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读书人最好的时代》
第53节

作者: 天猫二号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只可惜秦桧家还听不到,同志仍需努力。
  腊月二十二日,小年前夜。
  陆氏这大半个月来,第一次在天黑前回了家。然后就安排梵星、莲儿两个丫头,张罗了好大一桌子菜。说是为了梵宇的年祭比试打气。梵宇顿时有些意外,他还一直以为,年祭就是过年时的家族祭祀呢。
  实际上,过年时,的确还有祭祀先祖的年祭。
  但梵宇二人的诗文比试,却是定在小年当日。因为这一天是祭祀灶王爷的节日,传说灶王爷是一家之主,每年腊月二十三,都会上天向玉帝禀告每家每户这一年,是否和睦、是否有口角争执等家长里短。
  是以,民间便有传统,在这一天祭祀灶王爷。
  祈愿灶王爷上天后,给自己家里说些好话,免得玉帝怪罪云云。
  而林海与梵宇的诗文比试,严格来说,算是家事。所以,林一飞在年初的时候,便定下了诗文比试的日子,就在小年。
  不过,小年的具体时间,各地会有些差异。南方二十三居多,北方二十四居多。而且在官家和民间也有差异。但大体来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说法。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秦桧家是二十三过小年。
  所以林家的小年日,都是选在了腊月二十三。

  小年前夜,掌灯时分,陆氏三人终于将这一桌子好菜准备完毕。由于梵星两个丫头经营餐馆的缘故,这一顿饭,做得还是颇有水准。梵宇早就哈喇子流了一地,悄悄偷了几块东坡肉吃。少不得,被梵氏打了爪子。
  随后,主仆便在小客厅里,围着一张小方桌,四方而坐。
  梵氏照例给三人各倒了一小杯酒,随后她便举起酒杯,一脸庄重:“第一杯酒,感谢灶王爷保佑。虽然这一年来多有波折,但咱这小家,总算还是平平安安。来,咱们干掉这一杯酒,预祝来年顺心。”
  梵宇三人便与梵氏,一口干掉了杯中之酒。

  随后,梵氏又给众人添满酒,并再次举杯:“这第二杯酒,我敬星星。”
  “呀,梵姨……”小丫头顿时有些惶恐了。端着杯子,放也不是,举也不是,就差哭了出来:“梵姨,您怎么能敬我呢?”
  “丫头,别说话。”梵氏却坚持着,与梵星对饮了一杯,然后说道:
  “十年前,我将你从老家带了过来,却没有一天好日子给你。尤其是我儿痴傻,你也不离不弃。梵姨无以为谢,唯有敬你一杯。还有就是,我要给你一个承诺。自今日起,无论宇儿贫穷还是富贵,你就是我梵家的正房媳妇儿。可愿接受?”
  梵星当即一脸羞红:“愿……,愿意。”
  梵氏便又突然转向梵宇:“小畜生,你可有意见?”
  梵宇顿时也一脸尴尬,只能回道:“没有。”
  “没有就好。”梵氏却不依不饶,继续说道:“我希望你记住今夜,无论日后际遇如何,定然不能负了星星。否则,我不认你这个儿子!就算死了,我也会到列祖列宗那里,去告你一状。记住了!”

  梵氏这两句,算是毒誓了。
  梵星顿时泪流满面,一声呜咽:“梵姨……”
  梵宇也是赶紧点头:“母亲大人放心,孩儿谨记!”
  眼见梵宇保证,梵氏这才缓和下来。随后,又举起了第三杯酒:“这第三杯酒。既是欢迎莲儿丫头加入咱们家,也是预祝我儿,在明日的诗文比试中,胜过正房,给为娘夺回‘恩荫’名额来。”

  莲儿首先干杯:“谢谢梵姨。”
  梵宇也是一饮而尽,信誓旦旦:“娘亲放心,孩儿一定赢。”
  梵氏要名额,梵宇却只答应一定赢。因为他知道,林一飞是不会给自己名额的。但要老娘死心,也不是自己几句话能搞定的。
  随后一家四口,有些沉闷严肃的吃完了饭。
  梵星两个丫头收拾碗筷,梵宇便准备拿出《周易》来再研究一会儿。岂知,梵氏却拿出了好些红线和铜钱,一个个穿了起来。
  梵宇有些不明所以:“娘,你干嘛呢?”
  “准备压岁钱啊。”梵氏头都没抬,继续穿着铜钱,并且说道:“明天年祭嘛,各家的小孩都会到场,给些压岁钱,图个吉利。”
  梵宇顿时就不乐意了,这林家,阿猫阿狗都来欺负娘两。你还给他们红包,这不是傻么?梵宇便一把夺去了梵氏手中的红线,说道:
  “娘,你给了钱,人家也不待见咱。”
  “我儿是真的长大了,也懂事了啊。”梵氏也没有生梵宇气,只是一脸柔和的,将红线又取了回去,并说道:“娘知道你整日被他们欺负,我给钱你不乐意。但明天是个大日子嘛,礼多人不怪!”
  “哦……”梵宇只能郁闷离开。
  只是,梵氏准备的这些红包,却没能发给林家子弟。因为次日一早,林一飞竟带着梵宇母子俩,径直去了秦桧家。
  跟随一起的,还有陆氏、林海、陆秀才等……
  小年这日清晨,梵宇照例一早起来跑圈。他也没把比试放在心里,林海就是一个小屁孩而已。还不是想怎么收拾,就怎么收拾。而且,这还是一场结果早就注定的比试,梵宇如何提得起兴趣。
  唯一要担心的,就是如何让梵氏,能够心情好一点的绝望。

  可惜这是一个悖论,逻辑上不成立!
  对于解不了的命题,梵宇前世的经验告诉他,就不要解了。他便只能安心跑圈,只是刚一吃完早饭,林一飞却派人前来,通知说要去秦桧家比试。梵宇顿时就有些懵了,甚至连梵氏,也懵了。
  都只知道,为了‘恩荫’名额,林一飞提出了年祭诗文比试。但却没有人知道,这比试竟然是在秦桧家里。
  梵氏得知消息后,自然是满脸惊讶。岂知,随后却是一阵大喜。

  按照她的理解,林一飞如此做派,只能说明他对年祭比试重视啊。既然当着秦、林两家人的面比试,那么肯定是不会作假了。只要儿子能够赢了林海,那‘恩荫’名额,岂不是赖都赖不掉了。好事儿!
  但梵宇却高兴不起来,那是秦桧家啊,史上第一大奸臣!
  头疼,到底还要不要继续装傻?
  虽说陆大勇取消了监视,秦桧父子也再没有过问自己是否聪明的问题,但是这两人对自己,究竟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不知道啊!
  一时间,梵宇毫无头绪。
  可惜事已至此,他也只能跟着去了秦桧家。
  秦桧的家,在临安城南,紧靠皇宫便于上朝。因为整个临安的布局,首开历史先河的,把皇宫和商业分开了。皇宫居南,商业在北,西面是西湖,东面是钱塘江。南北连接的主干道叫‘御街’,是临安商业最繁华的地带。
  梵宇几人,此刻便正行走在御街上,因为林家居北。眼见满街人潮涌动,银子哗哗如水流,梵宇见此繁华后的第一反应便是:
  等老子有钱了,把这御街,买下来!
  理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梵宇便跟在了队伍的尾巴上,一脸东张西望。看了左边的皮影,又捏了右边的泥人。似乎古代很有趣嘛。虽然没有手机、电脑,但是也没有‘死宅’这种动物啊。
  大家没事儿都出来逛,人气很足,热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