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乱雄》
第32节

作者: 黑暗节度使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三个半大娃子,一男两女在被李破教导了一番之后,成了小店的跑堂迎客。
  开业的时候也没折腾,悄然间便立起了食幡。
  生意嘛,开始的时候马马虎虎,做出来的东西,大部分都进了店家自己的嘴巴。
  不过,不久,当两位巡市,几个人市的看门小吏,开始频频光顾小店,和那年轻的店主越来越熟的时候,小店的名声在人市也就传了出去。
  客人终于多了一些,但也没多多少,毕竟李破从没掩饰,这小店食物的主料是什么,让许多人望而却步。
  不过,小店的收入,还是一天天渐涨,多了一些回头的客人。

  时间渐渐来到大业六年十一月末尾。
  马邑这里,也进入了一年当中最为寒冷的时节。
  此时,宝汤,终于算是进入了马邑北边人市各家商户的菜谱上面。
  因为这个时节,吃的东西非常单一,宝汤,却为各家食谱增色不少。
  很多人,已经开始渐渐习惯了,早晨起来,去打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宝汤,配着店家新出的面饼,吃个香甜的早饭。

  当然,小店的生意越来越好,不但是因为羊杂汤这东西非常适合北方人的口味,或者是口碑已经传了出去。
  还因为,这一年的冬天,米面的价格在逐渐上扬。
  在这样一个时代,冬天里,作为百姓主食的米面价格上扬,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因为官府一般都会在冬天里刻意平抑粮价,以免百姓生怨,而且,秋收过后,不管城里城外,百姓面临都将是一个漫长的等待期,等待下一次秋收来临。
  如果冬天粮价上扬,那么春天又如何?夏天呢?
  其实,这也正是北方各地抵抗灾荒的能力远远弱于南方的原因所在。。。。。。
  但大业六年秋天里,马邑并无灾害,也无战事,粮价却在冬天里就开始上涨,对马邑黎庶的影响,将是非常深远而且巨大的。
  当然,李破不会想太多,他只欣喜的看到,小店的生意,越来越好了,略微有点苦恼的是,新推出的面饼卖出去,有点不划算了。
  所以,之后还想弄点汤饼的心思也没了。
  实际上,也正是羊杂的价格低廉,又能让人饱食一顿的缘故,才会如此的吸引客人。
  此时,米面价格上涨之后,人市里生活在最底层的汉子们,首先就感受到了压力。
  文帝时开始的大仓储粮制度,曾让文帝杨坚自豪的说,可供天下人十年之用,也就是说,大家什么都不干,也能吃上十年。
  可见文帝末年,大仓如何的丰盈。

  但到了大业年间,只六年功夫,官府竟然已是无力平抑粮价。
  当然,这不但是因为这六年间,皇帝折腾的不轻,让国库渐渐空虚的原因,还在于,谁也不敢轻易开仓了。
  岁末,年节气氛渐浓。
  人市越加萧条了,人们大多都回去准备过年了。
  不过各家的生意在这个时候,却都有一个小小的起色。
  主要是人牙手里的活儿多了,富贵人家在过年的时候,都需要增加帮佣的人手,因为粮价的关系,雇人的价格也涨了许多。
  有人牙还找到李破这里,想要让李破去别人家帮厨。
  自然被李破毫不犹豫的拒绝了,流民的身份未除,进城本就不行,再加上,厨子这一行,身在贱役,明年年初恐怕就要上籍,他可不想给自己找不自在。
  不过,他跟白巡市,张二等人来往,还是落在了旁人眼中。
  一些生意清淡的人牙,也就陆续寻了过来,想要在他的名下,挂个字号。
  这在人市上是十分常见的事情,很多人牙,和那些往来于富贵人家府上的牙人比不了,没有那样的人脉不说,本事也不成。
  所以,大多都挂在人市商户名下,虽然商户必然要抽佣,但赚取的银钱,却要比那些孤魂野鬼多上不少。
  不过李破也咬死了没松口,人市上的买卖,他不想沾,到不是他心慈到了这个地步,而是他自觉,确实没那个本事和人脉,跟这些人市里的座商们抢生意。
  在这样一个时节,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好。
  终于,在大雪纷飞中,迎来了大业六年的除夕佳节。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流民们这个佳节自然过的是五味杂陈。
  都是离乡背井之人,聚在一处,看上去热闹,但过不多时,想着那些逝去的亲人,以及远离的乡土,大人开始啪嗒啪嗒掉眼泪,孩子们却不管那么多,吃饱了,便撒了欢的闹了起来。
  李破没那么多的感伤,将羊杂剁碎了,包了一顿饺子,不但让众人哀思稍解,也吃的自己心怀大畅。
  李春也是眉开眼笑,觉得自从懂事起,数这个除夕过的最好,其实只要大哥高兴,她也就会兴高采烈。
  这一晚,李破躺在床上,一边听着李春说话,一边在想着,手里的钱,差不多够用了。
  就算现在不够,等到明年开春,也还有些时日,到时候也总该够了。
  所以,年后,他就准备雇人动工。

  先建房子,让大家都有个住的地方。
  在哪里起屋,他也想好了,就在人市那边儿的小树林里,此事也不需找别人,只需要跟白巡市说一声便了。
  到时候上籍,大家也都是在马邑兴业的人了,难道还能一律没入贱籍?
  他心里也没底,只能是加上去一分分的筹码而已。
  本来嘛,此事还可去找税官打一下商量,但经过碰瓷的事情之后,李破是没这个心思了。

  只占了一座屋子,差点给人真的卖了命,若是换了上籍这样的事情,不定就得给人去杀人放火了。
  他可没兴趣去给人家做这样的狗腿子,或者是死士什么的。
  只是,他想的再多,也顶不上别人轻飘飘的一句话。
  。。。。。。。。。。。。。。。。。。。。。
  新年过去没几天,郡府在热闹了一天两天之后,迅速冷清了下来。
  郡尊李靖,马邑郡的实际上的主人,正躲在书房里,揽书静读。
  他读的是兵书,没办法,自小跟舅父谈兵论武落下的毛病。
  这些年下来,书没少读了,但兵书还是他最喜欢钻研的东西,而且,来到马邑这几年,最惬意的时光,都是在这间小小的书房中度过的。
  李靖长的颇为英俊,长眉细目,头发胡须都梳理的一丝不乱,只是静静安坐于位,便有雍容之气显露于外。
  而这位年届不惑的郡尊大人,身形也并不显得瘦弱,反而看上去很强壮,身形颇为高大,坐在那里,也挺腰如松,再雍容华贵的表象,好似也无法掩盖,他身上隐隐的彪悍气息。
  如此的气质,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拥有的,那是长安大阀子弟的专利,从一出生,他们好像就已经将威严以及尚武的气息刻进了骨子里,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别人,他们的与众不同。。。。。。
  这样的人,必然是时代的产物,天下太平的盛世时节,或是文运昌隆的朝代,都这样的人大批出现。
  而在大业年间,或是往前数上几百年,身具如此气质的人物,却是层出不穷。
  所以,他并不显得过于独特,更何况,他已经开始渐渐迈入暮年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