。
  献帝哭哭啼啼地跟着李榷走了。在郿坞这个著名的地方,献帝成了这个时代最著名的人质。
  有人质者生存。这是乱世之道。
  郭汜手上很快也有了人质:包括太尉、大司农在内的公卿百官成了他的人质。

  他绑架了他们。
  于是千古奇观出现了:皇帝和公卿百官分别被绑架在两大反政府武装手中。这个王朝的统治基础随时可能分崩离析。
  献帝哭了,为自己成为大汉朝最后的见证人而哭。
  侍中杨琦却以为,现在还不是哭丧的时候。再说真要哭丧也不是皇上自己哭自己。
  皇上只配接受世人献给他的哭泣——如果有一天他真的死翘翘的话。
  总而言之一句话,献帝是最不应该哭泣的人。

  因为,局势尚有可为。
  献帝却看不出局势尚有可为。
  因为现在的局势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还怎么为呢?
  杨琦告诉他,刀俎和鱼肉并不是宰与挨宰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刀俎就没有鱼肉,有刀俎才有鱼肉;刀俎一定宰鱼肉吗?鱼肉可不可以宰刀俎?
  献帝糊涂了。他不明白鱼肉可以宰刀俎的道理。
  杨琦呵呵一笑,紧接着又告诉他,世界上的鱼肉有大有小,小鱼肉当然只有挨宰的份,但是像献帝这么大的鱼肉,却是很有可为的。

  因为无论什么东西,大到一定程度之后,它就是力量了。
  这种力量,不容小觑。

日期:2008-11-8 20:48:05

  命运是人世间最大的秘密
  贾诩站到了献帝面前。
  他是奉旨而来。
  事实上他来之前就知道献帝要说什么了。
  对贾诩这样的人来说,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是在他手心里发生的。它们毫无悬念。
  这是一个谋士的骄傲,也是一个谋士的落寞。

  果然没错,献帝让他做出一个选择:是继续做李榷的谋士,还是做他献帝的谋士?
  这是一个两难选择。
  虽然贾诩很轻易地猜到了献帝的谜面,但是对于谜底,他一片茫然。
  不错,献帝是天子,位极至尊,可却是个人质。
  李榷是反臣,人人恨不得杀之而后快,却手握重兵。

  他们,谁比谁厉害?
  问题的关键其实还不在这里。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明天的身份。
  天子永远会是天子吗?
  反臣永远会是反臣吗?
  不知道。
  也许会互相易位,也许不会,也许会——死翘翘。

  而谋士贾诩的悲凉则在于,他的命运从属于这些“也许”。
  虽然,人世间的很多秘密对他来说不是秘密,但是“命运”这个东西除外。
  因为命运是人世间最大的秘密,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掌握。
  天子也不行。
  天子如果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他也就不会问计于贾诩了。

  这两个人半晌无言,凝神肃立,在命运面前屏住呼吸,以便揣摩命运可能的走向。
  四分之一柱香之后,谋士贾诩做出一个决定——
  成为献帝的谋士。
  当然了,这个决定不是基于道德层面做出的,它仅仅基于发展空间。
  因为,为一个人(李榷)谋和为国家谋,其可以闪转腾挪的空间不可同日而语。
  这就是一个谋士的发展空间。贾诩现在想计安天下,实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

  只是他不知道这样的决定是不是正确的。
  就像他不知道献帝还能在龙椅上坐多久一样,一切赌的仅仅是一种可能性。
  皇甫郦这人能说。
  在这样的时代,“能说”就是战斗力。
  皇甫郦不仅能说,他还是李榷的同乡。如此两个缺一不可的条件终于让他有机会成为献帝的说客,去执行说服郭汜和李榷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工作。
  坦率地说,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皇甫郦完成了一半。
  郭汜被说服了。
  郭汜同志表示,只要李榷能送出天子,他马上就放出公卿百官。
  决不食言。
  李榷听了以后,笑了。
  他觉得郭汜狡猾狡猾的。这是把球踢给他老人家啊。先送出天子?我李榷凭什么先送出天子?天子是用来干什么的?天子就是用来绑架的。

  这就是天子的价值!
  在皇甫郦面前,李榷声如洪钟地如是说道。
  皇甫郦看他。
  冷冷地看他。
  他觉得这个叫李榷的人说话声音的确是声如洪钟。

  但是这个世界上,多少声如洪钟的人最后都挂了。比如那个董卓。
  李榷今天是很牛,但他再牛,牛得过当年的董卓吗?所以说强者不可恃啊。绑架天子能绑架一时,绑得了一世吗?皇甫郦心平气和地告诉李榷,世上最愚蠢的举动就是绑架天子,因为那是以天下为敌,把自己当镖靶了。
  所以绑架天子就是绑架自己。这个道理等同于玩火者必自焚。聪明人决不干这事。
  李榷默不作声。
  空气很冷。

  冷得像他的心。
  没有人知道李榷是不是被说服了,只有他自己知道。
  没有。
  他被说火了。
  说怒了。
  怒到极处刀剑起。李榷的剑“嗖”地一声拔出来,直指皇甫郦的心窝。

  虽然,皇甫郦的话说得是很有道理,但李榷今天要杀的就是“道理”。
  他不做道理的奴隶,只做道理的杀手。
  因为他不是别人,他是把天子玩弄于股掌的李榷。
  谁在他面前说道理,谁就要死翘翘。
  李榷高傲地抬起了头颅。

  他那不可一世的头颅。

日期:2008-11-9 19:43:55

  一个谋士的功力
  骑都尉杨奉不和李榷讲道理,他只跟他讲利益。
  这是杨奉的聪明之处。
  毕竟一个人可以不讲道理,却不能不讲利益。
  在李榷的剑捅进皇甫郦的心窝之前,杨奉如是说道:杀了皇甫郦,后果很严重啊!李将军三思而后行!

  李榷收剑。他要明白后果究竟如何严重。
  杨奉继续说道:皇甫郦是天使,是天子的使者。将军杀了他,郭汜攻打将军就有了借口……
  李榷冷笑:郭汜不足惧。
  杨奉:郭汜是不足惧,但攻打将军者不止郭汜一人。
  还有谁?

  天下人。
  为何是天下人?
  将军以为呢?
  ……
  李榷皱起了眉头。

  事实上杨奉和皇甫郦说的是一个意思,那就是不可以天下为敌。
  但皇甫郦说了,李榷不以为然;杨奉说了,李榷却不能不以为然。
  因为杨奉是自己人。
  更因为这关乎他的身家性命。
  只是李榷仍不能放皇甫郦走。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能不能放另一个人走有时候很简单,有时候很不简单。
  因为李榷需要一个台阶。
  一个放置他尊严的台阶。
  毕竟,他是大将军。敢绑架天子的大将军。不能随随便便放人的。
  贾诩给了他台阶。
  贾诩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任何时候,他知道任何一个人的心理诉求。

  他把皇甫郦骂走了。
  “骂”在此时充当了李榷的台阶。
  李榷满足了。
  自尊心得到了满足。
  皇甫郦表面上自尊心受损,但毕竟全身而退,所以在另外一个层面上说,他也该满足了。

  贾诩就是以这样的方式使得当事双方各得其所。这是一个谋士的功力。
  而更令人佩服的一点还在于,整个事情他做得滴水不漏。
  没有人知道此时的他已悄然反水,身在李营心在汉。
  一切的一切,天衣无缝。
  天衣无缝的事情继续发生。
  贾诩开始神不知鬼不觉地瞒天过海。他一方面对主要由羌人组成的李榷作战部队说,同志们辛苦了。同志们的辛苦不仅我知道,皇上也知道。皇上不仅知道同志们的辛苦,还知道同志们的委屈。出来打仗这么长时间,只有卖命,没有犒赏,这是在为谁卖命呢?……所以,皇上看不下去了,他为你们感动,为你们不值啊……同志们不妨先回去,回到西凉老家去,愿意走的人,皇上将一一犒赏!

  便有羌兵离去。
  当然这样的离去是隐秘的。起码对李榷来说是这样。李榷只知道队伍在流失,却不知道流失的真正原因——贾诩思想政治工作做得那叫一个好,做得真是天衣无缝。
  与此同时,贾诩又建议献帝封赏李榷,以麻痹其心。
  一夜之间,李榷从一个将军变成了大司马。
  他喜出望外。

  因为自尊心再次得到了满足。
  虽然这样的封赏对他来说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可他还是重重犒赏了一个人。
  一个女巫。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