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
第17节

作者: 夏晓光
收藏本书TXT下载
  张强常常去一趟石家庄,他在石家庄有亲戚。他舅舅在石家庄做生意,他常常过去玩几天。有一次回来,给我们带来了一本游戏秘籍。那本书立刻成了班内最受欢迎的书,我是近水楼台,常常在自习课上研习游戏的通关之道。
  初一的期末考试,我考取里班里的第五名,张军辉考取了第七名。我的学习成绩大大地滑坡了,父母也没有责怪我,他们或许认为,我能考前五名就满足了,至于是不是第一名,他们并不强求。在他们看来,上次我考取第一名也许是凭借侥幸。
  对于班内的女生,我和张强谁也没有提起过。当我们渐渐长大,初二的时候对女生有了好感,张强总是和后排的女生闹矛盾。

  我们都知道,他喜欢坐在我们身后的女孩。那个女生叫何小丽,身材苗条,容貌姣好。有一次,何小丽向张强借一盒磁带,他故意说:“我没有,谁借给你们?”
  看似他在拒绝,第二天,张强把自己的随身听和磁带几乎全部带来了。那种随身听构造其实很简单,只能倒带子,连快进的功能都没有。如果你打算快进,还得把磁带翻面才能进行。
  那种随身听也叫小录音机,但是并没有录音的功能。这种小机器40块钱一台,那时候,谁有那么一台小随身听也算是一件奢侈品。那种东西还是消耗品,只能装两节五号电池,而且一盘磁带听完,就基本上没电了。
  有些人觉得不甘心这么快就没电了,舍不得把电池扔掉,于是用牙齿使劲把电池咬几下,在放进去听一听,看看是不是还能放点电出来。
  这么做是非常不科学的,而且也是很不健康的,电池里的材料很多都是重金属。很多人一直认为,那种机器最大从成本是电池。如果谁肯把随身听借给你听几首歌,都算是很大方的了。

  张强把随身听带来,就是为了向何小丽显摆。别看刚开始他自己拿着随身听,一直在和男生们探讨香港的四大天王。片刻过后,我看到何小丽插着耳机在听歌,张强一直给人家介绍磁带中的歌曲名目,不停地大献殷勤。
  我们班同学都还算是老实巴交,在初中的三年期间,谁和谁都没有发生实质的爱情,都是在一种暗恋的层面。其他班里,人家玩的可是比我们厉害多了。
  张亚军在学校看上了同年级一位女生,不断给人家写情书。人家对他置之不理,他还不放弃,放学后围追堵截。
  谁知那个女孩有个哥哥,专门到学校找到张亚军,问:“你就是张亚军?”

  “是呀,怎么了?”
  “我妹妹你认识吗?”
  “你妹妹是谁?”
  “王娜娜。”
  张亚军听到那个名字,眼睛一亮:“认识认识,我们关系不错。”
  “啪—”一巴掌,已经落在了张亚军的脸上。没等张亚军反应过来,对方又接着踹了他一脚:“告诉你,再他妈的骚扰我妹妹,你等着瞧!”
  接下来,我们都以为张亚军会发动一帮兄弟来报复。谁知道这小子再也没行动,后来我们放学回家,再没看碰见过张亚军。经过打听,才知道他已经辍学了。
  走就走吧,反正他也没有把精力用在学习上。几门课程几乎接近零分,还上学干什么?不久,他在村口一家服装厂干活去了。
  就在这家单位,他一下子就工作了十五年,从1994年,干到了2009年。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还有一件事情却是非常有趣,我不得不提一提。张亚军的老婆是在这家服装厂认识的,令我更加吃惊的是,他的老婆就是王娜娜。
  几年后,王娜娜高中读不下去了,也觉得高考没有什么希望,也去了那家服装厂上班,又一次和张亚军相遇。
  人生是什么?相遇在人海,缘分这种东西谁也说不清。世界上没有谁和谁是注定的合适,也没有谁和谁是注定的不合适,就看是不是在合适的时间遇到合适的人。在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得到的就是一巴掌,当时间正确后,他们就真的成了两口子。
  日期:2020-07-24 01:21:35
  14:中考冲刺
  初中的时间过得很快,每个学期都会有几个同学辍学,最后我们班只剩下了三十人参加了中考。班主任一直强调,现在是临近中考的时刻了,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时候到了。同学们一定要抓紧学习,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
  张强还似乎对游戏机很痴迷,常常拉我去泡游戏厅。那时候,常常泡游戏厅的大都是初一和初二的学生。初三的学生要么努力学习准备中考,要么就是学习特别差的,人家觉得考学没戏,也早就告老还乡了,回到家该干啥干啥。
  在游戏厅,我们又结实了一帮新的游戏好友,我们成了里面的大哥,别看大那么一两岁,小弟们都很尊敬我们。
  张强和我常常比谁更会玩,我们都对游戏机很痴迷,自习课上还在一直讨论通关秘籍。很多学生都对我们另眼相看,尤其是他们看我,平时那么爱玩游戏,每次考试还能名列前几名。也有的女生对我说:“晓光,你那么聪明,如果用功学习,肯定能考到好学校,就不要去玩游戏了。”

  现在回想起来,觉得人家的话说得很善意提醒。每当我想看看书的时候,张强就说:“那么用功干嘛?不就是一个中考吗?咱们还怕考不上高中?”
  我没有理他,张强又说:“有本事别看书,咱们玩游戏去。”
  这么一引诱我,我又跟着人家出去玩了。回到家,母亲见我似乎不怎么用功,不像一个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
  在她的追问下,我终于说出了常常跑出去玩游戏的事情。母亲一听就觉得奇怪,她给我讲了一个故事。那是发生在舅舅身上的事情,当初舅舅读高中的时候,有位同学总是引诱他出去玩。每当他想看会儿书的时候,那小子就说:“有本事别看书,咱们出去玩,咱们还怕考不上大学吗?”
  很多人都有这种弱点,每当话说到这份上,就算自己想学习,也非得硬充硬汉。舅舅就这么跟人家出去玩了,谁知道人家却暗着用功学习。
  高考那年,舅舅没考上大学,人家却金榜题名了。后来我舅舅又复课了一年,又由于成绩偏科,比第一年考的还糟糕,那时候他后悔的咬死,只好咬牙又复课了一年,考上了河北师范大学。考试这种事情有时候是一鼓作气,第一次成功就成功了,如果失败了的话,情绪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听母亲这么一说,也并没有引起我对张强的警觉。我总觉得故事里的事,不见得会发生在我身上。我觉得这么无聊的人究竟图什么?张强不至于吧?事情偏偏还真不是我这样年龄的孩子能想得到的,母亲看来比我见多识广。
  回到学校,张强还是总是对我说,学什么呢?人生在世,还不是为了开开心心玩吗?每次放学的时候,他还告诉我,有本事咱们都别往家里带书。为了充硬汉,我每天都是空着手回家的,从没带回过一本书。
  到家后,我基本上就是看电视。那时候守着一台12英寸的寰宇牌黑白电视机,也没有什么有线电视。只能收到中央台、河北台、石家庄台和藁城台,勉强还能收到临县栾城台,还必须把室外的天线冲着栾城的方向才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