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乱雄》
第15节

作者: 黑暗节度使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先是让罗三领着,跟新来的守卒套了套近乎。
  当然,再套近乎,也不可能像是跟罗三相交一般,称兄道弟,只是在人家面前混了个脸熟。
  让新来的伍长知道,流民营地中有这么一位人物,关西人氏,很有些勇力而已。
  其他的也无从谈起。
  人家根本不会跟你这样的流民相交,连客气都谈不上。

  不过这样也足够了,李破保证了他的活动范围。
  从城门口,到人市,李破完全可以通行无忌。
  李破试探着出了一次城门,又绕回来,城门守卒们也只是睁一只眼闭只眼,恍如未见了。。。。。。。
  这让李破很是高兴。
  于是,这一日天气大晴,寒风略止。

  李破带着李春,走出了草屋,径直来到北边城墙跟上。
  像恶霸一样,挨排的踢门。
  将一家一家的流民都叫了出来,目的只有一个,将自家周遭收拾干净,严禁在周遭便溺。
  用了三天的时间,李破不但问清并记住了大部分流民的名字,而且给营地中的流民定下了规矩。
  不准随地便溺,拉尿都要到官府临时挖下的厕地去。
  当然,这可不是李破闲来无事,想要在这里称王称霸,在这样一个临时设立的鬼地方,就算你一呼百应,也没个鸟用。
  因为李破恶名渐彰的缘故,这些流民被狠狠折腾了一番。

  估计在这些流民眼中,李破如今比瘦高个,跛子两个在时,还要可恶几分。
  李破可不管这些,他这么做自然有他自己的道理。
  并非只为了让流民营地变得整洁一些,呆的舒服一些。
  他是为了看看流民营地中都住着些什么人,若是再藏着一两个瘦高个,跛子之类的人物,就算不立即除去,也能多加些防范不是。
  而且,等到折腾了一通,他便找到了两个七八岁的娃子,四个三四十岁的中年人,还有两个瘦的脱了形的女人。

  这其实就相当于一次人口普查。
  数了数,营地中有一百二十四人,快要咽气的有七八个,其余都还能勉勉强强苦熬着。
  拜瘦高个和跛子所赐,营地中的人们,从十岁到三十的年龄段上,是一片空白。
  换句话说,老的老小的小。
  而且营地中每天都在死人,如果照这么下去,李破怀疑,到了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营地中还能剩几个人下来?
  据几个城门守卒说,这还算好的呢。
  南城那边也有流民营地,但却是在城外,那里的人更多,足有数百人之众,那里的人死的更多更快。。。。。。
  这是人命贱若草籽的真实写照,李破听到这些,也有些心里发凉,他可不想成为城北乱葬岗中的一员。

  所以,他需要更努力一些。
  城北的流民大多都是马邑郡破产的农户,家中没了成年的男人,不想饿死在家里,只能拖家带口的出来乞讨,不想却被扣在了流民营地之中。
  也就是说,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手中都有着户籍。
  但只要离开了村落辖地,按照隋律,他们也就成了地道的流民。
  。。。。。。。。。。。。。。。
  深冬季节,万物萧条。
  一支小小的队伍稀稀拉拉的出了马邑北城城门。
  跋涉里许,终于来到绕城而过的马邑河边。
  小小的队伍中,李破领头,其他的男人大大小小,还有着两个拖鼻涕的娃子。
  再往远走的话,可能有人便会冻死。
  但好在,马邑河离着马邑城不远。
  其实,所谓的马邑河只是当地人的称呼,由马邑城而得名。
  其实它是桑水的支流,再往北行,或许还会看到苍河的尾巴。
  不过不管是李破,还是其余人等,谁也没那个心情去追根溯源。
  他们都属于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一群人。
  李破能领他们出城,可着实费了不少力气。

  他不但要像城门守卒保证,稍晚的时候,这些人要一个不落的带回去,还要让城门守卒,将这些人的家小一个个登录在册,留了一家家的人质在城里,才能带着这些人出城而来。
  于是,这一天的河面之上,便砸开了大大小小的窟窿。
  这是为了生存奔忙,即便再苦再累,这些流民也是兴高采烈。
  砸冰取鱼,并非是李破独创。
  聪明的劳动人民,早就知道,冬天的河鱼最是好抓。
  但别说他们不能出城,就算是出了城,也不敢这么明目张胆的在马邑城下凿冰抓鱼。
  因为按照大隋的律法,渔猎耕种都有着严格的划分。

  平常人等,上山打猎,下河捉鱼,没人看见也就罢了,一旦有人告发,结果会很不美妙。。。。。。。。。
  但李破领着人就这么做了,因为他想把这个冬天过好。
  他不但要为生计考虑,也要为明春上籍之事,做些准备。。。。。。
  傍晚,李破领着人进了城门。

  他们一个个冻的都脸青唇白的,两个娃子都被人背在了背上。
  但每个人手里,都用麻绳穿起的五六条肥鱼,连两个娃子都不例外,死也不会松手。
  那是活命的希望,一家大小几天的吃食。
  有了这些食物,天气再冷,也能撑上一撑。
  而这个时候,带领他们出来的李破,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和之前已然有天壤之别。
  李破就是他们的救命恩人。
  实际上,在绝境中给人以希望,他们的心情哪里是救命恩人几个字能够形容的了的?

  这个时候,最简直接而又简单的表现便是,没人会走在李破前面,李破的名字,在他们口中,也从李大,李大郎变成了李公。
  活命的人,必有佛心,将来也必位列公侯,这个时期的人们,从上到下,皆都笃信佛陀,宿命论,在达官贵人以及百姓中间,很有市场,所以这个不太恰当的称呼,就落在了李破的头上。
  若是让现在郡太爷听到,肯定要气歪了鼻子的。
  不过,李破自己没多少觉悟。
  只是缩着肩背,尽量减少着身体的受风面积,但身子还是在颤抖不休。
  显然,这位李公也被冻的不轻。
  刚过了城门甬道,一直缩在城门根儿上等候的李春立马跌跌撞撞的跑了过来。
  看着冻的像个鹌鹑一样凑到身边的李春,李破没好气的踢了他一脚。
  顺手将手里的渔获塞到他手里,“太闲是吧,不想活了是吧?赶紧滚回去,这大冷的天儿,若再病上一场,老子把你扔乱葬岗去。”

  李春却是眉开眼笑,拍了拍屁股,拎着鱼就道:“大哥,一起回去,小春给你烧鱼吃。。。。。。。。”
  李破道:“你先回,我这还有事呢。”
  一边说着,一边摆了摆手,让李春带着人先回流民营地。
  而他自己则拎着两条肥鱼转身去了门房。

  做任何事都是有代价的,李破不会认为,如果没有任何表示的话,对自己这种优待会一直持续下去,这种人情需要时常的维护,才能长久一些。
  流民们有人懂这一点吗?有的。。。。。。
  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落在最后,哆嗦着手拉住李破,默默的将自己拎着的鱼解下来一条,塞到李破手里,这才躬了躬身子,调头走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