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渐去,那年那月已成往事》
第51节

作者: 南宁溪水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刘金荣眨了眨眼睛:“真的呀?”
  张清之点点头:“我们修这条铁路,全是在山里钻,根本不走平溜地方,就算是修好了美国佬和大鼻子也看不见。他们在天上有什么星星,天天在咱们脑袋上面转悠,观察咱们呢。”
  刘金荣啊了一声:“美国佬那么厉害?还有星星?”

  张清之说:“不是那个星星,是人造的,机器,在天上飞,咱们也看不见。反正就得往山里躲,现在不少大厂军工什么的都往山里搬呢。”
  刘金荣想了想说:“美国佬真能耐,还能造星星在天上飞,咱们怎么不造呢?不好造啊?”
  张清之说:“怎么不造,肯定也得造。原来美国佬有什么圆的子丨弹丨,那一下子就能炸老大一片地方,后来咱们也造出来了,还有什么轻的子丨弹丨,咱也有,这个星星肯定也没问题。那么多科学家呢。”
  刘金荣问:“有那么厉害的子丨弹丨?你见过没?”
  张清之在头上抓了抓,说:“没见过,那东西是保密的,得大官儿才能看。你饿不饿?”
  刘金荣看着街面上的车水马龙:“北京人真多,楼也多,车也多,那道儿都看不到头,这出去转转不得走丢了呀?”

  张清之说:“走熟了就好了呗。”
  在这个年代,北京的主城区并没有多大,也就是东城西城宣武祟文四个区(后合并为今天的东城西城两个区),还没有沈阳大。朝阳这会儿还是东部郊县,北京火车站这地方已经是东部城边了。
  1952年到1958年,国家把河北省宛平县全部及房山、昌平、良乡、房山、大兴、通县、顺义、平谷、密云、怀柔、延庆等县区划归北京管辖,围绕在京城四周,形成了一个缓冲区。
  北京的近代城市发展史,其实就是不断的掏河北的过程,甚至有一段时间传出了取消河北全部划归北京的呼声。
  在火车站广场边上的国营饭店吃了饭,两个都没来过北京的年轻人就在火车站四周逛了一圈儿。
  这会儿北京站整个站前广场宽大平坦,除了路灯什么建筑也没有,车辆还可以随便驶入,修了些花坛。广场中心停着些面包车上海轿车,广场走过去就是宽阔的马路,没有隔挡也没有天桥。
  车站往东就是大片的旧式平房,往南往西是一片一片的楼房建筑。
  人们就随便在四通八达的广场和马路上走动,穿着白上衣戴着盔帽的丨警丨察吹着哨子执勤。
  68年这会儿,丨警丨察着装已经变更为66式,上身是解放军干部服,也就是四个兜,军帽,下身是藏蓝色裤子,不过交通丨警丨察仍然是穿着58式的白上衣蓝裤子,戴白色盔帽(67年以后有了绿盔)。

  两个人也不敢走远。
  刚刚从山洼里出来的刘金荣,以前见过的最多的人也就是生产队开会了,这里汹涌的人群连绵的车流让她感到一种从心底产生的不安,从头到尾手就没敢撒开张清之的衣襟。
  绿色的军装已经被她扯的褶褶巴巴的,还被手心里的汗水浸湿了几块。
  广场四周开满了各种大大小小的商店,茶水铺,卖咖啡和烤鸭的特产商店,纪念品商店,饭店还有旅社。

  到处挂满了标语口号,语录还有画像,这里的人们和刘金荣以往所见的完全不同,一个一个充满了自信和朝气。
  还有胸前挂着相机的外国人,眨着或蓝或棕的眼睛,和刘金荣一样好奇的打量着这里的一切。
  逛累了,张清之到茶水铺上给刘金荣买一瓶桔黄色的北冰洋汽水,一毛钱一瓶。自己喝了一大缸凉茶。
  真甜哪。刘金荣捧着汽水小口的嘬着,舍不得一下喝完。

  恋恋不舍的放下汽水瓶,两个人进到售票厅去买票。
  这会儿北京站的售票窗口和后世银行的营业窗口有点儿像,一溜平直的黑色大理石柜台,上面立着钢柱,钢柱和钢柱中间卡着大块的玻璃,玻璃和台面大理石中间有二十公分宽的空隙。
  十九号售票口的人最多,因为某主席曾经来过,在这里和售票员亲切的聊天。
  张清之拿着军人证和介绍信买了车票。

  其实军人在这个年代是有坐卧铺的特权的,但刘金荣没有,哪怕她和军人一起出门也不行。
  这会儿军人有自己的专用车票,上面印着军字。老百姓的印着半孩。
  中国铁路的定价标准和依据从始至终就是个迷,在这个年代就已经体现出来了。
  68年从北京到郑州只需要二块一,而从北京到宁夏则是十九块三。军人专用票,到宁夏卧铺是十五块一,到郑州是九块三。一个九百三十公里,一个六百一十公里,根本无法找到规律。
  买了车票,张清之又去给刘金荣买了些吃的,两个人就进到候车室里坐着,边休息边等。坐在硬木椅子上,没一会儿,情绪大起大落的刘金荣就靠着张清之睡着了。
  傍晚,两个人登上了去往石家庄的火车。从高碑店下车再转车到涞水,从这里坐汽车到涞源。
  “我们原来在野三坡那块儿,那里全是大峡谷,风景可好了,可惜没有时间,要不带你过去看一眼。”张清之抱着东西看着车外的风景对刘金荣说。

  刘金荣问:“大峡谷是啥?那你为啥又不在那了?”
  张清之说:“大峡谷就是,两边都是山,立陡立陡的那种,中间是河,那山长的都可有气势了。又不是我想在哪就在哪,得服从命令。原来这边的那个十三师去云南了,我们建了新的师过来。”
  刘金荣说:“你们十四师原来没有啊?”
  张清之说:“没有,刚成立的,十三师走了工地得有人继续呗。打洞子架桥。”

  刘金荣说:“我还没见过架桥呢,那么大个桥是怎么拉起来的呢?看着都吓人。他们去云南干啥?那么远。”
  张清之说:“美国佬到处欺负人,原来打朝鲜,咱们去帮了朝鲜,你知道吧?”
  刘金荣点点头:“嗯,我大哥就去了的,还立了好些功回来。”
  张清之说:“欺负朝鲜没行,现在美国佬又跑南边去欺负越男去了,也是咱们的共产主义兄弟国家,咱们还能看着啊?那边比朝鲜还穷,连武器也没有,咱们不得去帮一把?”

  刘金荣说:“那十三师是去打仗啊?你们不是修铁路的吗?”
  张清之说:“我们是解放军,是部队,国家让咱干啥就干啥,让去哪里就去哪里,这个还能讲条件?谁说我们就不能打仗了?再说那边也得修路,往那边送大米白面,送枪支弹药的,不得有路啊?”
  刘金荣把下巴垫到衣服包上,想了一会儿问:“我们都吃不着大米白面呢,为啥要给人家送?”
  张清之回答不上来,想了想说:“帮兄弟呗,领导肯定有领导的想法,咱要是能懂咱也是领导了。”
  刘金荣看向窗外,说:“那会儿苞米糊糊都吃不饱,开春都吃树皮树叶呢,后来才好一点儿了,还不是苞米高梁,我这回出来之前,都有十年没吃过大米了,白面见都没见过。
  原来在学校那会儿你也在,天天饿的想死,看见啥都想咬一口。我就想,天底下有多少学校,有多少人吃不饱,哪怕就是苞米碴高梁饭大咸菜,吃饱也行啊。买都买不到的东西,凭啥就白给人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