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
第26节

作者: 贾国建2011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小胡说:“黄书记您不知道,县电视台说起来很好听,实际不过是一个转播站而已,人员编制也有限,哪有什么发展前途啊。我这个主持人不过是一个临时工而已,吃的是青春饭,等到年龄稍长,人家就会换人了。什么保障都没有,哪里比得上那些行政单位,旱涝保收,待遇优厚,生老病死都由国家给包了。”听话听音,黄文涛终于听出小胡话里的潜台词了,她是想借助自己的权力调换工作。这哪里是什么舞会,简直就成了交易所和职业中介机构了。

  小胡顺着自己的思路往下说:“财政局的刘局长和我说过,他说他们单位正需要像我这样的文艺积极分子,单位有了接待任务或者是组织什么业余文娱活动也好有人挑大梁,他很愿意接受我,可是就因为没有进人指标所以一直卡着不能办。刘局长问我是否认识什么领导,让我找人出来讲几句话,可是我哪里认识什么大领导啊!如果真要是有哪个大领导肯为我讲句话,我愿意为他付出我的一切,他要我做什么都可以!”小胡脸上满是为了理想而勇于献身的凛然表情。

  小胡的话让黄文涛感到震惊。现在有些女孩子太现实也太大胆了,功利心太重,敢说敢做。她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有时候在她们眼里贞操还不如一枚戒指珍贵。黄文涛并不赞同小胡的做法,但他也能理解她。她只不过是一个初入社会的小女子,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没有后台和靠山,要想谋得一份稳定的工作,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一切都要靠自己。在她那开放洒脱的外表下也掩藏着难以为外人道的辛酸。黄文涛也知道凭借自己的身份地位和手中掌握的权力帮助她实现梦想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自己不能帮助她,一是因为自己和她不过是初次相逢,并无深交;二来自己不能滥用权力,以免对自己造成不利的影响。

  就在黄文涛思索着该如何委婉的拒绝小胡并摆脱她的纠缠时,张兰适时出现了。张兰一句“黄书记,我能和您单独谈谈吧,我有件事情要向您汇报。”让黄文涛摆脱了窘境。
  张兰和黄文涛走出了舞厅,来到酒店大堂咖啡吧,坐下来喝咖啡。大堂一角有一个清秀的女孩子正在神情专注的弹奏钢琴,舒缓悦耳的琴声在耳边流淌,萦绕。
  张兰笑着对黄文涛说:“黄书记,您不会怪我搅了您的好事吧!”
  黄文涛笑着说:“你正好帮我解了围,你是怎么知道我处境尴尬的?”
  张兰说:“我一直躲在旁边观察您。。。。。。”张兰猛然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脸胀得通红。“那么样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跟您是初次见面,可是却表现得异乎寻常的热情,一个劲儿往您跟前凑,往您身上贴,一见钟情也没有这么快吧!这只有一种可能,她想讨好您,利用您,所以我主动上前帮您解围了。”张兰还有一个理由没有明说,那就是当她看见小胡和黄文涛在一起十分亲热的样子时,心中油然而生一种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的妒意和醋意,她也弄不明白自己到底是怎么了。

  张兰告诉黄文涛,自己私下里和省电视台,报社的同行们接触了一下,向他们介绍了江州市引进污染企业美化化工以及违规征地拆迁的事情,希望他们能给予关注和报道。省台和省报的记者们表示,这是一个很不错的选题,正好赶上前一段时间省委书记董浩阳同志公开发表讲话,指出要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此时推出有关环境保护的报道正当其时,只是这个事情比较重大,必须先回单位向领导报告后再前往江州市进行采访。

  黄文涛听了这个消息很兴奋,他说:“张兰,省里的记者们关注和报道此事,报道出来后影响就大了,甚至会引起省委领导的重视。此事如能成功,你就算是为江州人民立了一大功啊!但是此事我不方便直接出面,只能私下里给予你们必要的帮助,另外你最好告诉你那些同行们,要想了解真实情况,必须要秘密调查采访。”
  日期:2011-11-17 12:48:12
  第二十三章
  张兰说:“我怎么觉得我们像是在做地下工作啊!”
  “政治是要讲究策略的。”

  张兰脸上露出俏皮的笑容。“黄书记,如果这件事情做成了,您要怎么奖励我?”
  黄文涛问:“那你想要什么样的奖励呢?”黄文涛本想和她开个玩笑说,本人身无长物,只好把我这个人奖励给你了。但细一想又觉得这样有欠庄重,就忍住了没有说出口。
  张兰歪着头想了想说:“我也还没有想好到底要什么,等我想好了以后再告诉你吧。”
  黄文涛回到江州市的第二天上午,徐远平就把他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商量工作。徐远平把黄文涛让到沙发上坐下,秘书为他们沏好茶以后退了出去。徐远平先是和黄文涛东扯西拉闲扯了几句,又问到这次江流县召开的表彰大会效果如何,黄文涛有问必答,一一作了回答。黄文涛知道这些都是正式谈话前的铺垫,徐远平可能有重要的事情要和自己谈,他耐着性子等徐远平把谈话内容转到正题上。

  徐远平笑吟吟的望着黄文涛,忽然冒出一句话来:“文涛同志,你不老实,你一直有事情瞒着我!”黄文涛吓了一跳,自己暗中怂恿记者报道江州市引进污染企业和违规征地拆迁的事情这么快就露馅了,难道是有人出卖了自己?!
  徐远平见黄文涛不说话,伸出手来亲热的在他肩膀上拍了一下说:“你啊,瞒得可够紧的,资源独享啊!原来潘文军潘部长是你的老领导啊,潘部长还很关心你呢,专门问起你的情况。早知道你有这层关系,那就解决大问题了。”
  原来昨天上午徐远平和省委副书记刘定伦通了一次电话。刘定伦在电话中告诉徐远平自己有可能到省人大去工作,接替自己职位的人可能是潘文军,还让徐远平抓紧时间把美化化工立项审批的事情办好,形成既定事实,以免夜长梦多,节外生枝。这件事情办好了就是你徐远平的一项政绩,对你扶正是有帮助的。最后又介绍了潘文军的一些情况,还说潘文军和黄文涛渊源很深。

  徐远平从未直接和潘文军打过交道,加之黄文涛很少提及自己在江流县的工作经历,因此徐远平以前并不知道黄文涛和潘文军之间的特殊关系。徐远平和刘定伦通完电话后,又专门打电话给江流县委书记吴天平,详细了解了潘文军和黄文涛的情况。
  黄文涛淡淡的说道:“潘部长是我在江流工作时的老领导,不过我们之间已很久没有联系了。难得潘部长还能记得我,关心我。”
  徐远平说:“文涛同志,经过认真研究和评估,市里还是下定决心要引进美化化项目,这是我们江州市实施以点带面发展战略,打造化工生产基地和产业群的一个重大举措,省委董书记和刘书记对此事都很重视,多次问起这件事情。过去因为种种原因,这个项目一直没有通过中央部委核准立项,我们采取了先上车后买票的做法,一边引进一边报批。潘文军同志所在的那个部委正好管着审核立项这一摊,你又和潘部长之间有着特殊的关系,因此我的意见是由你带队去北京跑一跑立项审核的事情,争取早日把项目批文拿到手。”徐远平顿了一下又接着说:“我知道你个人是反对引进美化化工项目的,但是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是我们党的组织纪律原则。我相信你是有这个觉悟,能够顾全大局的。”

  黄文涛平静的说:“远平同志,现在是你主持市委工作,既然你做出了决定,我个人保留意见,但服从你的工作安排。”徐远平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