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日记――我给师傅开车》
第13节

作者: 赵峰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给师傅开车(之二十七)  

  于谦师叔鼻炎加重住进协和医院了,师傅要带着我去探望。
  师傅听人说“冬虫夏草”对炎症很有好处,就给了烧饼2000块钱,让他去同仁堂买。烧饼买了三盒回来,说是买二送一的。师傅看了看,没见着同仁堂商标,就写着个“冬虫  
  夏草” ,师傅问烧饼哪买的。
  烧饼:“是在同仁堂旁边的电视购物买的,都是988一盒的冬虫夏草,同仁堂不打折,电视购物那边可以买二送一,也可以买虫草送‘胡师傅’无烟锅。我想师娘也不做饭,还是多盒药好。”
  师傅:“你真该要破铝锅,咱就可以去双倍索赔了。高峰,给我看看,这虫草哪生产的,过期没有,电视购物的东西可没准。”
  高峰拿过来研究半天,看出了问题,发现主要成份里写的竟然是冬菇和蝉蜕,这哪里是“冬虫夏草”,用来煲滋补粥还差不多,高峰说就这两玩意,天津达仁堂88能买5包。

  师傅大怒,带着烧饼去电视购物退货,却不料被央视代表一句话就给挡了回来。
  央视代表:“这写的就是冬夏虫草,冬茹是不是值物,蝉蜕是不是动物蛋白质,不要无理取闹了。”
  师傅:“那你这东西也不能和真货卖一个价呀,这不成心诱导消费者吗?!”  
  央视代表:“那是央视的品牌价值,人家是在我们这做了广告的,当然得把成本加进去,无烟锅就是这样嘛,消费者不理智购物,和我们的销售策略可没任何关系。”
  师傅气得把这“冬夏虫草”扔给了后厨,让徐德亮给买了个大果篮,拿着就去医院了。
  协和医院住院部比较复杂,分成ABC三个区,我们不知道于谦住在哪个区,师傅就打电话问于谦,于谦因为鼻子敷着药,说不出整话来。

  师傅“谦哥,我带着小平看你来了,你怎么样了?”
  于谦“唉,痛。”
  师傅“要不说没什么别没钱,有什么别有病。”
  于谦“是。”
  师傅“你那怎么还有姑娘说话呀?!要是不方便,我明儿再来。”
  于谦“护士,换药。”
  师傅“这罪受的,你住哪个区呀?!我们这就上去。”
  于谦“唉呀。”
  师傅“现在小护士下手就是狠,说呀住哪儿”。
  于谦“唉呀。”

  师傅“知道你痛,忍忍吧,哪找你呀?”
  于谦“唉呀!”
  师傅跟我说“完了,完了,于谦思维混乱了,连住哪儿都不知道了,咱们还是去住院部问问吧。”
  我“谦叔说什么了。”
  师傅“他就那唉呀唉呀的喊痛,什么也没说。”
  我带着师傅去了A区,果然找到了于谦的病房。(于谦说的是A呀)
  门口大娘不让我们进去,说鼻炎病人怕刺激,不能把带着榴莲的果篮带进去,师傅暗骂狐仙入脑的徐德亮。可总不能空着手看人那,师傅让我出去再买点什么,自己背着手在楼道里溜达。
  师傅正转着,看见一个外国小伙,旁边椅子上搁了两盆“富贵竹”,师傅觉得这绿色植物摆病房里应该不错,就想问问外国小伙哪买来的。
  师傅“哈罗,这个,你哪里买的。”

  外国小伙“This’s mine。”
  师傅“能卖呀,多少钱?我买一盆。”
  外国小伙“I don`t understand Chinese。”
  师傅“二百够不够?”说着掏出两张红票来。
  外国小伙以为师傅要换钱,也掏出了钱包。
  师傅把钱放下就要抱盆竹子走,外国小伙连忙拦住。

  外国小伙“This is mine, don`t sell and you can`t take away”。
  师傅:“钱不够吗,别太黑了,这要红桥100块我能买2盆呢!”
  外国小伙抱住师傅“what are you doing?!”
  我回来时二人还在争执,一帮护士在旁边看热闹,以为师傅遇到了个狂热的外国纲丝。我问清了缘由,赶紧把师傅拉开。
  师傅“这外国人太没溜了,又卖又不卖的,耍人玩可不行!”

  我说“人家那根本不是卖的。他不懂中文,以为你要抢花呢。”
  师傅“这样呀,那就用英文版的大实话去和他换吧!我再送个签名给他。”
  我决定下回自己来看于谦,让师傅坐李菁的车。

我给师傅开车(之二十八)

  于谦在医院给师傅打电话“有一个关于你的更坏的消息。”
  师傅“你把牛粪都吃了?!”
  于谦“别胡说,今天是愚蠢人节,我听孩子们讲,徐福记、高峰和李菁打算整你呀!你要当心。”
  师傅“敢,成卷的卫生纸我随身拿着,他们还有什么着。”
  话虽如此,师傅决定先下手为强。

  李菁和高峰都没吃过正宗的云南过桥米线,师傅让我中午在云南食府订了个包间,特意请李菁和高峰品尝云南美食。
  师傅让我交待食府服务员,上了米线、肉片和佐料之后,过半小时再上热鸡汤。师傅给李菁和高峰要的是标准版的过桥米线,他自己的米线是先用热汤抄熟的,配料的肉也是炸过的。
  三个人来到包间坐定,两份标准版的和一份早熟版的过桥米线都端了上来,李菁和高峰看着一碗冷冰冰的白米线和七八碟的生肉、佐料不知怎样吃法。只见师傅把小碟里的肉片和佐料都倒进白米线里,又倒了点酱油和辣椒油,就跟吃炸酱面似的拌匀了,呼噜呼噜地吃了下去,师傅吃完一抹嘴,“我还有事,先走了,帐给你们结了,你们慢慢吃吧。”师傅说完就溜了。

  高峰和李菁满腹狐疑,看着师傅吃得挺香的,可怎么都觉得这冷面生肉吃着别扭,可又不好意思找服务生问。
  还是高峰有专业知识,捉摸过劲来了,跟李菁说“原来过桥米线,走的也是生鱼片的路线,要的就是米和肉的鲜劲,皮皮虾也可以这样吃的,来吧!”高峰学着师傅的样,把标准版的过桥米线当冷拌面吃了,李菁还在犹豫。
  高峰刚吃完,服务员端着两碗热鸡汤进来了,看见高峰的空碗就是一愣,“您,吃完了?!”
  高峰“味道还行,这是米线汤吗,要原汤化原食才好。”
  服务员“那米线可是生的,您应该把各种半熟肉片分别放入碗中用这100度的热鸡汤烫熟,然后加入米线并分别放入各种蔬菜浸烫,而后将各种调配好的佐料置于碗中。那才行呢。”
  高峰“那怎么才上热汤呢,刚才那胖子吃的也是生的吗?”

  服务员“郭先生吃的是凉伴米线,但米线和肉片都是熟的。这凉伴的18块钱一碗,您的正宗的是38块钱一碗,您占着便宜呢。”
  高峰无话可说,一口气把鸡汤喝了,就算在肚子里给米线回回锅。李菁庆幸自己沉稳,按服务员说的,把过桥米线调好,但没着急吃。高峰想自己上了师傅的当,得赶紧回去找徐德亮商量报复手段,扔下李菁就走了。
  下午场都开了,李菁还没回来,大拿给他打电话“李菁,你在哪呢,节目都开场了。”
  李菁“还在云南食府呢,我得再等等,说不定呆会还有米线的配料要上呢,我可不能上郭德纲的当。”
  下午演出前,师傅跟徐德亮说,组织里数他最多才多艺,能单的、能对的、能打踺子唱单弦,还敢拉着两个主持人棒槌说群的,可就是没见过他演双簧,观众们强烈要求徐德亮展示一次双簧才艺,师傅作为班主,请徐德亮满足观众要求,演回“前脸儿”。
  徐德亮想了半天,说演可以,但决不和师傅搭档,要演就和高峰合作,师傅愉快的改水牌去了。

  烧饼是负责捡场的,按照师傅的要求,在代替大白扑粉里偷偷加了些蜂胶。
  徐德亮和高峰的双簧演出很成功,但徐德亮卸妆时却遇到了困难,用了七瓶卸妆油也还是基因突变黑白倒置的熊猫。
  晚上徐德亮接着说《平妖传》,一上台就得了个“呓”,观众猜出这回要讲“黑白无常”的故事。
  天桥乐后台的卫生间要升级成电脑控制的了,程序是由徐德亮负责审核的,今天刚推出WC beta3 汉化版。因为改造尚未完成,投入使用的只有男女各一个单间,男用的被吃多了生肉的高峰一下午都霸占着,其它演员不分性别只能排队用另一个。
  师傅进洗手间时,看见徐德亮笑得不怀好意,马上提高了警惕。师傅一进去果然没发现手纸,好在师傅自带了,这种雕虫小技还想用个二回,太小看师傅了。

  师傅宽衣解带刚坐在马桶上,就听到电脑提示音“欢迎您使用本系统,请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德云社里谁的鼓曲唱得最好,A是徐德亮,B是李菁,C是郭德纲。”
  师傅不明白这里怎么还有“开心辞典”,随口答了个“C”。
  WC“你的选择是C,你有3分钟的马桶使用时间。时间到,卫生间门将会自动打开。如果您选A,那么您将有30分钟的马桶使用时间,请下次注意。”
  开弓没有回头箭,师傅生气,气脉更加不顺,3分钟时欲罢不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