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红尘往事》
第7节

作者: 拉钩钩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父亲住院的这几个月里,母亲为了给父亲治病,到处借钱,父亲病逝的时候,家里已经债台高筑,欠下了两千多元的债务。你或许会说,才两千元,就是债台高筑么对于1982年的人来说,这确实不是个小数目,尤其是对这个刚刚失去支柱的孤儿寡母来说,更是遥不可及。从这我们也可以知道,当时,程飞家里的日子窘迫到了什么地步,家徒四壁,一无所有。每天都会有不同的债主到他们家来要债,而是他们又怎么能还得起,家里出了这个房子,还有什么

  他们孤儿寡母每天都是在恐惧,饥饿和泪水中度过。
  家里早已没有了吃的,一家人面对饥饿无能为力,还好附近的邻居对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将自家的吃的拿出来给他们吃,他们就这样坚持了下来。面对贫穷,他们无能为力!

  时下正是改革开放的第四个年头,联产承包制早已在农村盛行。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很多家庭都已经过上了幸福充裕的生活,然而,就在这时,他们家却陷入了万丈深渊般的谷底。程飞最怕的就是过年,在这个时候,比人家的孩子会穿上新衣服,一家有说有笑的围着饭桌吃饭,只有他们家,一贫如洗,在寒冷的冬夜相拥而泣。
  终于熬过了冬天,熬出了正月,母亲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他不想在独自一人照看这个家,照看三个孩子,承担巨大的债务,在她看来,这一切都是无法承受的重担,靠她自己一个人怎么可以,他决定再找一个男人,与她共同分担。对于再找男人,母亲还是很慎重的:他必须能接受三个孩子,并且愿意与他们共同生活,必须要老实稳重,当然了,处于家里债务的考虑,这个男人还要有一些积蓄。

  就这样,在程飞父亲的朋友的介绍下,母亲见了一个男人,而这个男人最后成了他的继父。在阳光明媚的五月一,他们登记结婚,继父从此正式和他们共同生活了。继父还是有些积蓄的,尽管不算多,再还完债务后,继父又给几个孩子添置了些新衣服和自行车,当然积蓄也就所剩不多了。
  程飞的继父像那个年代的大多数人一样,诚恳老实,他对几个孩子特别好,从来没有打过他们,即使是骂,也是很少见的。记得有一回,村子里的一个孩子叫程飞“野杂种”程飞气急了用板砖像孩子的头砸去,时候孩子的父母找上门来算账,即便如此,程飞继父也没责骂他。随着继父的到来,他们家终于又过上了平淡却又幸福的小生活。继父是国企的一名临时工人,在每周六日休息的时间,他都会尽可能多的帮助母亲做一些事情。

  由于父亲的去世,姐姐早已辍学回家,靠着编织竹筐补贴家用,弟弟还小,还没有上学,只有程飞在上小学。然而他们家的生活,跟别人家是没得比的,天壤之别,可是程飞并不这么想,他觉得很幸福了。程飞的想法跟《三毛流浪记》的三毛不谋而合。三毛上学的时候,老师曾经问过一个问题幸福是什么当然对幸福的定义,因人而异,有的小朋友说是有很多好吃的,有的说是有很多好玩的,有的说有好多好看的一副,三毛的回答却只是“能吃,能喝,能读书”程飞想要的幸福也不过如此,然而生活往往是不公平的,程飞连这样小小幸福的权力,都被剥夺了。

  程飞还有个大伯,是父亲的亲兄弟。对于多数的亲兄弟来说,都会相互照顾,彼此帮助,然而面对程飞的大伯,父亲也很是无奈“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在程飞的父亲还没有病逝的时候,大伯三番五次的对他们家进行挑衅。面对大伯的欺负,父亲除了无奈还是无奈。父亲病逝后,大伯更是没又对他们有过哪怕一点帮助。当然,没有谁天生就应该帮助你,所以也不能怨恨大伯。可是可恨的是,大伯不但不帮助我们,反而经常暗箱操作,让村民们诋毁程飞一家。
  特别是继父来后,这种情况更是变本加厉。
  在伯父看来,父亲的改嫁是在羞辱他们程家,是败坏家门的事情,他当众宣布与程飞一家一刀两断,背地里却也不安分,不断地怂恿族人们欺辱程飞一家:半夜会有人往他们家院子里放地上扔砖头;有的人则在父亲的背后指指点点,说三道四;还有人觊觎他们家的农作物,去地里偷东西;更有的人过分到直接到家里来撒野,他们说母亲的改嫁使得父亲没有了老婆,父亲的坟现在是光棍坟,成家的坟地里怎么允许有光棍坟呢,他们说,如果程飞一家不把坟墓搬出去的话,他们就把父亲的坟刨了扔了……

  就这样得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就这样被粉碎了,各种各样的麻烦不断找上门来。他们一家人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别人家的日子过得富裕又充实,而到了他们家,一个平平静静,安安分分的生活都是奢望为什么人们总是找尽各种理由来折腾他们一家在这样担惊受怕,惶恐不安的熬过两年后。
  继父的忍耐限度终于到了极限,他跟母亲提出要举家半天到他的老家去。生活了这么多年的地方,说搬就搬。母亲一开始是不乐意的,然而考虑到这的生活,母亲还是无奈的同意了。家里的东西和人是可以搬走的,房子却不能搬走,当程飞一家搬走了,大伯的阴谋也就得以实现了,没错,他就是为了这个房子,才不断的欺负程飞一家。
  当时是1985年,程飞以优异的成绩得到了全镇第一名,他得到了人生第一张奖状。那一年姐姐17岁了,当她知道她们一家要举家搬走时,他找到了她的弟弟程飞,她对程飞说,父亲走了,留下三个孩子和母亲,她是家里的老大,本来应该撑起门户的,无奈他是女儿身,嫁人是早晚的事,这样的重担就落在了程飞身上,她们不能让这个门户就在这个村庄消失了,而且,程飞现在的学习很棒,继父的老家在偏远的山区,教育水平肯定很落后,姐姐不忍心让程飞这个学习的好苗子就这样浪费了。从小程飞最听的就是姐姐的话,既然姐姐这么说了,程飞当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就这样,继父带着母亲和弟弟搬走了,留下程飞和姐姐相依为命,他们靠着姐姐编织竹筐来过活。小学毕业,程飞不负众望,考了全镇第一名,他就这样进入了重点中学。初中毕业,他同样以有意的成绩考上了重点高柱,然而以他们现在的家庭情况,他那里还上得起高中在生活的压力下,他不得不选择了中专。当时的中专其实是很不错的,毕业会分配工作!
  程飞的老师对程飞的选择也是很无奈,在他看来,以程飞的水平,如果他上高中的话,将来肯定能考上大学。
  1989年9月,程飞入学了,来到了他将要呆四年的中专。他的姐姐是在十月份里一个阳光明媚,秋高气爽的好日子里结婚的。程飞回来参加了他最敬爱的姐姐的婚礼,酒席其实相当简单,然而,对于姐姐来说,她是幸福的,他最爱的弟弟终于考上了中专,而且还分配工作,在她看来,这时弟弟最好的归宿,她的辛苦没有白费,弟弟是他的骄傲。其实在那个年代,考上中专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甚至比考大学还要难,姐姐的自豪理所应当,她靠自己的双手,供养出一个中专生,过么自豪。姐姐在把一切安顿好之后出嫁的,她知道在她出嫁后,就无法照顾弟弟了,于是她为弟弟存了四千块钱,供弟弟上学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