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看别人的回忆录,会很想提笔写自己的,真真实实的写一篇,自己看,不需要发表也就可以绝对的真实。我常常想,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视角,同一件事,大家可能会不同的见地。能写出来,以后看看也不错的说。想到就去动手,从最初应聘开始写起,半年过去了,忽然很多事情颠倒错乱,自己都记不得顺序,原来要写回忆录是这么麻烦的一件事情,原来什么事情要做的好还是要坚持,始终的坚持。拨通电话给同事甲,问某某事是几时的事情,他说你干吗?我答写回忆录,自己记不得了。他说,你真的有空,讽刺之极。然后变成海阔天空一番乱聊。聊完了发现我不记得的事他也不记得了,于是搁笔。
日期:2007-4-24 10:07:00
很小的一件事。一个供应商的发票总是开的有点问题,于是叫采购去跟对方好好谈谈,告诉他底线让他去谈,采购是唯唯诺诺的答应了,但一直不去办,每每一次拖一次。其实是一件小事,只是我是不喜欢open着的issue太多的人,能处理掉的就尽快处理掉,没办法处理的也要尽快转移到有权限处理的人手上,自己手上积压的无非是谁也管不了的事情,或者是需要很多时间精力才能搞定的事(因为我也是一样,喜欢先挑容易的事情做,把很困难的事留到最后不得不做的时候或者是心情实在很好的时候去作),我又有很好的习惯,会周期性的review一些assign下去的事情,看对方的执行情况。于是去盯采购,终于昨天的时候他说要今天去谈。我说好,我跟你一起去,他答好。其实,这种事谁都知道,供应商关系是采购的命脉,他又怎么会愿意带一个还算精明的财务过去呢?
说我要去的时候本来是无所谓的,他找理由不肯我也没关系,真的带我过去做的很漂亮也无所谓。今天一早到办公室,他说要拿点资料,然后人就不见了,我立刻知道他什么想法了,觉得好笑,很简单的事情我没必要跟过去的,实在是可以放他一马的,可是我立刻拨了电话给他,问他在哪里,半开玩笑的说老板要我一起去看着他。他笑,不自然,说有点事出去了,5分钟内马上回来载我一起过去。
我很不喜欢这么玩心机,但是你玩得这么低级,我还是会陪你。你要是找个理由大家也可以心照,我还是可以顺便给你这个人情,可是现在这样就让我很不爽。于是简单收拾了下拿了手机下楼等他。没到楼下,他的电话追过来,讲了很多excuse,无非是路远,可能今天要很晚回来,供应商的厂在乡下不很好玩之类。我自然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别人既然已经低声下气,我自然知道顺水推舟给他这个人情,于是说,想起来自己还有事要处理,让他自己去吧。然后就是听到对方掩饰不住的欢呼喜悦,说领导放心保证完成任务什么的。
同事之间的相处的确是一门艺术,纯粹的共事关系不够,还需要私人的交流,但把同事当很好的朋友,有时候遇到利益冲突可能又会很吃亏。最好的可能还是保持君子之交,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大家井水不犯河水的共事,保护自己利益的同时也不要太侵害别人的利益。
日期:2007-4-26 14:05:00
闲来无事,看办公室的公共桌子上已经堆的乱七八糟,于是去清理,有用的东西分门别类的放好,没用的纸头,能做二手纸的放好,不能用的丢掉,不过半个小时的时间,桌子已经焕然一新,倒是弄得我一手的灰尘,去洗洗干净也就ok了。中途老板走过问我在干什么,我答整理下桌子。他嗯了一声跑开,后来我们谈到管理的时候他才提及这个细节,真正举手之劳的事情,但是反映的是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就像是自己家里,乱了的话都知道要收拾,但只是把公司作为发薪水的地方的人,却不会有这样的自觉要去知道收拾,更何况是公共的区域。
其实,这样的事情我好像已经做成了习惯,习惯去做,从来到真的没想过这也是一种表面功夫。打印机没纸了知道要去添,不是随手拿一两张只管自己这次有的打印就行。乱丢的废纸会捡起来丢垃圾桶,我能看到的地方还是尽可能的随手收拾掉,或者,像高效能人士的习惯这本书里说的一样,“优秀也是一种习惯”。
我们打印机边上很大的办公桌总是给实习生坐的,来来往往了很多实习生,从来没有谁有这样的自觉去take care打印机,知道去加纸,知道把没人要的废纸丢掉,宁可坐在乱七八糟的废纸旁也不会有主动清理。
有时候我在想人和人之间真的是很大不同,想这个的时候是看到部门里的小姑娘在玩游戏,只是被我随机瞟到了一眼,但是我不可避免的认为要算她玩了十次,以一当十,不需要讲什么道理的逻辑。事情并不是做好了,居然也能玩游戏到这么开心。哀其不幸,怒气不争,我在她相同的年纪,已经做到主管的位置,已经在管人,而不是不知所谓的这样工作生活。
和老板谈到管理,说到人的管理,他问我其中一个员工表现如何,我说的很客观。我交代的事都尽心办了,代表她至少态度不错,但是拍我这个领导马屁还是真的谁交代的都办我就不能保证。客观上我没办法安排她每天8小时的工作量,所以,剩下的时间她干什么全看她自己,而她玩游戏上网略微过分了点,以至于已经有别的部门同事跟我吹风了。老板点头,说他也有耳闻。然后大发一顿感慨,说责任心,说态度。说一些细节,我会去收拾桌子,原来被他看见好几次了。这种小事在国外是不需要赞许的,人人都知道,在中国他却认为要提出来作为一件事情来说,没有归属感的员工如何能热爱他的工作,不热爱又如何做得好。退一万步讲,能相对尊重自己的工作做做好已经不错。
日期:2007-5-6 18:34:00
补充几句:大学生实习都抱着能学点社会经验的目的,或者是希望以后能留在这个公司。而从公司的立场来说,大学生普遍理论联系不上实际,工作能力差,而且第一份工作一般都干不长,所以不愿意花时间去培训新人,所谓实习,两三个月,真正教会了什么东西,才刚上手,实习期就结束了,对公司来说得不偿失。最后实习生沦落为杂工,当然聪明机灵的还是有大把机会可以留下,只要想学还是可以学到知识的,只是不会像学校里有老师教那么直接,自己不观察就一无所得,毕竟工作环境里没有人收了你的学费需要有义务教你,反而是你收了公司的薪水,有义务为公司做贡献。
日期:2007-5-17 15:04:00
以前一直喜欢看小说,自己买书回来看,后来忽然的觉得说自己的爱好是读书好像是件很矫情的事情,工作一忙,所谓学业,各种各样的借口加到一起,渐渐的很少看下去,浏览娱乐新闻都要多过小说。再后来闲下来又开始去网上看连载,很好的情节虽然文字稍微粗糙,仍然会吸引我,只是坑太多,渐渐的吸取了经验,只看已经连载结束的东西,免得自己的兴趣被吊在半空。可是网上看东西真的很累,尤其是一天已经看了8小时电脑。这个时候反而渐渐的决的还是纸质的东西更合理,于是,重新拾回以前买书的嗜好。
五一的时候自己出去休假,把房子借给一对朋友夫妇,正好他们到我的城市shopping,把车也留下给他们,一切自理,我去机场,那么远他们管接管送,大家都很愉快。难怪国外会把交换度假发展的这么大,的确很合理,体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回来以后跟同事无意中提及,大赞我的idea灵活。
今天没什么事,终于把老早down下来的《如焉》看完了。大名鼎鼎一时洛阳纸贵的小说,据说没出书的时候街上甚至有打印版在卖的所谓官场小说。
我不是个会写书评的人,也没办法评价一本书的好坏,只是感慨。至少我通篇能看下来,不会无聊到哪里去。但是,有些大段的文字仍然是被跳过了,毕竟,我的年纪和这本书应该还有至少10年的差距,有一个时代是没有办法理解的,而哲学也一贯是我所不喜欢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