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轨迹》
第17节

作者: 斯旺的猫
收藏本书TXT下载
  罗江想了想,在深城除了王晓青可以谈钱之外,也就只有以前报社的曾姐和她谈过如何管钱,要不干脆再和曾姐联络一下?
  罗江的长处在于她决定要干的事情就没有什么可犹豫的。而且只要是她不懂的事情,她都会到处找书或者找人请教。她给曾姐打了个电话,开门见山就是要找曾姐请教投资的事情。曾姐是个爽快人,何况她也一直都喜欢罗江。两个人周六就在罗江公寓附近一家茶楼喝早茶。
  罗江有一年多没有看到曾姐,见面之后发现她似乎更精神了点。喝茶时,罗江才了解到曾姐的家庭,她老公也是上海人,两人是大学同学,现在在一家证券公司做高管,平时和周末都很忙。女儿去了国外读高中,两边的父母都过得很好,他们两口子的主要任务就是挣钱。大约在罗江走了没有多久,因为报社赚的钱不算多,还要熬夜,曾姐已经从报社辞职,变成了一个专职的房地产投资者。

  1998年之后,港股大涨了一次;其后,A股也跟着大涨了一波。但到了2001年,股市的日子不好过,曾姐将股市的资金抽出来,开始在华强北买铺和买房子。现在曾姐在华强北的铺位收入一个月都可以达到五六万。眼下,她主要买小户型公寓。
  上世纪末,深城的旭飞小户型公寓,首开中国小户型楼盘的先河。旭飞实业有限公司1999年开发旭飞花园,2000年开发旭飞华天苑,2001年开发旭飞华达园。旭飞地产连续三年开发三个小户型公寓楼盘,推向市场6000余套小户型,被业界誉为“深城小户型大王”,成为当年“深城小户型第一品牌”。旭飞地产在小户型住宅开发中推出的15-22㎡极小户型,成为中国极小户型的鼻祖。
  旭飞华达园位于罗湖区布心片区翠竹路与太安路交汇处,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00平方米,容积率7.0,总户数2160户。共5栋高层,京都阁、东京阁、九州阁、银座阁、富士阁。户型为20-58㎡单房、1房、2房。该项目2001年9月12日开盘,最小户型20㎡。
  上个月,曾姐就在华达园买了十个小户型房子,反正一平方米才3000多元,首付一成,可以找银行贷款九成。这些小户型都是精装修房,一旦交房就可以出租,就拿租金供楼好了。这样,过不了几年,这些房子供楼结束之后,单靠房租就可以过得很好啦。

  “所以,眼下股市不好,我建议你不要进股市。你也去买个小户型,反正你只要出首付,你在深城又有固定收入,贷款不成问题。”
  “可是报社离罗湖那么远,买了我自己不能住。我现在租房子还要花钱呀。”罗江现在最想的是可以有个自己的公寓楼住。
  “听我的没错,以深城的实力房价终究会上涨的。每天都有那么多的聪明人跑到深城来,可房子只有这么多,房价怎么可能只有这么便宜?我爷爷当年在上海买的房子,后来涨了十几倍。那时的上海也像现在的深城一样,全国各地的聪明人都来淘金,所以房价才会涨。你现在花这么少的钱,就可以拥有一套小房子。将来房价上涨了,你也可以卖掉获利呀。不要只看眼前呀。”
  罗江前段时间做版时,依稀看到有个香港人在旭飞花园一下买了19个小户型。当时还在那里想这人真有钱。没有想到,在自己的熟人中也有这样的有钱人。

  但曾姐说:“我其实不算有钱人啦,因为现在国家政策要鼓励房地产发展,自己拿一到三成,银行拿大头,就是鼓励老百姓从口袋里掏钱出来。做投资要看趋势,不能埋头只做事。你看,你现在有个最大的好处是在编房地产报纸,你可要利用现在的工作让自己早点致富哟!”
  罗江闻言心动,看来报社的工作不仅是给自己赚点版面费的,更要学会利用手边的信息赚钱呀。
  罗江是行动派,向来说干就干,问明了曾姐周末也没有什么事做,两人决定现在就去看房吧。
  到了售楼处,售楼小姐替罗江算一算,加税费总价七万多。因为罗江的户口还没有迁到深城,只能首付三成。首付三成加税费也就两万多左右,余下5万贷款两年大约每月不到2500元,以罗江现在的月收入完全没有问题。罗江最后选了贷款四年,一个月需要还1250多元左右。她还是不愿意借太多钱,觉得压力太大。罗江算了一下,自己的基本工资可以够房贷、房租还有吃饭了,就算过年休假只有基本工资也应该问题不大。

  买了房,中午罗江又请曾姐去吃了一顿饭,感谢她对自己的引领。
  事实上,罗江除了与曾姐共庆自己成为有房之人,她也不知道该向谁去说。罗妈妈和大姐二姐她们自然会为自己高兴,但一听到她贷款买房可能又会为她发愁,没准妈妈又会来一通关于早点结婚的说教。王晓青倒是可以说,但罗江一想自己买的小房子,再想到王晓青那个带着小院的两房,她觉得自己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所以,当晚拿着合同书在床上翻看时,罗江对自己说:“加油啊,你可千万不要生病。不能上班的话,可没有人替你还房贷,替你出房租啊!”
  公平地讲,公公婆婆的到来,如果能让王晓青觉得自己的忍是值得的话,那就是章麦可脸上的笑容。
  和麦可在一起十来年了,早期的麦可一直是沉郁而搏命的。他自知家境不好,在潜意识里觉得如果不努力的话对不起老爹老妈。老爹无论日晒雨林,总是在劳作;老妈则天天趴在缝纫机上,无非也就是想多做两件衣服,攒钱盖房子让儿子们将来好娶上媳妇。最近这一两年,买了房子,自己和老婆的工作都比较顺利,现在又能让父母和自己一块生活,享点清福,可以回报一点父母,他还是很高兴的。

  他借着照顾王晓青的名义将父母叫过来,一方面确实也想让王晓青回到家里有口热饭吃。但等到母亲来了以后,他发现几乎不可能。因为章妈妈久居湖南乡下,会做的无非是家常小炒。湖南人做菜无辣不欢,章妈妈每道菜里都要放点辣椒进去。
  而王晓青和章麦可在深城呆了好几年,深知这地方不能天天吃辣椒,要不然接下来就要带着上火的老爹老妈去喝凉茶去火了。无奈章妈妈不放辣椒就觉得自己不会做菜。王晓青下班回来,挤了半个多小时的公共汽车,再看满桌辣椒不免觉得扫兴,但老人家已经做好,还不能不吃。当然,她在饭桌上的无精打采,一家人全注意到了。她就用土语问儿子,是不是菜不好吃。章麦可就在那里用土语叫老爹买点排骨放点玉米炖给王晓青吃。

  王晓青带听不听,谁知道老爹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王晓青不许他拔花种菜,听他对儿子说:“不要太惯你媳妇,我们能吃她也能吃。”章麦可一听就急了:“她刚做完手术,哪里能吃这么辣的菜?”王晓青装作听不懂他们的对话,扒拉几口白饭就走了。
  老爹没有吭声,第二天饭桌上果然有了玉米排骨汤,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可能麦可妈妈从来没有煲过汤,味道真是不敢恭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