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满夜话】我祖上曾侍奉皇太极一支,我16年的真实经历将颠覆你的认知》
第36节

作者: 沐小灵520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20-06-05 09:01:52
  (二十五)清明
  清明,在暮春和初夏之交,在春分后15天,清明之后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从中国古代命理学来看,一年取十二节,不看另外的十二气。由于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按照古代的天文历法,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且二十四节气的受用范围仅为中原地区,也就是长江和黄河之间的区域。

  日期:2020-06-05 09:02:03
  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清明节现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老百姓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扫墓祭祖、踏青郊游的日子,但在古代,清明祭祀的是天地而不是祖先,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那为什么清明后来逐渐演变成祭祖了呢?其实也很好理解,因为清明时分,恰逢春草生长,坟头若是长草自然是不好的,长草让坟土松动,对子孙更是不利,所以清明扫墓要祛除一下杂草、枯草、小树苗(小树苗说明扎根深,更不好)、青苔等(长青苔说明返潮)。除了除草,还有给坟头添土,添土一是说明去世的祖先有后人照看,二是寓意添丁。现在城市里老人去世以后都进公墓了,也没有以前山上的那种坟头了,更没有坟头土,那就擦擦墓碑,往墓前香炉里添添香,把装饰的松树花果换新的,意义是一样的。

  日期:2020-06-05 09:02:18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但是各地习俗不尽相同,尤其是祭祀的流程和要求。我们这边的祭品不外乎鸡鸭鱼肉、瓜果李桃、点心白酒,其中酒是三盅,一杯敬天、一杯敬地、一杯敬祖先,前两杯洒了,后一杯留着,保佑人丁兴旺。祭祀完以后家里人是需要聚餐的,也不用吃啥特别好的大鱼大肉,就围一起吃顿面条都可以。

  日期:2020-06-05 09:02:49
  前几天有个学佛的人跟我讨论清明祭祖的问题,他说贡祖先不如贡佛。我当时就惊了!脑子瓦特了?这等于你妈都不伺候,你跑去伺候你大姨,你妈不跟你急眼才怪呢!你求哪个神哪个佛都没有你求自家祖先好使,就像你自己有爹不求去求别人爹,这不舍近求远、本末倒置吗?所以祭祖是很有必要的。说到祭祖,又得提到烧纸,我看最近大家评论区都挺热闹的,问题也比较多,我统一回复了两次,大家还是很疑惑,这里再详细给大家讲讲烧纸吧。

  烧纸,每个地方不太相同,通常人家烧的是纸钱(大钞什么的)、元宝、金条,这里提醒大家,黄草纸是必须烧的,就是那种上面敲着天圆地方的钱印子的,这是最主要的,必须得有!其他的,你们自己看着烧吧,呵呵(大家自行体会,我不多说了~~)
  为什么多次跟大家强调,烧纸得晚上烧,白天烧阴间收不到呢,因为鬼到底是阴物,虽然白天路上也到处都有,但是鬼是晚上出门的,打个比方,你们可以理解为,正常人是白天上班,晚上睡觉,但不代表没人通宵活动或者出门吃夜宵吧。而且晚上烧纸和白天上坟祭祀并不矛盾,也没几个人大晚上去坟头或者公墓烧纸吧。现在响应国家号召,不给晚上路边烧纸了,但其实特别不好,从古至今保留了这么多年的传统习俗,肯定是有它存在的意义的。

  烧纸的正确方法我之前帖子里已经写过了,私下跟几个读者交流了一下,我很惊诧,竟然好多人不知道烧纸的时候还要烧香和表文,所以我这里补充一下,烧纸的时候最好烧点草香(草香不值钱,跟卖纸的人要一点就行了),有香引路这个说法。而且建议烧纸的时候写个表文一起烧,我们这边卖纸的地方有卖表文的,你烧给谁得写清楚啊,这样不怕祖先收不到了,我个人觉得有没有表文影响还是挺大的,如果你们买不到可以找我写,我写的表文的效力肯定跟街上卖的那种固定格式印刷的表文不是一个级别的。

  日期:2020-06-05 09:03:04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