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你是否感觉耳边……》
第33节

作者: 非鱼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师兄一听,放下了碗筷,说道:“师弟啊,你知道我,啥时候上山学道的么?”
  我点头,说知道,你以前说过,三岁就上山了。
  师兄听后,挠了挠后脑勺,道:“师弟啊,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你今年应该是十六岁了吧?”
  “对啊,我今年十六......”
  我准备脱口而出,却忽然脑中一震,看向了师父。
  八年前,师父说过:“你一生多难,过了十六岁,就必须离家,否则必定会牵扯到家里人的。”

  光阴似箭,想不到,这一晃,就是八年过去了,八年前师父说起,我只觉得还有八年,时间还早,如今再被提起,却仿佛,就在昨天。
  “明天你下山去,和你爸妈他们道个别吧。”
  我师父轻声的对我说道。
  我不知道,离别竟然会来的这么快,平时我那大大咧咧的师兄都没有说话了,默默的收拾了碗筷,对我道:“其实也没啥,你看我,三岁就离开了家,现在不也一样好好的么,再说了,你也不是不回来,日后一年回来个几次,那也无妨,出去闯出个名堂,然后风风光光的回家,岂不是件好事?”

  从中午到晚上,我都没有说过话了,晚上我也没有睡觉,坐在竹子走廊上面,看着天空之中闪烁的繁星,心里想着,明天如何向我爸妈开口,至少,怎么说这话,能够让他们尽量放心一些。
  可是想来想去,始终都没有想到,我,是一定要走的,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还是直接说吧,快刀斩乱麻,说不定还好受一些。
  “怎么,还是忘不了,放不下?”
  师父不知道何时已经坐在了我身边,轻轻的问了我一句。
  我擦了一下眼边的泪水,看了一眼师父,点点头,道:“师父,你说,我是不是压根就不应该来这个世界,或者说,若是当年,我直接死了,说不定还一了白了,至少,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伤心了。”
  若是以前,我问这样的问题,定然是免不了挨师父两下的,可这次,师父却是拿出旱烟杆子,点燃烟丝,抽了两口,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生于自然,也亡于自然,只是,和其它的东西唯一有所不同的是,人,多了一个情感,对父母,对亲人,对朋友的情感。自古便有所谓的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每个人,都注定是孤单的,孑然一身,在天地之间,或为生活奔波,或为欲望操劳,因此,距离道,也就越来越远。对于你来说,这都是你的命而已,你不必去羡慕那些可以一生都陪在父母身边的人,他们肯定也有他们的烦恼,每个人都想要过天伦之乐的生活,但是世间之大,又有多少人真正的过上了天伦之乐的生活呢?既然活在了尘世之间,自然就会有各种情感缠身,就是遁入空门,悟得大道的,又能有几人?”

  师父眯着眼,似乎想到了很多的事情,继续说道:“佛家讲的是放下,而我们道家,则讲的是拿得起,放得下,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你的太极拳打得很好,已经有了一种韵味,于修身来说,已经是有了一点感悟,但是养性,炼心,却还是太差,我道家山门弟子,除了茅山外,龙虎山,青城山,崂山这些,几乎所有的道门弟子,在山中修行一段时间后,都会派下山去,你可知晓,这是为何?”

  我摇头,说不是为了试炼吗?
  师父叹了口气,说是,也不是。
  试炼只是考验他们最为基本的生存技能而已,在以前的时候,那些山门弟子都是到每个洞天福地的后山,也就是关押一些邪祟之物的地方去试炼,目的就是为了考察以及提升他们的道术,可是到后来呢?通过这种方法悟得大道的弟子,寥寥无几,究其原因,无非是他们只炼身,而没有炼心。
  所谓红尘炼心,炼的就是一颗道心,一颗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一种境界,若是能够到达这种境界,配合神游太虚而无一物,过千山而眼中无山,那么距离得道飞升,羽化登仙,也就不远了。

  师父就和我如此的说着,看着山下林中一闪一闪的萤火虫光芒,眼神如同一汪平静的潭水一般。
  我师父曾经和我说过,他习惯闲云野鹤的生活,但是很喜欢我们这个偏僻的小山村,用他的话来说,在这里,他能够感受到较为纯净的“道”,这里,被世俗所污染的地方还少,因此,他在这里呆的地方最久,当然,其中也不乏有我的原因。
  泪千行,泪时廊,一场伤
  笑彷徨,倚闲阳,梦里难思量
  浮生着,梦浅笑,又是易韶光......

  这一晚,彻夜不眠。
  第二天,我和师父下了山,和我父母说起了这事,尽管他们很早就已经做好了准备,可是当我亲口说出来的时候,他们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我无法面对我妈那哭红的眼睛,我爸看了一眼一直在抹眼泪的妈,骂道:“你哭啥子,哭啥子嘛?娃儿跟着陶师傅出去,大前途,难道陶师傅还能亏待清娃儿啊?娃儿,你放心去,家里没事,还有你姐姐呢,你等着,带上点东西去,都是你妈亲手做的,外面买不着”。
  我爸说的很坚强,但是转过身那一刹那,他还是抹了一把脸,抽咽了两声:“这咋个还有飞蚊”?
  我师父看着我爸妈的背影,叹了口气,道:“不是我非要带清娃儿走,只是......”
  “陶师傅,你不用说了,我们都晓得,你对清娃儿,那是没说的,他在外面,要敢不听话,你尽管收拾他,不要客气。”

  我爸听见师父的话,头也没回的说道。
  我师父站在我身边,脸也有些微红,看了看在一边的我姐姐,道:“燕儿,来”。
  我姐已经二十多岁了,听我妈说准备找个人家嫁了,也不晓得我能不能赶上我姐的婚礼。
  “陶师傅,怎么了?”
  我姐听见师父叫他,也是揉了揉眼睛,走了过来。

  师父看着我,道:“清娃儿,我给你的那块玉,你戴着也没用了,就给你姐吧,你也温养了几年,又有血脉关系,给她戴着也无妨,保个平安啥的没问题。”
  听见师父的话,我连忙取下脖子上戴了八年的那通灵勾玉,递给了我姐,我姐极力推辞,我师父却有些动怒的说给你你就拿着,自然有用。
  我家人都尊敬我师父,自然怕他动怒,我姐也就收下了。
  我爸妈给我装了整整一个背篓的东西,都是自家养的土鸡肉,腌制的腊肉,还有她亲手做的丸子,还有我妈给我缝的毛衣,鞋垫啥的,都给装上了。
  “陶师傅,我给你做了件衣服,我们晓得你不是普通人,可能看不上这些,可是我......”

  “做了那就拿来呗,啥看得上看不上的,衣服能穿就行了,哪来的那么多穷讲究?”
  我妈听后,又走进屋,拿出了一件军绿色的棉衣,我师父也不管合身不合身,直接就给装在了背篓里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