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江湖》
第50节

作者: 五十沧桑云和月
收藏本书TXT下载
  陆顺春节放假几天时间里,除了两天要值班留在厂里外,其余行程也都是安排得满满的。正月初一他打算就近给郑厂长、张曼丽以及一些走得比较近的同事拜年;初二就要去顺山给林老爷子一家及钱老拜年;初三到虎关去跟李咏、杜力拜个年,顺便看一看湘粤情饭庄生意怎么样。饭庄重新装修后已于二月一日正式开张营业,当时杜力和李咏都力邀他过去,但陆顺考虑离过年也就这么几天了,不如延后几天春节放假再去看看,所以这一趟必须要走走。这样一圈下来,基本上已是正月初五、六了,再留厂值过一、两天班,春节也就过了。

  郑厂长家是陆顺拜的第一家年。到了他家,只见门上都贴满了红红的春联,院门口还一左一右挂了两个大灯笼,真是年味十足。进门放下礼包,和郑厂长一家人互贺新年快乐后,郑厂长忙着敬烟,郑夫人跟着发糖,郑燕茹围着上茶,三个人似乎有明确分工一样,把陆顺和袁瑛忙得应承不过来。
  在郑厂长家待了盏茶的功夫,陆顺和袁瑛便提出告辞,郑厂长拉着想留他们吃饭。陆顺便跟他直说了,已约好中午去张曼丽那吃饭,有空的时候一定再来打扰。这样说郑厂长自然不便强留。过年串门本身都是行云流水的,重在见个面、道声好、问个安、祝个福,除非远来的客人才会留下来吃顿饭或住个晚上,一般多是走到哪,遇上饭点就在哪里吃。
  到张曼丽家吃中饭是三十夜晚上陆顺把张曼丽、陆波、陈亮几人约在一起吃团圆饭时说定的,而且明确由他来掌厨。陆顺的老家距张曼丽老家不远,也就两、三百的路程,口味、人情风俗也相差不多。现在廖副总等一众台籍干部都飞回台湾过年去了,陆顺也是藉此照顾一下张曼丽的心绪。不然一个人挺着个大肚子住在出租屋,那份冷清、孤寂肯定少不了。
  厂里很多人自从知道张曼丽怀孕后,都跟她少了接触。在他们眼里,张曼丽瞒着丈夫在外面跟别的男人怀上孩子简直就是不知廉耻,自然是要避而远之了。只有陆顺这种接触比较多的、宅心仁厚的人,才会从内心深处去体谅她,让她有亲近感。
  张曼丽现在住的出租屋是廖副总帮忙租下的,内宽四、五十平米,里面有厨房、洗手间、客厅、一大一小两个卧室,空间都不大,但看起来还是很紧凑实用。加上张曼丽整理得干净整洁,感觉还是蛮温馨舒适的,有家的味道,想来她是打算长住了。
  陆顺和袁瑛到的时候,张曼丽刚起床没一会儿,相互恭贺新禧后,陆顺也就不客气了,撸起袖子开始准备午饭。菜在年前张曼丽都已经备好了,陆顺只要见菜下厨就可以了。
  陆波和陈亮是在陆顺和袁瑛到后半小时左右赶过来的。他们其实早就起床了,只是没有陆顺和袁瑛同行、两个大男人往张曼丽这里跑怕人说闲话,所以直到陆顺和袁瑛从郑厂长回来给他发信息时,才往这边赶。
  日期:2020-02-14 09:29:51
  第0073章:和张曼丽合作
  陆波和陈亮一过来,陆顺就让袁瑛和陆波去客厅陪张曼丽聊天,把陈亮留在厨房叫他帮忙打下手。
  陆顺以前一个人单身在老家,做饭炒菜是每天必须要面对的,长期下来虽不敢自吹说厨艺很好,但凑合吃吃的自信还是有的。有陈亮这样勤快人在旁边做帮手,一桌菜也就一个多小时便做好了。
  陆顺做这一桌子菜还是花了一点心思的。一方面要照顾有孕在身的张曼丽要偏清淡一点,同时又要体现其家乡特色。因此从选材到火候的把握、荦素的搭配,他都谨慎待之,让试过筷子之后的张曼丽连说袁瑛以后有好口福了。
  饭桌上陆顺、陆波、陈亮三个男生开了一瓶白酒,袁瑛刚开始和张曼丽一起喝饮料,后受酒桌气氛影响也喝了接近二两一杯的白酒。下午大家都没什么事,这顿饭吃的时间就有点长。特别喝了酒之后话也多了起来。要说过去的一年来,变化最大的还是陆顺,出来打工不到一年,由一名基层员工蜕变成工厂中层管理人员;而最失落的莫过陆波,一年下来钱没攒到什么,竟由一名部门小头头坠落成基层员工。出来打工也快五个年头了,人人往高处走,他却越走越下坡。

  陆波本来就是个话痨,只是前段时间受过打击,到关山后一下子低调了下来,所以才给人感觉他话不多、有点闷骚。现在受酒精一刺激,便不由自主地拉开了话闸。
  “这个社会什么最重要?是权,有权就有钱,有钱就有尊严,就有幸福!你看这些台湾老板,有几个臭钱把我们大陆打工人一个个踩在脚下,颐指气使的,几十岁的糟老头子还包养小情人,有的还包几个……”
  陆波说的尽是社会阴暗面,虽然低俗却也是目前社会现实。但陆顺还是感觉他心态有问题,得意时趾高气昂,失意时自怨自艾,这样只怕很难有所作为。听他越扯越远,怕坏了一桌人的心情,便出声打住了他的话。
  “丽姐,您以后有什么打算?这孩子生下来,只怕是三、五年都不能上班了,在这外面一个人带着孩子,时间长了花销都有问题啊!”
  “能怎么办?走一步看一步吧!”张曼丽也是无奈,光这房租一年都得四、五千,自己手头上的钱顶多也就维持个三年,三年以后怎么办?全靠廖副总支持,只怕到时候他也顶不住。
  于是饭桌的气氛一下子沉闷了下来。

  “丽姐,现在到外面来找工作的人越来越多,而关山这边开发也还远远没有到饱和状态,我建议我们几个出资一起开一家百货商店,这样可以把我们手上的一点死钱盘活,也能够为我们的收入多一道保障。”陆顺受李咏和杜力开饭店自主创业的影响,也经常在考虑怎么样钱生钱。
  “好,我同意!”不想第一个持赞同意见的是陈亮。他的性格要比陆波稳重得多,一年多下来攒了六千多块钱,一直也想着有机会能单独做点事,只是苦于手里本钱太小,又没有门路和社会背景。如今陆顺提出来,他自然相信他的为人和人脉关系,觉得有他撑着一定能成事。
  “我也同意!”袁瑛平时受陆顺的思想灌输,加上手上也有些钱,觉得就近在关山做点事比在虎关投资那家饭店来得更靠谱。
  张曼丽考虑了一会也同意了。一来她充分相信陆顺;二来开家商店,她带着孩子也可以打打帮手,为长远生活计。陆顺这份提议似乎更多为她考量的,她没有理由不附和。
  剩下的就是陆波了。只是他想同意也没办法,因为他手里头根本没有多少钱。陆顺想了想,觉得还是把他拉进来,而且让他来具体操作。他目前在装配课做一名普工很瘪曲,让他出来闯一闯,或许对他更有利。
  在出资方面,陈亮表示投五千;袁瑛也是五千;陆顺投一万;而陆波由陆顺借他五千投进来;张曼丽盘算了一下后,表示可以投两万,这样五人加起来就是四万五。具体资金管理,陆顺建议还是由张曼丽来负责,一来她是出资最多的,二来她将来不上班可以直接参与到商店的具体运营中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