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关于网友<真爱半生>提到即知道做什么又知道怎么做,但是缺乏资金实现的问题,其实超出了我要论述的范围,因为我论述的是创业知识的获取/分类/途径/等等,资金等其他因素当然也是制约公司发展的条件,但不在本节的论述中.所以不存在矛盾之处
10关于创业知识的论述到此为止,不清楚的朋友依然可以提问.
11.本人此次内容更注重创业内在逻辑的学习,而非实际故事的案例分析,各位爱听故事的朋友,也许没有太多故事的文章不够引人入胜,但是我可以告诉大家,听故事学习的方法是不正确的方法,要逐步养成通过事物本质分析来学习的方法.
日期:2009-01-19 09:09:19
从本节开始,进入下一个主题的学习,做出正确分析与判断的一个基本办法
第六节:创业是个对因果关系分析与判断的过程
回忆一下我们经常在创业人士嘴上说出来的话:
“张老三那个小子在A公司不过是个小小的业务员,出去创业后,现在竟然赚了几千万,而我是行业领导公司B公司的超级业务员,现在竟然还要靠工资生存,我也要去创业”
“ABC行业的老狐狸公司前几年坚持做品牌,虽然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是现在成为行业领袖,我的公司也要坚持做品牌,面对任何艰难毫不畏惧”
这些话我们听起来都耳熟能详,基本上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就是靠这种思维方式在分析事物,对事情作出判断,然后去指导自己的行动,然而这个思维过程是非常初级的,我们可以说其正确性是非常有限的(并不是全部都是错的), 你可以想象,你根据一个错误的判断去做一个决定,你将用你的时间与金钱为你的轻率付出代价!而你从决定创业的那个时间开始,你每天事实上都要作出若干个分析与判断,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用一套错误的思维方式指导你,那将是一个什么结果?
让我们一个一个逐一对上面的话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张老三发达了,是真的,他是A公司的一个普通业务员出身,这也是真的,但是你把张老三的出身与现在的结果联系起来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因为他成功的原因可能是其准确的发现了某个商业模式或产品的机会,可能是其搞定了某个超级大客户,可能是其发现了优于同类公司控制成本的方法,张老三作为当初这个行业的业务员,可能具备了获取这些机会的一点便利性,但绝不是因为其是A公司的业务员这个原因而导致的成功。 所以你得出你是A公司的超级业务员必然成功的结论基本上是错的,当然你去创业未必失败,但是绝对不是因为这个思考方式成果。
老狐狸公司坚持做品牌是事实,其现在成功了,也是事实,同样,你把他的成功归结于做品牌这个单一因素也是不完全正确的,因为老狐狸公司在过去几年不仅仅做了做品牌这一件事情,它还做了企业成本的控制,销售渠道的建立,新产品的开发等等等等工作,你轻易把老狐狸公司的成功归结于品牌未必正确的,如果老狐狸的成功地主要因素其实是其新产品的优势,那么你试图通过做品牌来模仿老狐狸公司的成功就是南辕北辙了。
从以上两个案例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相当大一批人的思维模式是如下的:
看到某个成功的结果F,知道这个成功的结果之前有过的某件事情A,将这个事情A与成功的结果F 联系起来, 得出因为A所以F,自己通过对A的努力,也希望达到F的结果。
我们要说这个思维模式有时候是正确的,尤其是在单一因素起决定性作用的时候,而你恰好看到的就是这个决定性因素,然而这个思维模式大多数时候基本都是错误的,因为事情往往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同时即使单一因素其关键作用的时候,你也未必抓住重点。
所以我们说对事情作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是极其重要的,没有正确的方法,几乎很难保证你的总结是对的,我在这里提供给大家一个初级的扩展方法:
第一步:任何时候对一个事件的结果作出判断的时候,要主动的列出尽量多的原因,
日期:2009-01-19 09:19:22
思考题五:请对一下判断分析出至少可能的5个其他原因,越多越好(并非一定有5个或以上的原因,但是经常锻炼自己找出5个以上的原因是一个极好的脑力体操!!)
“外贸库存服装这么便宜,我往内地倒,一定可以发财”
“我们针对老年人开发的这个产品卖得不好,看来定位错误,马上停掉!”
“张老三那个破公司,就是比我们多了几个业务员,现在业绩竟然超过我们了,我们马上扩张业务队伍!!”
“我找到的这些产品价格是商场销售的三分之一,我拿到淘宝上卖一定发了!”
“牛哄哄咖啡馆,开了十年,现在依然在当初那个破旧的小店,里面装修及其简陋,连一家分店都没有开,然而专程来喝咖啡的人络绎不绝,太牛了!”
“癞蛤蟆山寨手机公司做的那个手机有六个喇叭,卖得很好,我们要赶快搞一个八个喇叭的出来”
日期:2009-01-20 07:48:29
第七节:多变量思维方法
通过上面这个朋友的案例的实战分析,我们应该掌握这样一种思维方式,任何一个结论的原因都不是唯一的,所以每当你思考的时候,如果你发现自己把某个结论的原因归结于1点的时候,你必须强迫自己想出3~5条其他的原因,经过比较这些原因之后,才得出最关键的因素是娜遗体,当然很大程度上你依然得出你刚才认可的那一条,但是现在再得出这个结论就不是刚才那个缺乏审视的结论,它的正确性大大的提高了!!
公式: 结论=变量1x权重+变量2x权重+变量3x权重…..变量nx权重
基本上,我个人建议你至少为你下的任何一个结论提出3~5个原因,然后认真分析这些原因的可能权重。
这种思维可能遇到的问题:
1.中国人普遍的思维方式或者写作方式都是主动遗漏掉很多原因,直接给出结论,所以当你用这种方法思维的时候,一定要用因为+所以得这种平时很少使用的格式来思考问题,而且我建议你一定要写出来,你可以试一下就发现,你脑子以为很清楚的思路,当你要写出了的时候又变得模糊不堪了。
2.实战的时候,很多原因是互为因果关系的,你要分析这些原因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如果原因2是原因1的原因,则剔出原因2,因为原因2是论证原因1是否成立的。
例如刚才那个案例中的:那个网友认为我刚起步是我没有资金的原因,而我没资金是我招业务员鲁莽的原因,所以你不可以把没有资金当作招业务员鲁莽的直接原因。
3.寻找原因的正确渠道是人!! 不是思考与书本,这些人是客户/同行/上游
4.为什么我用变量来替换掉原因,是因为如果你脑子里老是想着原因的时候,你会有先入为主的主观限制,用变量的思维可以帮你找到你可能忽视的原因
例如:“牛哄哄咖啡馆,开了十年,现在依然在当初那个破旧的小店,里面装修及其简陋,连一家分店都没有开,然而专程来喝咖啡的人络绎不绝,太牛了!”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我们来看首先这个牛哄哄咖啡馆的结论是: 生意好,那么这个咖啡馆的变量都有哪些呢?---所有与其他咖啡馆相同或不同之处就是它的变量,我们可以列以下:
破旧的小店,装修简单,没有分店,开了10年,这些都可以成为变量
还有一些这句话没有列出来的变量: 咖啡本身,店主,价格,口碑,竞争程度等等。
通过你把这些变量都列出来之后,经过实地考察以及与行业内人士交流,你可以狠快指出生意好这个结论的正确原因!
个人评论: 此店店主绝对对自己的生意好做出了错误的总结,固守一隅,思维僵化,事实上生意可以做得更好!!
日期:2009-01-25 06:40:09
第八节:变量思维方式的实际应用举例
1.试图判断一个结论是否正确的时候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