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从0到100亿元源自真实案例:少年巨富》
第13节作者:
奕公子 对于所有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其利润都与发放的员工工资成一定比例,因为同行业里各公司产品或服务价格相差不大,企业盈利最后都着落到对员工的剥削上,能赚多少钱则决定于剥削程度。而30%则是一个符合竞争需要的数字——陆向阳觉得李富贵的话颇有点道理,说:“要是能做到鸿志教育那样员工500人,一年有600万元利润,很可以了!”
日期:2010-03-15 19:35:21
关键词第019:产生大公司的因素
有鸿志教育为榜样,陆向阳创业之心更坚定,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描述说他日你我的公司规模定在鸿志教育10倍之上,成为中国最大的教育公司,统治中国课外辅导业。
李富贵陪他兴奋一轮,而后说道:“我在想,这个行业里边鸿志教育一家独大,会不会有点问题。”
陆向阳问:“有什么问题?”
李富贵答道:“据我所知,有麦当劳就有肯德基,有可口可乐就有百事可乐,一个完全市场化的行业不太可能只有一家大公司。现在鸿志教育一家独大,我当然得怀疑是不是有问题。比如说,鸿志教育的老板是哪位局长还是哪位厅长的表弟,那这里边有没有什么故事那就不好说了,你说是吧。”
陆向阳点头。
李富贵续道:“所以,现在我们应该启动第二轮市场调查,查清楚在这个行业里边产生大公司的因素是什么,需要什么资源,我们能不能做到!”
陆向阳马上投入调查中,很快便有结果出来,对李富贵说:全行业只有鸿志教育称得上大公司。鸿志教育的老板叫宋顺时,穷孩子出身,背景普通,最开始办美术培训班,后改行做中小学课外辅导。鸿志教育之所以能够迅速做大,是因为其采用了“校中校”的模式:使用学校的教室、聘请学校的老师、招收学校的学生、与学校合作分成。因为鸿志教育走“校中校”路线,因此在外并无店面,若非学生家长很少有知道的。
鸿志教育所采用的“校中校”模式,虽然靠的不是政策垄断,却也不属于完全的市场竞争,是李富贵和陆向阳这两个家底不厚、阅历不深的毛头小伙玩不起的。李富贵略带点失望地说道:“看来我们不能拿鸿志教育做参照。”
“就算不能拿鸿志教育做参照那又怎么样?”陆向阳不服气地说道,“我们干嘛要跟他们学,我们走自己的路不行吗?”
“其实我的意思是,这行里边还没有成功的范例,就是说这行里边可能出不了大公司。”李富贵说出他的担忧,“你看北京的课外辅导行业也存在那么多年了,如果可以产生大公司的话,应该已经有了。”
李富贵解释说,课外辅导行业具有两大特点:一是门槛低,二是手艺性强。因此,做这行跟在街边做臭豆腐卖差不多,难以做大。做教育公司只需租间房子、招到学生便开张,投入几万元而已。因为门槛太低,有志者前赴后继地涌入这个行业里,你有消灭不完的竞争对手,难以长大。又因为老师的水平千差万别,你千辛万苦才把公司做好了点,结果请来个老师教得不好一下就砸了你的牌子,你还是做不大。
陆向阳感叹:“这么说,我们还是老老实实上研究生划算了!”
“凡事不要那么快下结论嘛!”李富贵呵呵一笑,问:“根据你的调查,还有什么公司做得比较大的?”
陆向阳翻开记事本,翻找出他的调查记录,向李富贵介绍了市面上几家有点规模的公司:
京华万学教育,有10个教学点,全职员工约100人,号称有签约兼职教师3000人。
智学佳绩教育,有5个营业点,员工人数约40人。号称有签约兼职教师2000人。
拓智启思教育,有2个教学点,员工人数约50人。
利智教育,有4个教学点,员工人数约50人。
……
李富贵听了,评论道:“从现在看来,课外辅导这行很难产生大公司,不过如果说做到几十个人,一年50万利润,还是比较容易的。现在的问题就是,你愿不愿意舍得研究生不上去开家这样的小公司?”
陆向阳应道:“如果能有50万利润,我觉得可以做了。我们可能不会一辈子做教育,但从这上边挖第一桶金,我觉得还是可以的!”
关键词第020:史上最著名的失败——网景的启示
陆向阳决意要在教育行业里创业,问下一步工作如何安排,李富贵答道:“下一步,我们应该启动第三轮市场调查,这次我们来研究一下竞争对手!”
陆向阳本以为是撰写《创业计划书》、寻求创业资金等事务,诧异问道:“还调查呀?你有完没完?”
李富贵嘿嘿笑了两声:“诸葛一生惟谨慎嘛,创业这么大个事情,我们还是小心点儿好。”
“关键是你光调查来、调查去,一点实质性的事情都没干。”陆向阳直言他的不满。
“向阳,我跟你不一样!”李富贵耐下心来解释道:“你也知道,我们家很穷,创业这种事对我来说,可能一辈子就那么一两次,如果失败的话想翻身就太难了,所以我必须保证成功!还有,我弟明年就该上大学了,如果我创业失败的话,我弟怎么办?”
陆向阳稍安。
李富贵续道:“其实我们在做市场调查的过程中,也能学到很多东西的。比方说,你开家家教公司,跟人收多少钱合适?原来不知道吧。可经过调查咱们就知道了,大家都收80—100块钱一小时,我们跟着收80块钱就行了。”
陆向阳安定下来,问:“你刚才说要调查什么?”
李富贵答:“我刚才说,这次我们调查一下竞争对手,看跟他们比起来我们有什么优势。我一直有个想法,能不能做好,能不能发财,关键不在于你做得怎么样,而在于你和谁竞争!”
陆向阳不解,说道:“管他们怎么样,我们做好自己不就行了吗?”
“你错了!”李富贵反驳:“有一个道理你应该明白,决定你能不能够成功的,不是你,而是你的对手!”
为方便陆向阳理解,李富贵便给他讲起了财经史上一个著名的案例:
1994年,美国两个年轻的计算机工程师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和吉姆•克拉克(Jim Clark)创立了网景公司,开发的网景浏览器市场占有率一度高踞90%。1995年公司上市,市值高达80亿美元,被认为能够成长为像IBM、微软一样的信息产业巨头。但事实并不如预料。1995年,微软公司发布革命性的操作系统windows95,免费捆绑IE浏览器,网景形势急转直下,很快就丢失了大部分市场,至1998年即被他人收购。
网景的失败堪称商业史上最著名的失败。其理由有四:一是当时网络经济爆发,网景处在一个高速成长的行业中;二是网景浏览器是当时最好、技术最高的产品,拥有了9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三是网景通过上市已经融到了一大笔钱;四是网景有着出色的管理。就是这样一家在行业前景、行业地位、产品、声誉、资金、管理等方面皆无懈可击、没有失败理由的公司,为何会在短短三年内落到被收购的下场?因为,他遇上了一个超级对手,而这个对手看上了这块市场,不惜用免费的方式来夺取。
讲了案例,李富贵戏谑地说道:“毛主席教导我们,战略上要藐视对手,可在战术上一定要重视对手。你说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研究一下同行?”
陆向阳颇觉有理,答道:“不错。是应该好好研究一下竞争对手。知己知彼,才能够百战百胜。”
以下两人商议,决定由陆向阳去别的教育公司应聘。亲身面对将来的竞争对手,以获得最直观的感受。如有特别好的,甚至可以去其中工作一段时间。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