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那个别样的江湖》
第25节

作者: 孔二狗
收藏本书TXT下载
  肖开元取了那快速照片儿后沿南京东路向前走了几步,跳上了南京东路步行街观光游览的小火车——他在上海生活了27年,还没乘过这东西呢。据说开这小火车的司机看着眼前这个西装革履说着上海话的男人跳上了这小火车后,也盯着他看了许久,肯定在想:我这么多年就没拉过上海人!你这岁数、你这打扮的上海人,我更是从没拉过!
  肖开元不管别人怎么看他,继续两眼无神的看着前方,看着这个熟悉的城市,看着路上那些快乐的陌生的人们……
  他心里憋屈。
  第二天一早,肖开元就接到了骆三郎的电话:中午别叫外卖了,咱们上海公司的总经理黄真中午请你、我、Kevin咱们三个人吃饭,你叫她Rachel就可以。

  肖开元懂:这是老板要认识一下自己。虽然进了公司已经3、4天,但肖开元还始终没见过这黄贞的庐山真面目。据说,她是个香港女人。
  中午吃饭时,肖开元认真的打量了一下黄真:这是个40左右岁的香港女人,看样子还没结婚,大概165cm,又干又瘦,典型的香港人身材。气质虽然很好,但是长相一般,而且脸色苍白且没有血色。
  不知道怎么,肖开元觉得:她倒是跟骆三郎看起来般配。肖开元想想就想笑,但是还不敢。
  席间,潘东子向黄真屡献殷勤。按理说:一般人对如此奴颜媚骨的人反感才对,但据肖开元观察,好像黄真并不是很讨厌潘东子的那些能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奉承。每当潘东子说话的时候,黄真总是认真的听,偶尔还会大笑。
  也难怪黄真会喜欢潘东子,去年年底潘东子所在的部门的人全跟着部门经理出去开公司了,就这潘东子留了下来,这长达8年的忠诚,足以让黄真对他另眼相看。当然了,也有可能是带着几乎整个部门出去开公司的那位兄台根本就不愿意带这潘东子一起走,但这也无关紧要,黄真更在乎潘东子留下来这个结果。而且,老板是希望有个能干活儿的人,这人是否招人讨厌,老板可能并不是十分在意。

  “Leo,最近招聘的情况怎么样儿?”
  “这不今天下午还有来面试的么,下午Kevin和Eric还要面试,一个华师大的研究生。”
  “恩,现在招聘比业绩还重要。你们部门可以有一个季度、两个季度甚至全年度的亏损,这都没问题,咱们公司还有其它利润中心的可以弥补,但是人员招聘是重中之重,你一定要在两个月里组建好完整的团队。”
  老板的想法就是和正常人的思维逻辑不一样,在像MIF这样顶级的咨询公司当区域老板的人的思维逻辑更显得与众不同:在人和利润间选择,她居然选择人,而且当着众人的面儿,就跟骆三郎表明了可以允许短期亏损的态度,够有魄力。要知道,咨询公司最大的支出就是人员工资,像是骆三郎这样的利润中心如果人都招聘齐了,一年下来,光人员工资和福利,公司就至少得支出500万,这是个相当沉重的负担,如果业绩不佳,那可真够恐怖的。可黄真就明确表示:要人,宁可背上这负担。

  “亏损的可能性倒是不大,但是招聘难度倒不小。”骆三郎看来也挺怕招聘这事儿。上海滩这么大,这么多人,但是要找到符合条件的人,难度还真不小。
  “该找猎头找猎头,费用都不是问题。”
  “呵呵,就算是要找猎头,那要是想要找像肖开元这样成熟的人才,还真是不容易。”骆三郎还不忘在老板面前夸肖开元几句。
  肖开元挺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你是哪里人?”黄真问肖开元。

  “上海人。”
  “我以前在英国读MBA的时候,老师说:本地的员工通常是全公司里工作最不认真的,通常外地人才认真工作,因为外地人生活压力更大。”黄真开玩笑呢,她面前这三位全是上海人。
  “按你这么说,那完了,我们三个全是本地员工,而且,现在我们整个团队,也全都是本地员工。”骆三郎把话接过去了。
  “哈哈,所以我得多盯着点你们。”
  “盯吧!”
  “如果有比较不错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合适的人选,你也尽管招聘,咱们可以承担他们的房租。我觉得,像你们这么大的一个团队,文化必须要多元。不仅是外国人,外地人也可以多招聘一些啊。”

  简单的一顿午餐,肖开元对黄真的印象相当不错,俩字:大气。四个字:女中豪杰。
  黄真有香港高级经理人的一个习惯:喜欢用马来西亚人。席间,肖开元已经听出来了,现在公司里的三个和骆三郎平级的人中,有一个香港人,一个大陆人,一个马来西亚人,而且,近期,可能还会有一个和骆三郎平级的马来西亚人进入公司。肖开元也知道为什么香港的经理人喜欢用马来西亚人。第一:文化接近,马来西亚的华裔基本粤语都过关,而且马来西亚人的英文普遍不错。第二:工资要求不太高,远比那些欧美员工的工资低,而且欧美员工普遍慵懒,相比较而言,东南亚的员工就勤快多了。第三:这也是最重要的:如果要在两个同等资历和能力的人中选择一个部门经理,那么一定会选外籍的而不选中国的。为什么啊?种族歧视?华人歧视华人?肯定不是,那是因为:要让中国人领导这个团队,那么,两三年之后,这个团队完全就可能变成了一个公司,集体出去创业了。如果把这个团队交由外籍人士领导,那么这个风险就降低了太多。

  “听了没,Rachel说了,招聘是重中之重。今天下午,你们面试那个,多聊聊。”骆三郎不忘嘱咐肖开元和潘东子。
  肖开元这一整天都在看自己做的标书,因为他要用英文来讲这个东西,他英文再好也不是母语,也得准备,肖开元从不打无准备之仗。到了下午4:00,肖开元桌子上的电话响了,面试的来了。
日期:2009-07-13 09:56:15

  会议室里,出现在肖开元面前的是一个戴着眼镜的小伙子,有些腼腆,穿着还像是个学生。

  “你好。”肖开元挺礼貌,他看到了眼前这略显紧张小伙子就想起了当年的自己。
  “你好。”
  “别紧张,咱们就是聊聊天。呵呵。”肖开元笑笑。
  “呵呵。”这小伙子也朝肖开元笑笑。

  “要么,介绍一下自己?”
  “哦,好……用中文还是英文?”
  肖开元乐了,这小子肯定是面试了不少家公司:“……你随便吧。”
  “啊,我叫刘云……”有的选,刘云肯定是用母语。
  这时,潘东子拿着个黑色本子进来了,上来就用英文打断了刘云的自我介绍:“你能用英文介绍一下自己吗?”
  “哦……”刘云停下来了。
  “……”刘云开始用英文介绍自己了。
  肖开元听刘云用英文介绍自己时,想起了自己上初中高中时背诵课文。这刘云,肯定自己背过自己这简历。

  潘东子自然也看得出来刘云是在“背诵”,所以潘东子不断的用英文打断刘云这“背诵稿”。
  其实英文这东西,在学校是基本学不来的,尤其是口语,要么是要有在国外的生活经历,要么就是工作语言,不得不用。只有成天用的人才能说的好、写的好。同样两个毕业生,一个英文水平很高但进了国家机关,另一个英文水平一般进了外企,也许只要几个月,后者的水平就会超过前者。这刘云,显然还没怎么用过呢,怎么可能说得好?
  经过潘东子几次提问的打断,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满头是汗。
  “别紧张,英文不过是个工具,相信你的基础不差,只要多用用就好了,咱们还是说中文吧。你的简历上说你曾经跟你的导师做了几个课题,能介绍一下吗?”肖开元打了圆场,他看这孩子实在是太紧张。
  “恩,有过。”这刘云看样子还没缓过神来。
  “那介绍一下吧?”
  “这是我以前做的课题的资料。”刘云从包里掏出了厚厚的一摞A4纸,起码上百页。

  肖开元接了过来翻看,潘东子继续追问刘云的一些相关的专业问题。
  肖开元听着,潘东子的问题问得都还不错,这刘云回答的也挺好。听得出,这刘云在学校,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不像是那些成天魔兽劲舞团的。
  但是刘云做的那几个课题,可能就差一些了。肖开元看刘云做的东西,大概就像是柳大华去马路边上看俩老头下象棋,马拉多纳来看中国足球。有点儿不堪入目,不过差归差,肖开元也能看得出,这刘云是缺乏良师指导而已,还是极具潜力的,刘云就像是在少室山上的段誉,有一身超强的内力又会六脉神剑,但是不知道如何施展。
  潘东子问得差不多了,看样子潘东子对刘云的专业知识也比较满意。

  用母语回答问题的刘云也恢复了不少自信。
  肖开元最后问了他一句:如果录用你,你有什么要求没有?
  “别的问题不大……但上海户口不知道……”看来这孩子要求还真不高。
  “那不是问题,还有别的问题吗?”
  “没别的问题了。”

  “一周内,我们会给你通知。”
日期:2009-07-13 09:57:16

  十四 面试(四)
  肖开元认为这人还不错,面试完就和潘东子一起去了骆三郎的办公室。
  “刚才面试的那个怎么样?”
  “英文有点差。”潘东子从来都是先说缺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