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这个英军俘虏,路德维希想起了一件蹊跷的事:据手枪队长说,英军投弹兵本来正要进入横向地道,却又似乎察觉到了什么,选择了提前撤退,导致全歼计划落空。
于是,路德维希喝问克洛斯:“你们今天为什么要撤退?”
克洛斯一脸茫然:“是我旁边的人传过来的命令,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路德维希生怕克洛斯说谎,极尽威逼利诱,然而听到的回答都一样,只好作罢。
路德维希命人将克洛斯押往战俘营,随后问埃里克森:“昨天是你负责施工,最后封上土墙也是你在监督。请仔细想想,是不是什么地方出了纰漏?”
埃里克森细细回忆了一番,断然否认有什么疏忽之处。
见埃里克森一口咬定没问题,路德维希也没辙,只好自我解嘲:“看来上帝今天偏爱英国人,连布设得这么精巧的陷阱都能逃脱。”
埃里克森听得好不尴尬。
刚好,他有一个问题要问路德维希,于是再次把话题岔开:“上校,既然伏击的任务已经完成,英国人的地道就没必要保留了吧,为何不见您下令摧毁呢?”
“您害怕了?”
埃里克森有点恼怒了:智商高就了不起啊?说话总是这么尖刻,让人下不了台。
可他又不敢得罪路德维希,只好说:“我是怕英国人卷土重来啊。”
“说得好,您这话已经回答了您自己的问题。”
埃里克森真的有点跟不上路德维希的节奏了:我啥时候变成自问自答了?
见埃里克森的脸胀得通红,路德维希也不想做得太过分,于是解释道:“您说了,怕英国人再来。可您觉得英国人还会不会来呢?”
“应该......会吧。”
“对啊,您就算摧毁了现在的地道,英国人重修就是了,然后还是要来。那么,摧毁地道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我说,您已经回答了您自己的问题。”
听了这话,埃里克森总算想明白了:确实,自己说的“怕英国人卷土重来”,就已经揭示了问题的答案。
路德维希继续说道:“经过上午这一战,我们已经大体上弄清了地道的结构。据手枪队长说,除了横向地道,里面还另有1条横向的通道,也许更多。只要派几个人去,应该不难全部搞清楚。可如果摧毁了这个地道,逼得英国人建个新的,我们又要从头熟悉,然而英国人肯定要严防死守,未必会给我们这个机会。”
这话甚是有理,埃里克森连连点头:“明白了,那就不去动它吧。”
路德维希叹了口气:“以后,我们只怕已经没有选择,只能在这条地道里跟英国人决战了。”
埃里克森又有些听不懂了:“上校,为何我们要被英国人牵着鼻子走,非得选在地道里作战?”
“好吧,我来问你,假如你是李松,会怎么办?”
埃里克森想了想后说:“我要是他,虽然今天遭遇了一些损失,但肯定不会就此放弃地道作战,而是设法加以改进。”
“你说得很对。所以说,这支英军肯定不会像其他英军部队那样,傻乎乎的只知道冲锋。他们的地面部队始终只是起到配合作用,主战场仍然是在地道里。”
埃里克森恍然大悟:“我明白了,要想打败这支英军,就必须在地道作战中获胜。”
“是的,所以说我们没有选择啊。”
埃里克森顿感头痛:“上校,我不熟悉如何进行地道作战啊。在慕尼黑军事学院学习时,也根本就没有这个科目。”
“我跟您一样,也不熟悉,所以只能见招拆招了。”
埃里克森脱口而出:“您也不熟悉啊?那我就放心了。”
刚说完这句话,埃里克森就意识到说错了,很是后悔。
其实他心里想的是:你不懂地道作战?那太好了,以后你就不能在我面前卖弄了,我也可以少受很多气。
可是这点小心思怎么能说出来呢?太不合适了。
路德维希一听也愣住了:这是几个意思?我不熟悉地道作战,你反而放心了?
以路德维希的智商,自然很快明白了埃里克森的潜台词。他暗自冷笑了两声,明智地装作了没听见。
日期:2020-02-28 22:59:19
第34章上校兑现承诺
今天累计40人伤亡,1人失踪或被俘,这个损失比前几天的总和还多出一倍,李松愧疚不已:“上校,我很抱歉,没有预料到情况会发生变化,只是简单照搬前天的战法,造成了重大伤亡。”
上校拍了拍李松的肩膀:“孩子,这怎么能怪你呢?前天下午的拉锯战如此成功,任何人都会照搬下去的。可谁也没想到,德国人这么快就想出了办法。”
莱恩哈德也安慰道:“说起伤亡,这些天加在一起还不到60人,而德国人的伤亡是我军的4倍以上,我们还是大赚的嘛。以前跟弗雷泽对阵的时候,我军伤亡经常超出德国人不少。所以说,你已经做得够好的了,完全没必要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气馁。”
听了两位长官的话,李松宽心了不少。
是啊,胜败乃兵家常事,更何况从总体战绩看,英军还是明显占优的,何必自怨自艾呢?
现在的问题是要找出症结所在,打好今后的仗。虽然莱恩哈德推测是因为德军来了新指挥官,但李松觉得,归根结底,还得从自身找原因。
以德国人的聪明,永远都不要指望他们总吃同样的亏。想靠一套雷打不动的战法,就一直赢德国人,那是痴心妄想。
而上校刚才说的那一句:“拉锯战如此成功,任何人都会照搬”,更是让李松警醒。
想一想,前几天为何越打越好?
策略每天都在变化,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虽然德军指挥官埃里克森的能力差了点,但也是采取了一些对策的,比如7月1日中午派人填平地道,就起到了一定作用。
而自己每天都及时改进策略,才能始终碾压德军。如果故步自封,就不会有前几天的辉煌战果了。
今天的失败也恰恰从反面印证了这一点:简单地抄袭前天的战法,没有任何变化,对于可能出现的意外,也没有任何预案。相比之下,德国人却做出了变化,采用了前所未有的对策,因而,他们取胜是合情合理的。
虽然哈格尔的机警避免了更大的损失,但这毕竟属于临场发挥,要是把希望都寄托在这上面,是比较危险的。
只是,今后要做到每天的策略都有所变化,何其难啊,只怕自己要想破脑壳了。
这时,上校拿起一份文件,一边翻看一边感叹:“参谋长,你起草的这份请功的报告,昨天刚写完,今天就得改一改了。”
莱恩哈德点点头:“是啊,其中有不少阵亡士兵,要改为申请双倍抚恤金了。另外,唯一的失踪士兵克洛斯,该怎么处理?”
“克洛斯就暂时从名单里移出吧,等以后找到他再说。”
“明白。”
“报告改好后,让伦纳德跑一趟总指挥部,交给总司令批准吧。”
莱恩哈德有些迟疑:“我们刚吃了败仗,总司令会不会改变看法,不再签字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