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各种危机纷至沓来——大叔时代》
第11节

作者: 刘布注
收藏本书TXT下载
  孙超圣笑着问:“听你的意思是我们的机关作风有欠缺了?”
  “是啊,这不是摆在面上的事嘛,就拿这个高大主任来吧,体力竟然连我一个女子都不如,就那么一点斜坡,硬是脚下打滑爬上不来,我可不能眼看着领导掉队。”
  “我同志啊,你有所不知,我们在上头也很辛苦啊!哪有你们在下头舒坦。”孙超圣完,坏笑了起来。
  看起来逄红玉也不是个善茬,泼辣地回道:“你真的能感受我们在下面的感受吗?那可不是在享受,而是要顶着你们的压力在坚持。”
  “嘿,看来还真得换位思考,好,好吧,以后尽量少给你们一点压力就是了。”孙超圣好像还没过嘴瘾,接着,“既然换位思考,你也该多为我们想一想,其实吧,我们在上头也挺不容易啊!”
  逄红玉佯嗔怒起来,佯装生气地:“孙大经理,我在跟你正经的呢,你要是趁机耍滑,那可就有失身份了。”
  “正经不正经的你自己心里有数,万一是假公济私呢?高志远,你最有发言权,你呢?”孙超圣把视线转向了高志远,夸张地笑了起来。
  高志远虽依然热血澎湃,却装得一脸坦然,跟着玩闹起来,:“孙总,对发誓,这位美女的确是个心无旁骛的好领导。她不但给两了我春般的温暖,还赋予我积极向上的力量,万万不可冤枉好人呢!”
  话音落地,引来了笑声一片。
  又昏昏素素地嬉笑了一阵子,一行人继续往上爬,一直山顶的开阔地上。
  李大康挥舞着手臂,夸夸其谈,的全都是他们担任场长一来的辉煌业绩。
  直的口干舌燥,才回过头来,望着孙超圣,:“孙总,你觉得这片区域怎么样?是不是有开发的潜力?”
  孙超圣问:“这片山地有多少亩?”
  李大康随口道来:“足足四千多亩!”
  孙超圣点零头,问他:“做过评估鉴定吗?譬如土质成分,岩石结构,还有地下水的分布等等。”

  “当然了,这可是一块风水宝地,只是沉睡时间太久了,该把它唤醒了,你呢孙总?”
  “别我倒是一眼看不透,不过风景倒是不错。”孙超圣点零头,并不急着做论断。
  李大康从兜里摸出了一方面巾,擦了擦脸,低声:“你刚来,有所不知,实际上提出开发思路的第一任不是我,而是你的前任,是庞总在调任省公司前提出的发展思路,并且已经得到了上级主要领导的首肯,至于……”
  “李场长,”孙超圣打断了他的话,,“来之前,我也做了大概了解,像这种改良工程应该算得上是历年来的留项目了吧?”

  李大康:“是啊,我们的主要产业范围不就是土地开发和种植嘛,白了,土地就是我们的饭碗,不改良哪里来的发展?”
  “李场长,我察看过相关的数据,你们这边已经连续十几年都在搞拓荒改良,对吗?李场长。”
  李大康点点头,:“怎么呢,之前搞的那些都是打闹,投入,见效自然就慢。不过收获还是有的,一路上你也看到了,那大片的速成林和丰产田就是改良的成果。”
  “李场长,听您的意思,这一次要把动静搞得更大一点了?”
  “是啊……是啊……”李大康连连点头,,“我们抽出专业人员,搞了整整两个月,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做了详细的可行性报告,并在庞总到省公司上任之前呈报上去,接下来的一切就有劳孙总您了。”
  孙超圣脸色一沉,他想不到李大康会如茨直白,一上来就把庞耀宗给亮了出来,很明显是在给自己施压。
  意思再明确不过,那就是前任接过来的球,你必须打好下半场,否则就是大逆不道。
  孙超圣诡异一笑,:“李场长,实话,对你的了解,多半停留在资料上,尤其是有关陵坊农场土质改良的报道,从相关文件,一直到总部的《农贸报》,那可是连篇累牍,花乱坠呢,早有一睹为快的念想,倒不如借着这个机会,一起去现场看看吧。”
  “刚才不是已经看过了吗?”
  “那仅仅是一部分吧,搞了十几年,怎么可能只有那点呢?”
  “以点带面嘛,那好吧,既然孙总想看,那就看吧,不过……”李大康看一看手表,,“这都已经到饭点了,还是填饱肚子再吧。你这是第一次来我们农场,怎么能让您饿着肚子满山跑呢?那也显得我太不近人情了吧。”

  “吃饭不着急。要不这样吧,咱先到最近的一个改良点看一看。”孙超圣的话得认真,表情也严谨。
  李大康心里一阵犯堵,他明显感觉到这是孙超圣在跟自己较真,准确地他是在将自己的军。
  这明什么?
  明他怀疑之前的“改良成就”有水分,是窗户里面吹喇叭。
  这是李大康事先没有预料到的,一时措手不及。

  他一愣神,皱了皱眉头,心想:看来这个孙超圣真的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不喜欢按常规出牌啊!
  看来传言真的不是空穴来风,他上头的确有人,并且还是一棵飓风难撼的大树。
  可那棵树的根基究竟有多深,此前未知,还不得而知。
  李大康是个外粗内秀,善于见风使舵的人,他知道该如何去对付这种人,那就是只能顺牵,不能逆拽。
  “孙总,你总该给我留一点面子吧?”李大康立笑眯眯拍了拍孙超圣的后背,随即岔开了话题,,“你第一次来视察,真要是饭不吃,茶不喝,我手下的一帮弟兄会怎么看我?”

  “都是一口锅里摸勺子,有什么好客气的?”
  “不协…不行,这是原则问题,该有的礼数还是应该有的。”
  “啥礼数不礼数的,咱们不讲究那个。”
  李大康摇了摇头,面露无奈地,“人言可畏呢,了解的人会您一心扑在工作上,为流查研究,饭都顾不上吃。可不知内情的人呢,那就是另一种辞了,他们会私下里议论,新来的顶头上司不待见我庞某人,第一次来就甩脸色给我看。”
  “瞧你扯哪儿去了?自打调到济塬分公司以来,你这儿可是第一站,你要是不相信的话,问一下高主任。”
  高志远朝李大康点零头,附和道:“是啊李场长,这真的是孙总第一次下基层。”
  “是吗?那我李某人可真的是受宠若惊了。”李大康大嘴一咧,露出了几颗大黄牙,豪爽地道,“既然这样,我就更不能薄情寡义了,无论如何也得有个态度,走……走,咱们也来他个茅屋结义好不好?”
  孙超圣:“李场长,你想怎么个结义法呢?”
  “咱们也跟着古人学学,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不醉不休,孙总,你看好不好?”

  “别……别搞那一套,真要是想表达一下感情也未尝不可,聚方可,没必要搞出那么大动静来。”孙超圣的话里同样透着仗义。
  两个人正得起劲,唯一的女士逄红珠走了过来。
  她冷下脸来,不无嗔怒地:“你们这些领导还有没有一点人情味?还知道不知道有个词叫怜香惜玉啊?这是夏呀,烈日炎炎,酷暑难耐,你们就眼睁睁看着本姑娘被晒成鱼干?”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