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谎言知多少——大唐真相》
第58节

作者: 宗承灏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9-05-29 15:43:13

  无论是李渊的主意还是李世民的点子,我认为这都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无损大唐帝国的后来的威仪。这种考虑是基于太原起兵成功为出发点和归宿的。
  始毕可汗收到李渊的低姿态来信,非常高兴。李渊的信让他感觉到舒心润肺,让他看了上下通气不咳嗽。
  始毕可汗很快就回了信,在信中两人共叙爷孙之间的友谊,并就睦邻友好达成共识。他说,李渊啊!你不能对杨广这个人抱任何的幻想,你把他迎接回来,等待你的将会是杀身之祸。不如你自立门户算了,需要我怎么帮你,你不要客气只管开口。
  没想到始毕可汗会如此识大体顾大局,这完全道出了李渊的心声。李渊又开始了自己的演技派之路,他拿着信在众人面前慷慨陈词:“始毕可汗怎么可以这样呢?这家伙要陷我于不义啊!我对大隋的忠心日月可鉴,天地可表,我李渊怎么能做 “取隋而代之”这么大逆不道之事。”我呸!
  众人一看,李老大又在玩阴谋呢?需要有人站出来给个充分的理由,好让他顺坡下驴。裴寂、刘文静都先后站出来劝说:现在能得到始毕可汗如此支持,是多好的一种局面啊。如果因为你的不同意,他们再反悔,麻烦不就太大了吗?李建成和李世民也站出来劝说。

  不管李渊高喊什么口号,高举什么旗帜。与突厥的联盟建立起来了,李渊宣布隋炀帝为太上皇,立代王杨侑为皇帝。同时举红白双色旗。红旗,是隋朝的旗帜,白旗是突厥的旗帜。
  选择红白旗,李渊就是要告诉隋廷和突厥:自己既是隋朝又是突厥,既不是隋朝又不是突厥,自己是李唐!大业十三年(617年)六月,李渊在太原正式召开誓师大会,宣布隋炀帝的多项罪状,然后自己又说了一些拯救隋朝,救万民于水火之类冠冕堂皇的话。同时宣布成立大将军府,自己任大将军,裴寂任长史,刘文静任司马。成立三军,中军自己统领;世子李建成为陇西公,为左领军大都督,左三统军隶属;李世民为敦煌公,为右领军大都督,右三统军隶属。

  晋阳起兵到此时宣告完成,一个令所有中国人都荡气回肠,热血沸腾的帝国从这里旭日东升,一个延续了289年的朝代由此拉开序幕。
日期:2009-05-29 15:45:17

  【长安!长安!】
  1、霍邑大捷
  历史就是由这样一个个偶然的事件串联起来,最后形成了必然的结果。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成就了一个时代。这永远是说不清楚的。
  李渊于太原晋阳起兵,往哪里打,怎么打?

  李渊要出兵南下的话,必须经过与太原近在咫尺的西河郡(今山西汾阳县),管理西河郡的高德儒是个老顽固坚决阻止李渊南下,因而拔掉这颗钉子势在必行。
  西河战役是李渊太原起兵后的第一仗,第一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大业十三年(617年)六月,李渊任命太原县令温大有为参谋军事,并派出两个统兵将领,也就是他那两个“金字招牌”的儿子李建成和李世民(军中称李建成为“大郎”,李世民为“二郎”)。两个人真不是一般的强人,从出兵西河到两个人凯旋归来,一来一回加上打仗的时间没有超过九天,这那里是去作战,分明是去度假。如此速战速决,他们作战的技术含量和高效率可见一斑!(西河郡之战,后面有介绍)

  接下来,李渊在太原开仓救济贫乏,周边群众一看跟着唐军有奔头,大家回家动员动员,参军光荣。一个月内,李渊的部队滚雪球似得又扩充了几万人,为李渊接下来西取长安提供了强有力的兵源支持。
  为确保西取长安无后顾之忧,李渊必须消除来自两个方向的巨大危险。一是来自北方的突厥,刘文静已经和始毕可汗达成共识,暂时稳住了突厥。二是来自左侧的洛阳附近李密的瓦岗军的威胁,这股黑势力也十分了得,手底下猛将如云。
  李密对李渊直取长安是不甘心的,眼红的不得了。而李渊如果这时候跟李密领导的瓦岗军放手一搏的话,是很冒险的。
  李渊正在焦虑之时,突然收到李密同志的来信。在信中李密的口气相当托大,牛皮哄哄,要李渊称臣。作为大隋官场油子的李渊什么状况没有遇到过。小子,跟我玩,你还嫩了点。他给李密回信,信中又故技重施,拿出和突厥老大始毕可汗套近乎的招数。对李密同志很是恭敬,马屁拍到位。好话说一大堆。说李密早晚会成为真正的天子,作为本家,自己甘愿效力,帮助李密完成统一大业。
  李世民说:“李密收到此信,肯定专心对抗隋军,我们可就无后顾之忧了!”
  李渊回信中的一番恶心人的恭维和表白果然收到奇效。李密信以为真,还得意地把信传给将佐们看,高兴地说:“有唐国公的支持,完成统一天下的目标就指日可待了。”

  李密对李渊的信任,让李渊西进长安更加放心了。
  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李渊令四子李元吉留守太原,亲自率3万大军出征,向长安进军。
  西取长安的进军路线是沿汾河东岸南下,直取潼关,消息传到长安后,留守京师的代王杨侑立即派精兵两万驻霍邑(今山霍县),由宋老生统领,阻截李渊西进。与此同时,屈突通率兵数万在河东恭候李渊。
  当李渊的大军行至霍邑约五十里时,时逢秋雨连绵,久降不停,道路泥泞,粮草短缺,而且霍邑地形险要。军粮一天天地减少,李渊于是派遣府佐沈叔安回太原运粮草。这时,军中开始谣传刘武周将联合突厥军队南下,袭击晋阳,一时又不能证实虚实,使得将士们惶惑不安,害怕得要命!被人抄了后路,前面打得再欢也是白忙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