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依然灿烂-北美宵小教授流氓学官混世录》
第35节

作者: 百草风茂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9-08-24 04:41:44

  倪乐寅想,对助理教授来说,找服务领域的茬,是不会影响晋职的,就说:“他的公共服务水平可能是恰当的。”
  见倪乐寅想结束话题,苏吉尔立即气愤的说:“他的校内服务水平比较差。有一次我要求他代表我们系里任职文理学院执行委员会。他拒绝了我的要求。太不象话了。渊认为校内服务也是浪费他的时间。”
  韩渊接替生小孩的甄星韵已经做了一年原本属于甄星韵的任期。苏吉尔要求韩渊开始一个两年的新任期。韩渊拒绝了苏吉尔的要求。按照规定一个人顶多连续做两年。韩渊建议苏吉尔去寻求特别批准,结果苏吉尔只得到一年的允诺,而韩渊把这一年也做完了。这样的委员会里几乎没有助理教授。统计系的老人们都是懒汉。躲在自己系里的小天地里胡说八道很在行,跟其他系的人一起辩论是千万个不愿意。笨嘴笨舌的苏吉尔哪里指挥得了倪乐寅和阿诺德,就连约翰也指挥不动的,也只能用一用助理教授了。

  见没有人搭腔,苏吉尔接着说:“渊做研究很认真。其他的事都是打马虎眼。他在文理学院执行委员会里做事的时候,总是一言不发!”
  倪乐寅问道:“你怎么晓得渊不说话的?在执行委员会里,我们系就渊一个代表。你又不在场。是不是哪个其他系在场的教授告诉你的?”
  苏吉尔答道:“我确实不在场,也没有人告诉我渊在执行委员会的表现。你看在平时系里的会议渊发过多少言。绝大多数他只是听我们讲,偶尔才说几句没有用处的话。遇到讨论的时候,渊就是这么一个自私胆小懦弱的人,哪里愿意为系里贡献时间。这么一来,在执行委员会里他肯定是说的更少!我晓得执行委员会就他一个是助理教授!其他的委员都是有终身教职的!为了不得罪他们,渊他哪里敢多话。但是他为了自己的利益不说话就是对我们统计系不负责任。我强烈的感觉到这是渊严重的失职!”

  苏吉尔在大场合是很少说话,一出口大多数就是俗鄙之语。他以为韩渊跟他一样。今天这一大套理论让倪乐寅刮目相看。
日期:2009-08-24 04:43:18

  倪乐寅笑道:“这么说你是猜的了。”
  苏吉尔正色道:“我们做统计的不就是天天猜来猜去吗?你怎么不晓得估计就是猜测,这叫受过教育的猜测。我刚才的结论都是根据渊平时的表现来猜测的!我有五年多的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得出的估计应该是非常准确的。”
  倪乐寅笑道:“你估计渊在执行委员会里说过的句子是零。这是一个置信区间的下限,要是你再给出一个置信区间的上限我就佩服了。”
  阿诺德说:“不管怎么说,我认为,渊对系里的贡献是很少。他只晓得关起门来做研究。拿终身教职,他是在梦想。连涨一点工资他都不应该想。”
  阿诺德一样关着门。除了约翰外,统计系没有一个教授不是关着门的。敞着门的约翰做的研究都是小儿科的咨询项目,那是应用,哪是研究。再说系里排给韩渊的事情他哪一件没有做好。学校周末的各种活动,韩渊参加了很多。
  学校的活动都是几个助理教授,还有约翰和苏吉尔在充数。有一次院里举办返校节,院长副院长都出席,苏吉尔觉得系里的资深教授如果能出席就更能体现自己对节日的重视。苏吉尔磨来磨去终于磨得倪乐寅和阿诺德都同意参加。在活动那天,倪乐寅和阿诺德都没有现身。倪乐寅给苏吉尔打个电话说自己要接待一个远方来的教友。阿诺德是半点音讯都没有。苏吉尔气得七窍生烟。

  倪乐寅曾经为了尊重阿诺德和玛丽,把五年计划的稿子先交给阿诺德和玛丽过目。一个星期之后,玛丽找到倪乐寅,提了自己的意见。三个星期之后,阿诺德跟倪乐寅说,他没有一点意见。
  所以阿诺德是把批评自己的话用到韩渊身上。看来整人真容易,把自己的缺点拿出来往别人身上一扔就可以了。这叫以自身之错,来治他人之身。
  倪乐寅不痛不痒的说:“渊可能应该为系里多作贡献。”
  苏吉尔扫了一圈,见大家没有挑起新的话题,就说:“我们基本上完成了任务。休息一会。回来再发表补充意见。”
日期:2009-08-24 04:44:39

  倪乐寅走到楼底下吸烟区抽了一支烟。他已经好几天没有抽烟了。就因为那次昏倒,妻子哭着求他戒烟了。但是他想破戒,因为他需要仔细的想一想。
  阿诺德太狠了。金庸大作《倚天屠龙记》里的灭绝师太也没有这么狠哪。他更象《杀手》游戏里奥特˙梅耶尔(Ort Meyer)教授克隆的终极杀手代号47。阿诺德连工资都不给韩渊涨。倪乐寅在系里混了三十多年了。两年一次涨工资是从来没有见到任何被否决过。这一点要坚决反对,否则会把韩渊逼疯的。而且这不涨工资不是阿诺德的主要目标,所以我反对没有什么关系。

  约翰根本不晓得大学教授是干什么的。写文章是对学校是最大的贡献,尤其是登载重要发现的文章。要么暴发文章(publish),要么暴尸荒野(perish),这是大学教授的仅有的两个选择。这是人人都应该晓得的常识,约翰肯定听说过,但是对他就是耳边风。
  约翰自己就嗜文章如命。倪乐寅朋友的一个博士后只咨询了约翰一个小问题,你就盯上人家的文章,一定要把你名字放进去。那是一篇数学文章。约翰大概只熟悉一点点微积分和线性代数了,用得都不熟。那文章里面的东西,尤其是抽象代数的部分,约翰一窍不通。“群环域模”,对约翰来说跟甲骨文没有什么两样。而且有一次倪乐寅说漏了嘴,不小心说那些只能上三流四流的应用性文章是没有影响力的,把身旁向来温和的约翰气得暴跳如雷,几乎要和倪乐寅打起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