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密显》
第55节

作者: 丁甲合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七日?我愕然咂了咂嘴巴,赶忙凑到师父身边低声问道:“师父,那我们赶路的事。。。岂不是又要耽搁七日?”
  师父轻叹一声,道:“扶正驱邪本就是我们修道之人的本分,若是连一方平安都保不了,试问我们得到镇山之宝又有什么意义?”
  是啊。。。找寻镇山之宝还不是为了匡扶道义,扶正驱邪?还不是为了广大我茅山门户?若是遇事不管不顾,还怎么能算是个修道之人呢?我一时没话说了。。。
  马村长立时和身旁的几位老辈人商量一番,当即众人点头道:“我们相信大先生的话,收留大先生在此我们自然是没二话,再说像你们这样的高人我们平时就是求还求不来呢,我这就和戏班的刘老头商量延期的事。”
  刘老头,是这个晋剧戏班的班主,说是马村长的一个远房亲戚介绍认识的,或许是价钱给的合适,也或许是其他原因,只是听他们话语间谈到钱的事儿也就十块响子。
  十块响子就是十个银元,按说在一个普通的农家也不算少了,但是这么一个大戏桩子让我看搭起来都费事,待马村长的妻子做着饭菜,马村长就私下将刘老头喊进屋子,这是个不苟言笑,说话很慢的旱烟老头,说是旱烟老头,那是他从进屋开始就蹲在门沿前不停地“吧嗒”着那杆老旱烟,在听完马村长说出的价钱后,竟是满口答应下来,如此之爽快倒是令马村长有些不适了。

  好在屋子里人多,不怕寒颤,大家你多一言他多一语的,一时聊得很是热闹。
  刘老头待大家都沉默下来,才急急地抽了两口旱烟,徐徐开口道:“不怕大家笑话,我们这一行本就是个轻贱的把式,不是为了混口饭吃谁也不会自降身价干这个。”
  对于刘老头的话大家都没有出口否认,自古以来,对于唱戏的人,在世人的眼中都是极为卑微的职业,戏子,不管赚钱多少,总是在人们的心目中挥之不去“轻贱”两个字,如果不是生计所迫,任谁也不会愿意干这个行当的,只能希望日后的生活好了,人们对戏曲这一行当的认识和理解能够更加宽宏和真正的欣赏吧。
  刘老头继续说道:“都是远邻沾着老亲,价钱啥的咱也没二话,只要管口饭吃有两块辛苦赏子就是了,再延期四日没啥大问题,但是我们还是希望对于住宿上自己解决,老马家的盛情我们都明白,但是我们也正是为了感念这点盛情才。。。不得已之处还望大家能够理解。”
  说到这里,刘老头就再也没话了,然后就是不停的“吧嗒”着旱烟袋,我这么大会儿,则一直盯着刘老头,并非是看他,而是看他手中的老旱烟,看着这旱烟袋,我原本早已忘记的陈年旧事,再次被勾起,甚至就如昨日之日,真真切切的呈现在我的眼前。。。

  打小我是被十八里村的老辈人孙爷爷在路边捡起的,据说那时我还在襁褓之中,自我有了记事儿的能力时,就一直被孙爷爷的一股味儿熏陶着,那就是这老旱烟,孙爷爷也是个爱抽旱烟的人,只要有他的地方,那一准少不了一股子焦糊味儿,似乎我打小就开始闻,却是对这个旱烟味儿倍感亲切,直到孙爷爷临死前的一天,还揣着老旱烟去看了看我,我忘不了他,也忘不了。。。
  不知怎的,我的心情一阵失落,话语也忍不住说出了口:“刘爷爷,我。。。我能看看你的旱烟杆儿吗?”
  说完这句话我很激动,也不知我心里现在在想些什么,什么呢?是在怀念孙爷爷?还是怀念孙爷爷的那杆旱烟?总之我心里很乱,也很酸涩。。。
  屋子里的人正在谈正事,突然被我这么一搅合,大家顿时都用目光扫向我,尤其是师父,带着略显斥责和严厉的目光瞪了瞪我,但是看过我之后,师父也莫名地讶异一下,然后慢慢看向刘老头手中的旱烟袋。
  刘老头自然是有些惊愕地看了看我,这时也不抽旱烟了,拿起手中的旱烟袋瞅了瞅,然后竟是露出一丝难得的微笑,道:“好啊,你看看吧。”
  我有些诚惶诚恐地接过旱烟袋,在众目睽睽之下,轻轻抚摸了一下,然后泪水竟不争气地夺眶而出,我不明白为什么会哭,难得是因为这些年我忘记了孙爷爷,然后猛然又记起他才使得所有的怀念都化为了一股酸涩涌出?

  师父适时拍了拍我的肩膀,低声问道:“初七,你怎么了?”
  我勉强笑了一下,然后摇了摇头,便将旱烟袋递还给刘老头,此时看着刘老头,仿佛又看到了早已亡故的孙爷爷,所以这一时间对刘老头竟倍感亲切,我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但还是说了:“刘爷爷,您为什么不让马村长给你们安排住宿呢?难道你们都住在外面?那样晚上不冷吗?”
  刘老头就这么直勾勾地看着我,看了半天,才缓过神道:“你叫什么名字?”
  “初七。”我及时笑着回答道。
  刘老头又微微笑了笑,道:“初七啊,不是我们不想住进宅院里,实在是人口多,怕给老马家添麻烦不是,管乐的和唱声的再加上我这个老头子,有**个人呢,再说我们随行带的有帐篷被褥,将就一下也就是了,哪有那么多规矩啊。”
  说话很实在的山西老人,皮肤黝黑发亮,看来常在外面跑活计,肯定吃了不少苦的,我一时兴起,笑道:“反正我和师父也要在这里待上几日,如果你那方便我和你蹭个铺行不?”
  师父这时倒是发话了:“初七!说话怎么没大没小起来了?!”
  刘老头只是呵呵发笑,并不再说话,饶是马村长朗笑道:“两个小师父尽管放心就是了,我们这里虽然房间不多,但是人家多,谁家不能加个床铺张罗一下啊,老刘班主这是死硬着脖子拉不进屋,你们可不能再这样了,不然若是传出去人家还不笑话我们马鞍村待不住人啊?哈哈~~~”
  但是我还是不明白,刘老头为什么就是不肯让他们的人吃住在宅院里呢?而且还不说原因,老是给人一种极为生疏的感觉,唉!
  马村长的妻子说话的这份功夫就张罗着端菜上桌了,我们一大屋子人都围坐在一张大八仙桌上吃饭,席间几位老辈人也开了瓶什么陈年老窖抿了几口,但是师父是忌酒的,他除了吃饭喝茶,其余的嗜好一概没有,席间大家难免将话题绕到那所人人忌惮的凶宅上,但是据马村长所说,近几年那所宅子并未断绝人居住,至少那里还有几间无主的祖屋,村东头的马苟老头今年也有六十整了,膝下有五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为最大,早几十年前就嫁人,现在孩子都在张罗婚嫁的事,前面几个儿子也早已成家立室,就只有最后一个小儿子,今年年方二十七岁,仍是“刷子掉毛--光板眼”。

  要说这人穷啊就志短,农村里的人自然也是如此,能娶个会生娃的婆娘,再有两间陋室一口薄田种种,也就是逍遥显摆的资本了,马苟几个儿子成家后都是分家过的,一旦分家,肯定要涉及到一个住房宅子的问题,没有房子,还没有地儿住,那鬼才愿意跟你过,好歹前面几个儿子都多少置办了家室,就只有最后一个小儿子马五郎净身板子一个,婆娘没人说道,就连祖屋也被大嫂赶出来独过,所谓一家人就不说外道话了,你这么大的人了,家里人也都是从牙缝地填吃食,总不能就这样养活你一辈子吧,这不,马五郎只好另开门户,再说这家家连块破砖都深藏三尺,就是个地洞还能填三斤萝卜窖起来呢,马五郎最后连个狗洞都找不到,无奈之下,村里人就给出主意,那所从未有人敢涉足的凶宅,你若是有胆子住,看谁敢撵你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