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过、累过、哭过、拼过的平凡人》
第12节

作者: 大星星
收藏本书TXT下载
  鸡笼子上堆了多少沙袋要论吨吕冬只能推“再说吧。”
  看着河下小山般的沙袋,铁公鸡满脸悲痛,似乎舍不得,也不着急走,白鲢扔树荫下草窝子里,坐在三角坝上不说话。
  也不知道他在看打渔,还是跟鸡笼子诀别。

  吕冬先后又撒了两网,一网有几根鲫鱼白条,另一网又上来两条鲶鱼,一大一小,大的也接近三斤。
  蚂蟥少了,继续扔太阳底下晒。
  太阳很毒,吕冬满头大汗。
  嘭咚嘭咚的摩托声从北边传来,噪音非常大,加上河堤多少有起伏,光听见声,却看不见人。
  “这谁”铁公鸡站起来往北看“也不修修消声器,隔三里地都能听见。”
  吕冬眺望北边,只见尘土飞扬,等他又撒了一网,提上空网来,才看见挂着拖斗的摩托车。

  骑车的人胆子很大,沿着河岸开来,三合土路面并不好走。
  隔着近了,噪音震的耳朵疼,是一辆橙色的嘉陵cj50,这车农村常见,挂上个自焊拖斗,能跑能拉又泼辣。
  骑车的是个中年妇女,跟大部分农村女人一样,脸色黝黑,后座上有个十岁左右的女孩,小脸晒得通红。
  中年女人看到吕冬手上的渔网,停下车。
  铁公鸡塞住耳朵“大妹子,这车该修了”
  “准备换新车”中年女人熄火,笑容爽朗“过一阵子就不用了。”

  吕冬瞅了眼拖斗,里面一个大水箱,有鱼在游动。
  中年女人下车,又把小女孩抱下来,问吕冬“大兄弟,打到鱼了”
  吕冬示意了下拴水袋的绳子“有一些。”
  铁公鸡干养殖场的,马上问道“你收鱼”
  中年女人说道“只要鲶鱼和黑鱼,别的不要。”

  “为啥”铁公鸡不明白。
  “天太热,别的鱼好死,死了不值钱。”中年女人说得是实情“这俩好养活,轻易不死。”
  吕冬需要钱“有鲶鱼。”
  “大丫,别皮”中年女人先训了孩子,又对吕冬说道“大兄弟,能叫我先看看吗”
  吕冬拉上水袋,解开绑口绳子,提到女人面前“都在这了。”
  鲶鱼总共三条,两大一小,女人上手颠了下,问道“咋卖”
  不等吕冬开口,铁公鸡提醒“集上一斤能卖三块。”

  鲶鱼在泉南地区很吃香,哪怕在这省会好单位职工工资七八百的年代里,像中秋过年零售价高时能到一斤五六块。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鲶鱼跌落神坛。
  中年女人看了眼铁公鸡“那是集上价。”
  吕冬问女人“鱼在这,你出价,不合适我再放回去。”
  “大的五块一条,小的三块。”中年女人显得很痛快“我不要谎,车上鱼都这价收的,水库提闸鱼掉价,我大热天出来,也要有个赚头。”
  吕冬不了解行情,转头去看铁叔,见他点头,说道“鱼是你的了。”
  中年女人抓鱼放进拖斗里,点出三张五块的,吕冬摇头“我找不开。”
  他兜里比脸上还干净,个人存款数目零
  女人翻衣兜,找出三张红色1元,连同两张五块,一起给了吕冬。
  钱接到手里,不知道为什么,吕冬觉得沉甸甸的。
  下一刻,吕冬明白了,除去充人头的钱,这是十八岁来凭劳动挣到的第一笔

  女人上了摩托车,说道“大兄弟,再有我还要。”
  铁公鸡担心吕冬没经验吃亏,问“你哪村的。”
  “刁家庄。”中年女人说道。
  吕冬知道“大学城那边”

  中年女人应了一声“鱼多,你送去刁家庄,才十里路,找人问刁娟,价格能给你高点。”
  吕冬把水袋扔回河里“知道了。”
  刁娟踹着嘉陵摩托,难听的声音让吕冬捂耳朵,他想到一件事,赶紧把暴晒的蚂蟥挪走,提醒“前面有下道,下去从村里过,再往前是闸口,你过不去。”
  “谢了。”中年女人加油门走了。
  铁公鸡捡回白鲢,对吕冬挥挥手,也走了。
  吕冬收好钱,使劲在口袋里按了下,生怕从裤衩口袋里掉出来。

  这是回来后启动崭新人生的第一笔资金,高达13元
  去市里看下具体情况的车钱有了。
  当然,骑自行车去泉南市也行,但二十多年天翻地覆的变化,吕冬需要先熟悉一下道路。
  因为大学城的关系,青照县到泉南市这一片,旧颜新貌变化巨大。

  吕建仁提着渔网,拖拉着鞋底,慢悠悠走来。
  “才来”吕冬诧异,七叔一向是打渔积极分子。
  “你大伯找我。”吕建仁一手提着网和水袋,一手挠着刚剪的头,愁的不轻“喊我过几天去大学城工地”
  吕冬说道“在家晃荡也不是个事。”
  吕建仁瞪了吕冬一眼“毛都没长齐,懂个屁。我这手艺,是十几二十块能请到的吗”
  “是是”吕冬懒得反驳,七叔这人手特别巧,打渔的网,逮鱼的叉等等,都是亲手制作。
  大工活,电焊活,钢筋活都一把好手,放在2019,一天挣个几百块稀松平常。
  但手巧不等于愿意干活。
  看到七叔剪过的头,吕冬想到脑袋上的中分“我先走了。”
  吕建仁怼过来“咋了不待见你七叔我来你就走”

  吕冬指着头“剪头发去。”
  “挺好看。”
  “太傻了,像刘魁胜”
  吕冬拉起水袋,脱下衣服兜上晒死的蚂蟥,朝果园走去。
  回果园放好鱼和渔网,又找方便袋装了蚂蟥,吕冬推出他的二八大杠,去集街剪头发。
  天热,路干的快,自行车基本能跑了。
  吕冬图省事,叫剃头大爷推了个平头。
  刚到手的十三块,花出去一块五。
  这还省了五毛,找村里年轻小媳妇剪,要两块。
  吕冬出了店门,被三爷爷吕振林抓到,让去大队办公室帮忙。

  吕振林还给他透了个消息“杨镇长打算把你的事整理材料递上去,县里发大水,没出事,后面应该有表彰大会,争取拿个先进个人。”
  这是好消息,就是不知道先进个人有没有物质奖励。
  问题太俗,又有人过来,吕冬不好问。
  洪水退了,后续事情一大堆。
  砂石和饭菜,各村免费支援的要郑重道谢。
  还有吕建国拉来的,要通过镇里、县里与建筑三公司协调,杨烈文已经接走了这活。
  吕冬暗叹,新镇长挺有意思,建筑三公司管事的人是吕家村出去的,与三爷爷属于堂兄弟,他还要叫五爷爷来着。
  这是一大堆难题里挑走了个最简单的
  大队办公室,几个放假的高中生、中专生都让吕振林叫了过来,跟大队会计和妇女主任一起对账,清点剩余物资。
  吕冬分配到的工作是裁剪红纸,由二爷爷用毛笔写感谢信,先送到前来援助过的村庄或者单位上。
  大队会计会去订做锦旗,等锦旗好了,再正式上门道谢。
  正忙着,李文越突然说道“三爷爷,程立峰送来的账单不对,各种肉食比平时普遍贵五毛。”
  他家与程立峰邻居,价格知道的多点。

  吕振林想了想“按他报的价算。”
  这种事,事先没议价,当时也没人想着去议价,大家伙都在抢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