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轨迹》
第23节

作者: 斯旺的猫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在想麦可妈妈大概和我妈都是同样的困境。我们家是我爸的钱要养两个家,麦可家估计是他老爹每天种地实在赚不了什么钱。有这么多的孩子要养活,还要攒钱给孩子上学,所以除了省大概也没有什么好办法。省都成了他们这一辈子人的基因了。从这个角度看,你大概要更多理解麦可妈妈才好。她大概也真没有什么恶意,也没有想和你对着干的意思,只是受不了你的大手大脚而已。”
  “可我也没有大手大脚,我只是正常消费而已。”王晓青不能得到自己好朋友的理解,很不开心,禁不住叫了起来:“哎,你知道吗?他们在这儿,我连衣服都不敢买。有次买了件旗袍,快1000元,在回家之前我把标签给撕了下来。麦可妈看到了,拿手捏了半天布,然后问我多少钱。我报了300多。他妈说就这种布根本不值这个价。我在心里想,还有设计呢,还有品牌呢。现在你知道我的感觉了吧?我花的钱是我挣的,但我还必须得到她的认同。凭啥?”

  罗江这才发现她和王晓青讨论的是两个话题。罗江看到的是麦可妈妈节俭成性的由来,而王晓青则需要和两个自身习性完全不同的人生活在一起。而且,节俭的人自觉自己站在道德高地,更以长辈自居,可以任意评价比自己小的下一辈。
  罗江扪心自问,如果自己处在王晓青的位置,可能也未必有她处理得好。
  两个人在一起感慨了一番,最后得出一个结论:结婚一定要门当户对。年少时,都以为结婚只是和一个人结婚,进入婚姻之后才明白结婚哪里是两个人的事?结婚是要和对方、对方的家庭甚至是家族的结婚,如果不能门当户对,那会凭空生出许多烦恼,为后面的生活埋下长长的爆炸引信。
  有一天,当两个人感情没有那么稳固,或者双方都进入倦怠期时,这引信上的火就会很快燃烧,直到引爆火药,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一起炸翻。
  王晓青前一段时间的生活就是引爆了一个小丨炸丨药包。麦可爸妈走了,她以为这引信已经折除了,但其实丨炸丨药还在那里,引信还在等待点燃,只是谁也不知道会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被点燃。

  彼时的王晓青和罗江也不明白这是她们这一代女性的集体命运,看上去既幸福又自由,而实际上这生活既不幸福也不自由,充满了一个又一个需要拆除的丨炸丨药包。
  不过,没关系,只要丨炸丨药包不爆炸或者威力不够大,生活就会继续。
  王晓青为她的公婆烦恼之时,罗江的心情却愉快得很。报社里工作很顺,房子也租出去了,她想用周末去公寓附近找个好一点的酒店。爸妈和大姐小外甥同来的话,只能让老人家去住酒店,她和大姐带小外甥住在公寓里,因为小外甥东西比较多,跑来跑去也麻烦。
  最后,罗江决定让爸妈去住公寓附近一个二星的酒店,她去看了一下觉得还说得过去。最主要是价格,100多一晚上自己还是能负担得起的。
  在交定金之前,罗江还是决定打个电话回家问问爸妈商量的结果,没有想到,妈妈上来就说:“你爸说不到深城啊,什么时候你结婚了在深城办酒席我们就去哈。”

  罗江满腔的热情被兜头浇了盆凉水:“你们来不来深城和我结不结婚有什么关系?如果我不结婚那你们就不来深城了?”
  听到女儿在电话那头发脾气,罗妈妈赶紧安抚自己的女儿:“你爸和我就觉得你那边房子又不大,过年家里好多事,我们走了就没有人张罗了。”
  “那些人和事,你不在家,就不要做了呀。过年出来,我们可以到处走走,深城这边又暖和,天气又好,你不用在家每顿做饭,可以趁着过年休息下多好。”罗江说着说着觉得自己的火气又上来了。
  ”好了,好了,我们知道你的心意。”罗妈妈在电话里安抚自己的女儿:“我和你大姐商量了一下,她带着小宇过去和你一块过年。怎么样满意了吧?”

  “”可我还是想让你们过来看下我呀。都一年了,你们不想我吗?”罗江换招数了。开始撒娇。
  “当然想了,不过这样经常打电话,就和见到你一样。再说,让你姐他们去看看你,也挺好的呀。”
  “哎呀,来吧来吧。”其实罗江想把妈妈叫出来过年就是期望妈妈能从过年的烦忙中解放出来,但是她发现让妈妈放弃习惯的生活其实很不容易。
  “哦,不早了,我要去接小宇了,回头再讲哈。”罗江本来还想说点什么,听到妈妈很忙,只好放下电话。
  爸妈不能来,大姐和小外甥能来,其实罗江心里也很高兴。一来不用回家了,不用和那些亲戚扯那些你啥时结婚的废话;另外,她一直都想把大姐叫出来,也是想让大姐看看另外的世界不同的人还有不同的活法。
  大姐在省城的一所学校读的大专,在当时能考上大专其实都不容易,成绩要很好才行。在罗江看来,大姐走错了两步,一步是没有想办法留在省城,而是回到了县城;另一步则是回来以后又那么早结婚生子。又遇到了前姐夫那样的人,一步错步步错。
  罗老大有时也想抛下一切出来,但看看年幼的儿子又觉得没有足够的勇气出来。罗江去年回家,觉得30刚出头的大姐看上去老了许多,看上去一点也不精神。
  罗老大年轻独居,又带着个三四岁的儿子,想要在这个小县城里再嫁很不容易。前姐夫在黑道有些朋友,早就放出话来,谁敢找我老婆我就找人打断他的腿,所以基本上罗老大还呆在老家就别想再嫁。
  拖拉机厂经营得越来越差,最近几乎停产。厂里不开工,就只发基本工资。罗老大发现再呆在家里,可能他们母子俩吃饭的钱都要找父母要了,这是自尊的罗老大绝对接受不了的事情。
  所以接到罗江的邀请之后,罗老大就第一时间表示同意去。即使父母不去,她也打算去妹妹那里走一走,她要给自己和儿子找到一个好出路。可能的话,她期望在深城开启一番新的人生。

  到了年二十八,罗老大带着儿子小宇飞到深城。父母不来,罗江和姐姐睡大床,给小外甥买了个小型的充气床垫睡地上,反正深城冬天气温最低也有20多度,也不怕冷,小朋友高兴坏了,在床垫上蹦来蹦去,开心的很。
  2002年的深城,一到过年时,大街上就没有多少人,也没有多少车。大街上没有一个人影,这个城市似乎突然停摆了,随处可见的沙县小吃、潮汕粥店及凉茶店都关得紧紧的,只有风、落叶飘零在街头。偶而会看到一两车或者一两个骑自行车的的人匆匆走过街头,绝大多数商店都关门了,只有像沃尔玛、山姆会员店或者岁宝百货这样的地方才会坚持营业。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绝大多数从全中国各地来的深城人都回家了,即便是那些“候鸟”老人。因为深城冬天特别暖和,有一批北方老人就将家安在深城,每年大约10月他们就到深城,次年四五月再离开,以便避开暑热,因为他们与大雁北飞南飞的时间大致相若,就被称为“候鸟”老人。即便是这些像“候鸟”一样的老人,也会在年前火线回家,和亲戚朋友聚会过年。更不要说那些在深城开小吃店、小饭馆以及洗脚屋及咖啡馆的大小老板及服务员们,一年在外忙到头,到了快过年的时候,哪怕知道继续开门能赚很多钱,也会果断地收拾好东西,准备好回家给老人和孩子的礼物,挤上那班回家的列车。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