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过、累过、哭过、拼过的平凡人》
第36节

作者: 大星星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吕冬大多数时间都在听,长辈偶尔问,才会插话。
  时间过的很快,吕振林没有多待,半下午就跟吕冬出了县城往回走。
  来到刘家湾路口,一辆三轮自行车迎面而来。

  车子锈迹斑斑,不大的车斗里堆着三袋子尿素,骑在车上的大女孩弯腰用力蹬,后面的小女孩往前推。
  吕冬看了眼,对吕振林说道:“有同学,我说句话。”
  吕振林停下自行车,吕冬下车,主动对三轮车那边打招呼:“招娣!”
  听到吕冬的问话,前面的大女孩停车,直起腰。
  她不长的头发在脑后绑成一个小辫,有一张瓜子脸和立体的五官,但正处于人生战痘最为激烈的阶段,额头脸颊长出一个又一个红疙瘩,有些连成片,其中几个含苞待放,红中泛白。
  另外,露出半截袖的胳膊晒得通红,小臂朝上的部位可能晒得时间太长,明显爆皮了。
  这让大女孩看起来有点吓人。
  大女孩微微低下头,声音不大却坚定如铁:“吕冬,叫我刘琳琳,我不叫招娣。”
  “知道了。”吕冬一直都这么叫,想改很难。
  吕冬看向刘招娣,刘招娣头落得更低,刘琳琳只是她私下里改的,户口本子在她老子手里,又牵扯到高考,想改也改不了。
  吕冬又冲三轮车后面的小女孩说道:“你是再招吧?”

  小女孩十四五岁,伶牙俐齿:“我认得你,我姐班里年年考倒数第一的。”
  吕冬无言以对,无从反驳。
  刘招娣似乎不想让人看到长满痘的脸,低着头问:“你有事?”
  吕冬哪有事,只是见到同学说句话:“咱六年同班同学,见到不打个招呼?前几天,我还看到你爸来。”

  刘招娣脸色变了下,她爸对同学,尤其男同学说啥话,猜也能猜到。
  男孩就那么好?自个还不够给他挣脸?干的活还不够多?还要咋样?
  吕冬暗叹了口气,农村类似的家长很多,但像她老子那么明显的,倒也不多见。
  “你估分了吗?”吕冬问道。
  刘招娣默默点头:“嗯。”
  吕冬再问:“700分?”
  刘招娣突然抬头,不大的声音中带着无比自信:“最少700!”

  阳光照在痘痘上,冒白的尖头更白了,刘招娣又低头蹬车:“不跟你说了,去给我妈送肥。”
  “行。”
  吕冬没有帮忙,也不会帮这种忙,农村普通家庭谁也不比谁活得容易。
  俩姐妹一个骑一个推,继续往南走。
  有黑色的嘉陵50摩托车过来,停在自行车边,问道:“吕老哥,干啥呢?”
  吕振林说道:“冬子跟招娣打个招呼。”
  吕冬一看,竟然是刘招娣她老子:“泉叔好。”
  这辈分有点乱?
  他看看衣衫整齐的泉叔,又偷眼撇了下南边的三轮自行车……
  泉叔好奇问吕冬:“你们说啥了?”

  吕冬担心他多想:“也没说啥,就问问招娣成绩,她说有希望700分。”
  吕振林不无羡慕:“明泉,了不得,这是要出状元!”
  “这有啥?”泉叔根本不在乎:“就算走清华北大,还不得嫁人?生的孩子还不得跟人姓?”
  对他这种人是解不开的死结:“我还不是要断根?”
  吕冬无语,刘招娣放别的家里,谁不当宝贝疙瘩?
  吕振林见多识广,从小在农村长大,见怪不怪,随口说道:“要孙子还不好说?你是刘湾书记,招娣大学毕业也能到个好单位,到时招一上门女婿……”

  泉叔愣住,猛地拍了下车把:“我咋就没想到呢!”他接着又发愁:“这劈叉妮子上大学不回来咋办?”
  这话不好接,吕振林摆了摆手:“自个想去。”他招呼吕冬:“我们走。”
  泉叔骑着摩托车突突走了。
  吕冬用力去蹬脚踏,啪嗒一声,链条掉了。
  “真倒霉!”

  吕冬嘀咕一声,下车上链条,沾了一手油,去路边拽了几个杨树叶子擦手,刚擦了两把,手指背面火燎燎的。
  低头一看,手背红了一片。
  吕冬赶紧检查树叶,其中一片上有个不大的毛毛虫,痒辣子!
  连忙扔地上,一脚踩爆浆。
  “倒八辈子血霉!”吕冬轻轻碰一下,火燎燎刺痛。
  这叫什么事!
  回到果园,赶紧用肥皂洗手,晾干净,找来胶带,贴在手背红肿上面,忍着火燎燎的疼压结实,猛地发力撕下来。
  这一下,更疼了,汗毛被粘下来不少!
  连粘七八次,感觉好了一点,吕冬又找来牙膏,抹在手背上面。
  等牙膏干透,拔掉牙膏,吕冬活动一下手,感觉好多了。
  还有三四天,高考成绩就能查到了,吕冬这样的高中毕业生,也会返回学校,走完高中最后一段。
  有很多人会选择复读。
  但更多人要进入社会。
  这年头,能考上大学的毕竟是少数。

  像李文越家这种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供个高中生也不轻松。
  不算粮食换来的饭票,包括吕冬在内,不少高中生每周生活费也就十几块钱,每周不足十块钱的也大有人在。
  吕冬所在的青照一中今年评上了省级规范化学校,学费从500涨到800,有些复读的人,可能会做出另外的选择。
  当然,吕冬不会去复读,一年时间不足以让二十多年没接触过相关知识的人,从超级学渣变成学霸。
  有些人可能偏科,比如说数学或者英语不好,吕冬不存在这种现象,他绝对不偏科,因为每门课成绩都差不多。
  嗯……英语稍微好点,倒不是相对擅长,而是选择题比较多。
  反正都看不懂,答案挑长的选就是了。
  吕冬骑车从老街走,经过七叔门前时,斜对面聚集不少人,包括七婶在内,都围在那里,中间有人在发东西。
  “别急,大家都有!”略显沙哑的女声从人群中传出来。
  吕冬骑在自行车上够高,能看到有个三十岁左右的女人在发塑料扇子。
  就十几年后商场搞活动赠送的那种,这年头算个稀罕物。
  拿到扇子,人群渐渐散开,里面的女人看到了吕冬,喊住他:“冬子,等等,拿着!”
  吕冬停车,接过塑料扇子:“明兰姑好。”
  这是本家的一个姑姑,早已嫁人,婆家是同村李家的。
  吕明兰又给吕冬塞了个酒起子,说道:“拿着,这个起啤酒好用。”

  吕冬扫一眼,扇子和酒起子商标明显,上面都有太平洋保险的商标。
  吕明兰郑重说道:“你和你妈想上保险,一定要找姑。”
  “好来!”吕冬一口应下来:“上的话肯定找你。”
  吕明兰没跟吕冬多说,又凑到老街人群中,继续说保险去了。
  吕冬回到果园,见时间还早,提上渔网和水袋,去了河上。
  今天不算热,三角大坝附近早早坐了好几个钓鱼的老一辈。
  “冬子,来晚喽。”有人说道。

  这里钓鱼的都是长辈,吕冬惹不起,笑着说道:“叔爷们,你们钓,我去下游。”
  他顺着河岸往北走,找适合下网的地方,没走多远,看到吕建设从河堤下上来,手里提着个直挺挺的小猪。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