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三国——一个乱世的欲望与宿命》
第23节作者:
麻辣摇滚 他开路了。目标是公孙瓒。
刘备正儿八经地借兵去了。
日期:2008-10-19 10:50:58
世上最大的赌注
公孙瓒不赞成刘备出兵。
这个和刘备私交甚好的官员从利益学的角度告诉刘备——出兵援陶是一桩零收益甚至是负收益的买卖。打赢了,徐州也不是你的;打输了,你将血本无归。最要命的一点还在于,不管是输是赢,你都与曹操结仇了。
这样的时代,与曹操结仇不是找死吗?同志,你走得够远了,赶快悬崖勒马吧。公孙瓒对刘备苦口婆心。
但是到最后,公孙瓒还是借给了刘备两千兵马,外加一个赵子龙。
和刘备惺惺相惜的赵子龙。
因为,刘备明白,自己输不起了。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输得起,有的人输不起。
输得起的人各有各的理由,输不起的人只有一个理由:没有赌注。
刘备就没有赌注了。除了江湖名声。
不错,江湖名声有时候不但可以是赌注,甚至可以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赌注,但是刘备不敢拿它来赌。
那可是他最后的本钱啊。不可交易的本钱。
公孙瓒一声叹息。为他有去无回的两千兵马,也为即将走上不归路的刘备。在他眼里,他们都是悲剧人物。
这个时代的悲剧人物。
悲剧并没有发生。
发生的是喜剧。
在徐州城,刘备见到了传说中的陶谦。陶谦给了他一份厚礼——
徐州城。
陶谦希望刘备来做这座城池的主人。
刘备傻了,或者说他被雷到了。
他没想到,江湖名声还真他奶奶是世界上最大的赌注啊。因为陶谦看重的,正是刘备的江湖名声——汉室宗亲,为人仗义。把天下的事当成自己的事,那天下应不应该是他的呢?退一万步说,这徐州应不应该是他的呢?
陶谦以为,应该。
刘备却不敢要。
因为,这是致命的厚礼!要了它,刘备的江湖名声就完了。不可交易的本钱一旦交易出去,刘备将不再是刘备。
这个江湖也不再是他的江湖。
毕竟,世人不会在事后细究是陶谦主动送城还是刘备半推半就。世人只知道,刘备是去救徐州的,可救着救着,徐州成他的了。如此这般的行径毫无疑问是人神共愤的,是要全国共讨之的。
便不敢要。
便商议如何退曹。
刘备对陶谦说,要退曹,方法千千万,但最好的方法只有一个。
书退。
就是写一封情深意长、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的信给曹操,希望他顾全大局,以国家大义为重,主动退兵。
陶谦的眼睛睁大了。因为他不相信一封信的威力,可以驱走数十万大军。
再者说了,曹操是什么人,又是为什么事而来——他真会因为这封信以国家大义为重,主动退兵吗?
但陶谦又不得不相信。因为现在的形势,确实是以卵击石的形势。虽说青州田楷、北海孔融还有这个不请自来的刘备都来了,可大家伙儿加起来的兵力仍不足与曹操抗衡——除了书退,又能有什么好法子呢?
刘备便开始写信,写得那叫一个自信从容。因为,他不是别人,他是刘备。很有些江湖名声的刘备。一个名字就值一座徐州城的刘备。刘备相信,曹操一定会看重这封信的,大家都是在江湖上混的人,拜托,给个面子好不好?!
刘备的信大致内容是这样的:
“备自关外得拜君颜,嗣后天各一方,不及趋侍。向者尊父曹侯,实因张闿不仁,以致被害,非陶恭祖之罪也。目今黄巾遗孽,扰乱于外;董卓余党,盘踞于內。愿明公先朝廷之急,而后私仇;撤徐州之兵,以救国难。则徐州幸甚!天下幸甚!”
日期:2008-10-20 11:55:38
他需要尊重
曹操有时候很困惑自己在江湖上的地位。
是高?是低?没有一个判断的标准。
当然官衔是标准之一,比如镇东将军。但是真的很牛逼吗?曹操却觉得,和他几十万人马相比,所谓的镇东将军就算不了什么了。
其实,他需要的只是一个尊重。这是一个大人物或者即将成为大人物的人的心理需要。
总之,他需要天下人人尊重他,特别是那些地位比他低下的人。
如此,他的存在才是显著和——
唯一的。
但是,一封信让他心情大坏。
刘备写来的信。
表面上看,刘备的信写得谦卑之极。什么“备自关外得拜君颜,嗣后天各一方,不及趋侍。”看上去很奴才,很殷勤,但在曹操看来,这封信却是透着傲慢。
因为刘备要曹操给他一个面子——撤兵。
曹操笑了。
嘲笑。
曹操以为,在这个世界上,面子是有的,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比如刘备就没有。所谓的给面子,从来就是地位低的人给地位高的人面子——刘备区区一个平原令,他奶奶的凭什么要我曹操曹将军曹太守给他面子?
什么东西?!
更让曹操愤怒的是,刘备竟然在信中讥讽了他。“愿明公先朝廷之急,而后私仇”——说什么呢,这不骂我不明是非,不以国家为重吗?你刘备有什么资格来教训我?
曹操决定,咔嚓掉送信的来使,杀进徐州去,让刘备为这封充满傲慢与偏见的信付出代价。
血的代价。
郭嘉却以为,来使不可以咔嚓,而应该好好款待。
不错,让一个人的脑袋落地是有快感,但是让一座城池的人脑袋落地更有快感。当这二者发生冲突时,宁选后者不选前者。
郭嘉说得很慢条斯理,曹操却不明白,这二者怎么会发生冲突,他的眼神充满了疑惑。
郭嘉一声轻叹。为自己的计谋,更为自己的职业。
谋士真是天底下最血腥的职业。郭嘉的献计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为曹操血洗徐州提供快捷通道。他告诉曹操,不咔嚓掉来使,刘备才会麻痹大意,徐州城中人也都会麻痹大意,而杀戮总在麻痹后,就像风雨总在彩虹后一样,痛并快乐着。
痛是他们的。
快乐是自己的。
郭嘉说得很羽扇纶巾,令曹操叹为观止——一个谋士,要有怎样的修为,才能将一件血腥之事说得令人心旷神怡啊……无疑,郭嘉做到了。所以郭嘉是一个有修为的谋士。
而在这个世界上,有修为的谋士都是值得期待的。
血洗未遂。
血洗徐州因为一个人突如其来的军事行动流产了,并从此成为曹操永久的梦想。
吕布。
吕布在陈留率军占领了曹操的老窝兖州,就在曹操准备血洗徐州的前夜。这样的噩耗传来,让曹操站在那里傻半天。
原来,在刺董之后的风云激变中,吕布这个历史风流人物匆匆浪迹江湖,在转了一大圈以后不得已成为了张邈手下。而当曹操浩浩荡荡南征徐州之时,兖州则成了一座不设防的城市。
吕布就是在这个历史的关键时刻当了一把小三——他看上了这座城池。
一夜之间,兖州城易主。现在,站在城头上志满意得的人不是曹操,而是吕布。是那个看上去很强悍的人——他面露微笑,一门心思想做曹操的劲敌。
吕布喜欢这样,并总是这样,站在历史风云人物的对立面,做他们的劲敌,顺便做一个历史风流人物。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他的人生就是刀尖上的人生。我挑衅我存在。
风起来了。在兖州城猎猎晚风中,吕布伸出中指,遥指徐州。意图不言自明。
日期:2008-10-21 11:09:58
一双肉手
曹操决定退兵。
说实话,这是个艰难的决定。难就难在,是要面子还是要生存——生存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哪一个重要?
对一般人来说,生存是第一位的。兖州有失,那他奶奶的就成丧家之犬了,焉能不救?但对曹操来说,生存不是第一位的,面子才是第一位的。老窝可以不要,江湖面子不能丢,这不是一个可以拿来探讨的话题。
在某种意义上说,曹操的江湖面子和刘备的江湖名声都是千金不换的立身之基。曹操很难设想,自己在徐州不打一仗就全身而退的话,以后在江湖上还怎么混?!
难不成自己真被刘备的一封书信给吓退了——此种江湖传言一旦流传开来,后果不堪设想啊……
曹操进退两难。
郭嘉就是在曹操进退两难的时候再次羽扇纶巾的。他对曹操说,人生其实就是这样,以为一路顺风,以为风调雨顺,以为世间事不过如此,但世间事总是出人意料,聪明人其实不与事争,只与己争……
只与己争?怎么争?
曹操好奇了。
斗得过自己的心魔,才能成一番功业。不错,江湖面子是很重要,但面子不是一时的,而是一世的。一时的面子赢在眼前,一世的面子赢在久远。回兖州吧,巩固好基地再图未来……
可徐州……刘备……这……这……
曹操到底咽不下这口气。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