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追过我的狐狸精又来了……》
第9节

作者: 河南景哥
收藏本书TXT下载
  看了二十多年的风向,临了要死了,也没死干净还得为这么一方水土护佑照拂着,照看着,看着形形色色的人来人走,今天要不是这个独眼的在自己眼皮底下,起了法坛有焚了香,告请了三官大帝,自己好奇的看了一会热闹,本想离去。
  反倒看着那个老李熊包一样哭个没完,大男人的哭个什么,又听到一大堆道理云云,真是怀念啊那一堆儒生看着自己不讲道理的揍他们嗷嗷叫的时候,陛下明知道是自己的错,也当没看见的和稀泥的表态。他的准则就是活的洒脱,不痛快肯定不行。
  城隍活着的时候是姓刘,父母也没什么的文化,起名叫二牛,赶上那年村里大旱,家里没有吃食,又赶上他正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的岁数,就自己出走给家里的父母留条活路,找出路哪有那么简单,吃树皮都不一定有的年份,乡里吧人想找一个吃的饱的地方哪里那么容易,自己还不没什么文化打字不识一个,赶上了和邻国有摩擦,正在招兵,俩馒头一碗稀粥就把自己卖了军营。
  开始的时候只是一个大头兵,人实在在,军营里长官们都不喜欢太聪明的人那样的人谁敢把后背交给他,上阵杀敌他向来是冲在最前面,凶猛无敌,吃的最多,杀人杀的最凶,不久将军赏识当了亲卫开始护卫中军几次救险后,渐渐有一点点人望,大家开始在战阵中以他为核心冲锋陷阵,慢慢混出了人样,家中老父老母也能时不常拿到他的饷银,也算安度了晚年,后来他也当了伍长、小校官、右先锋、左先锋,最后陌刀营的一营之长,压住整个战场节奏,冲阵杀敌不亦乐乎的年月里,他活的很快乐,到最后连皇帝都想见见他这个功劳簿常有常在的人物,然后他就身不由己了。

  官名越复杂就越大,越难亲自出手,机会少的可怜,要是到他这个镇守中军的头头都亲自杀敌,估计那场战事十分的不顺利,甚至于要打了败仗,很幸运没有这个机会几乎,每一次刚想上手杀敌,手底下亲卫就像死了全家一样的拼了命的保护他,一队人保护他保护的跟铁桶一般,在亲卫不注意的时候刚刚砍人砍个一下半下的,亲卫吓得面色发青连连告罪,他也慢慢的没有了兴趣。
  除了进攻的时候亮个像,胜利的时候开个庆功宴,将士知道营里中军里有个常胜将军,就很安心,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对,只要元帅不乱来我们就不败,他们都打半辈子的仗,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打的都是热闹紧。
  有人就会说了,打仗那么简单吗,那不是谁都能当将军么,其实道理往往简单,俩军对垒人数相等的事情,除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外,那一场打仗不是用人命,和一方坚定的意志坚持,拥有士气这种说着很简单,缺不是简单鼓励那么简单的事情,不可能是戏曲说的那么简单,双方阵前主将对殴一下,谁输了谁跑了,几万弟兄去看热闹和叫好助威那不是个笑话一样么。
  他越发的觉得自己没有当年的意气风发后来又个机会他跟陛下上书几次抱怨,自己有旧疾每每发作都夜不能寐,军伍生活,不在适合自己了,陛下很有默契象征推辞了几回,最后让他领了兵部侍郎的军职,开始了他的朝堂生涯。
  那位陛下嘴上虽然说多有微词希望自己能镇守边军,能看出来兴趣盎然,看着陛下表情很是轻松地样子。

  就明白了,那时候自己也明白了把守一路大军一十五万的人马还是太久了,多少还是犯了忌讳,还好这一辈子阴差阳错总是没有太辛苦的,很容易的混成别人崇拜的标杆,急流勇退,善始善终。
  从听别人讲故事,到自己活成了故事里的人物,自己还是有些哭笑不得,有些时候自己还真是怀念前锋杀敌的日子,快意恩仇来得痛快。
  多少次夜不能寐的时候,自己不敢打扰老妻自己偷摸去书房,擦试那把自己那把陌刀,这是自己进陷字营时使用的陌刀,后来找了能工巧匠修修补补的这把大刀修的正如当初。
  陷字营的好汉,大多身高都是彪形大汉,陌刀长七尺,刃长三尺,柄长四尺下用铁钻。马步水路咸可用。猛士持之,以腰力旋斩挡者皆为齑粉,持着都是一个百里挑一的好汉。
  现在老了陌刀都快拿不动了,每每想起郑重舞起,他家中孩儿都是紧张惶恐的不得了,孙子都能会出面阻止自己了。
  他渐渐理解了那些老将为啥不容易服老了,每一次他们聚会喝酒总是吹牛,夜欲俩女不在话下啥的,狗屁啊,尿尿都得尿自己一鞋自己啊好好的多活几天,家里就有一堆人靠着自己这个大旗吃饭,自己也就是吉祥物,象征意义巨大。
  人总有一死的,记得自己死的时候,看见来报丧的都是军众将士一行人又一行人,他都认识不了几个,就知道自己这辈子很值,新上任不久小皇帝给他改了一个名字,赐了一个威字,给他的谥号武威二字也算武将里的荣光无二了。
  他以为自己这辈子解脱了,又被安排成为了一地城隍的时候,有了司着的神职,虽然也不是自己能左右的了的,突然来到这么边境小城位置定下了神位,自己刚开始有点感觉好像回到自己当初的日子,有司下有鬼兵鬼将,也多数都是军伍多年死于战阵之下的勇武之人,自己刚开始清扫了一片鬼祟之物,一片和谐在没有了拥兵而出的机会,现在有闲暇下几十年了,无趣无趣了无生趣,何况自己已经死了一回,这会就坚持度日。

  看着这个老李,和自己当年没差多大,他替自己的看着这个小庙也好几年了。
  说道喂老小子咱们整点啊,用手比楞这喝酒的手势,老李看着这个城隍老爷,没个正形,慢慢从书柜的一堆书后面拿出俩壶酒,表情很是肉疼,拿出来又拿回去,又拿出来的。
  上好的烧刀子,酒特有劲,他一般不拿出来,就是平时喝的时候也是,老酒掺着大部分新酒兑着喝,稀罕的不行,就这还平时谁也看不着,藏着掖着,这时候拿出来,一是有了伤了心的事,二是酒这玩意自己一个人喝,也是闷酒难饮咋不的俩人啊。
  酒刚刚放在桌子上,刘城隍大人,搓着算是打开了瓶塞子,吸了一口,满脸的幸福感,手高抬重拍一下桌子大声说道好酒真他妈的好酒。
  同时说了一句真是小气,以后上供给自己弄点这个水平的好酒喝,老李不想理他谁能天天喝这个酒真是的,闷闷的喝了一大口,烧刀子拉嗓子一杆子热火灼烧感直接到胃部,吐出一大口气。
  老李拍脑袋跑着去后堂子里面,拿了点花生米和酱好的牛蹄筋,回来坐下放在自己面前,赶紧自顾自的就和吃了一粒花生米和一小口酒一起在嘴里打转,激灵一下,享受的不行。
  可刘老城隍看着他那出很是欣赏,直说太小气了,也直接伸上手抓,老李也没理他,把花生米的盘子给往桌子里送了送,可是蹄筋的盘子可以手都没松开,还在陶醉着。
  城隍爷也不太在乎,吃啥么都可以,早先是军伍出身,不太讲究吃食,有酒有菜就行,酒就这东西,从古到今和什么一起的都很配,他没有像常人那样一口而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