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国有银行基层经营,管窥中国金融乱象》
第2节

作者: 螺蛳及顶伟大少
收藏本书TXT下载
  对于服务内容和服务价值本大少暂且不表,今天只谈谈转型后的利润虚象。各位看官有兴趣的话也可以贴出由被服务方提供且经被服务方同意公开的每份价值数以几百万元计的金融服务方案大家共赏,识字并识数的都可以估算一下方案价值。
  一是服务费用提前入帐。按会计准则,来自于贷款客户的收益如果只在贷款利息收入科目实收核算无疑当年利润是真实的。而在实际操作上,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的中间业务费用基本上都是一次性集中收取的,试想一下无论什么样的金融服务形式,长达数年的期限,仅仅在服务几天,甚至还没有开展服务,(看看日期有相当大部分是在季末年末这些关键时点入帐的),贷款客户会动辄主动一次性数以几百万的交纳吗?实在有坚贞而不从者干脆直接从人家贷款客户帐上强行划收。按准则向中长期分年服务的固定资产贷款客户收取的巨额费用应该逐年递延入帐,况且如果中间业务收入已经占总收入相当比重的话,当年利润的真实性来说则毋庸置疑为虚增。

  二是服务费用预收入帐。对待申贷未获审批或未获提款客户,资金服务、监管服务何从谈起?先按收益率底线讹钱入帐完成绩效指标,善后工作慢慢再消化。
  三是服务费用假入帐。俚语云:古时乱世出英雄,今时盛世出枭雄,银行胆大日虎B,季末年末重要时点前向客户借入巨额资金先入帐充作中间业务收入,过了考核时段再冲帐销回。
  日期:2011-04-01 00:38:12
  利润造假还来自于肆意妄为的贷款风险分类,通过一系列欺瞒的技术和公关手段将不良贷款上调,避免了巨额拨备的计提。某一交通业融资平台,同一的贷款主体、同样的经营状况、同质的风险缓释措施,年末执意不听监管部门规劝竟然与众家银行相异独家将分类上调,怪哉!
  成本皆虚,一个钱庄分号年度利润中虚增水分达亿,外来和尚郁金香国百年老店弼马温事务所闻此有否惴惴焉?
  民声有云:违法违规久禁不止,盖从未追究过造假始作俑者以造假获得巨额职务收入的侵占贪污之罪,从未在处理上剥夺过其非法所得和以此博来的顶戴花翎。

  日期:2011-04-01 00:43:26
  财务管理第三篇:荒唐的贷款实际价格,畸形的市场化融资成本。
  贷款客户除极少数国企特大型、行业龙头型、地方垄断型等单位有相当的议价能力,其他中小型企业、房地产企业、融资平台等除执行人民银行基准贷款利率收取正常贷款利息外,至少还按照贷款基准利率上浮20%-35%左右的标准以财务顾问、资金监管等五花八门科目收取中间业务服务费用,同时客户在贷款过程中正常花费的费用还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费、抵押资产评估费(银行与评估公司分成入中间业务收入)、抵押资产保险费(银行收取保险公司代理费入中间业务收入)、抵押资产登记费、担保公司担保费等,(以后将在岗位增收秘籍中详述)。自三年前开始,一般企业客户贷款实际支出至少大约是人民银行基准利率上浮40%—50%左右。开发贷款、融资平台贷款以及其他固定资产贷款还会按贷款期限一次性收取所有各年的上浮费用充作中间业务收入。

  上述有形融资成本支出一般都为金融业共性现象,大同小异,名称或有不同,除房地产企业、融资平台上浮费用谈判比较顺利外,中小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对贷款价格颇有微词,在市场化幌子下融资成本日趋畸形。
  日期:2011-04-01 00:48:13
  还有隐形的融资成本:部分企业实际发生的融资成本支出还会包括协助经办支行完成个人储蓄任务(个人名义存储蓄科目)而实际发生息差(借贷款存储蓄),开全质银行承兑汇票(以上述个人存单或公司存款作保证金)实际发生的手续费,企业如急需现金使用则需转手至关系公司(也可以由银行方介绍约定)再联系其他银行(监管难以查实)进行贴现而发生的贴现费用。如果遇银行季末年末存款任务未完成甚至还需要如法再炮制一遍,当然二次成本就得由银行和企业协商负担了。如此这般,银行每年巨额的派生存款增速就不难理解了。可以想见齐鲁银行大案、#行扬州大案中银行也一定有其业绩增速的压力与动机。

  个别贷款企业融资成本甚至还包括以关系人个人名义购买经办银行推销代理的各类股票型基金发生的费用,巨额基金(大至千万数量级)一般快进快出,交易中银行获取代理费(从基金公司)作中间业务收入、银行负责人则获得相应的巨额奖励,企业负担手续费和小额亏损,当然也有侥幸略有赢利或也有被深套发生损失再协商解决的(以后在“事故的隐秘处理与善后”中再谈皆大欢喜的解决妙招)。

  日期:2011-04-01 00:55:55
  贷款及中间业务
  大少还是接着上面思路先谈银行与贷款业务密切相关的中间业务经营。
  轻松一下,排排座,看电视:大清朝西方时空嚼点访谈对银行中间业务未服务预收钱几种形式的现场采访。
  片段一:记者采访苦主:请问钱庄讹阁下的银两拿回来了吗?

  苦主(悲愤向天又无可奈何):庄上说再等等,又报省行了,马上排审贷会,让我再存点储蓄买点基金,这样他们也好禀省行的大人们说话。
  片段二:记者采访苦主:请问钱庄讹阁下的银两拿回来了吗?
  (切换画面)采访少庄主:请问少庄主,退帐的银子哪搞来的?
  片段三:记者采访苦主:贷款如果批不来了,你们声称被讹的银子可都是你们自愿和钱庄签了协议有文契为据的,能退吗?
  苦主:哪不能呢,都几十上百万的哪能轻易交出去呢,除了发票我也握有二寸半的条子,况且少庄主酒桌上亲口答应的,条子虽小也是作数的。

  片段四:记者采访少庄主:朝中的新政策又出台了,那些不符合条件的贷款又是怎么打算呢?预收的服务费用怎么解决呢?
  少庄主(专家状):我们银企合作预收了银子显示的正是我们与客户紧密的合作关系,也表达了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决心嘛,退银子不退银子我们两家自会相商自有办法,再说宏观政策不是一层不变的,再等等就会有新政策出台的。
  日期:2011-04-01 00:59:27
  贷款及中间业务第一篇:中间业务帐外经营。帐外经营对银行业来说当属杀无赦斩立决之罪,因此如果不是被逼无奈或是博险政绩,且能得到操夺生杀之权大员的暗使和首肯,那是万万不敢去做的。
  中间业务帐外经营的起因很简单,在博险政绩的迫切要求下预收了申贷企业的巨额中间业务服务费用,然贷款没有能够按如意算盘通过审批,而前几年的会计制度一直又不允许中间业务收入冲帐退回,万般无奈绞尽脑汁之下铤而走险,套取后来自投罗网的申贷企业去还前面未能贷款企业的服务费用。

  日期:2011-04-01 01:06:24
  隐蔽性确实强,真的无法查实吗?银行决不会做亏本生意,指标压力如此大,黄世仁会发善心少收任何一家贷款单位的钱吗?本大少来上一招即可顺藤摸瓜:同一支行下,查询一下已贷款而未(或少)收取中间业务收入的企业(甲)和已收取中间业务收入的未贷款企业(乙)之间资金交易便可,再查实甲乙资金的还帐交易额与乙企业中间业务实收额之和一定与乙企业的按审批书测算的综合收益几乎没有偏离;或者分析同一实际控制人下的不同贷款客户主体之间的资金交易与贷款审批综合收益之间的印证关系便可明辨。

  日期:2011-04-01 01:08:50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